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9-19 08:59
華盛資訊9月19日消息,黃金儲量全球第九的紫金黃金國際(02259)、中國最大金錶品牌西普尼(02583)兩隻新股今起招股,預期將於9月29日掛牌上市。
紫金黃金國際:黃金儲量及黃金產量綜合計算分別位居全球第九及第十一
公司簡介
公司是紫金礦業的所有黃金礦山(除中國之外)整合而成的全球領先黃金開採公司之一。憑藉紫金礦業在低品位難採選資源勘查、開發及運營的管理競爭優勢,公司已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黃金開採公司,主要從事黃金的勘查、開採、選礦、冶煉、精煉及銷售。公司通過全球併購整合優質黃金礦山資源,並運用地質勘查、研究及開發、工程、建設和礦山運營能力,以及國際ESG系統,使公司能夠實現持續增儲增產與高效運營。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在中亞、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黃金資源富集區持有8座黃金礦山的權益,即塔吉克斯坦吉勞╱塔羅金礦、吉爾吉斯斯坦左岸金礦、澳大利亞諾頓金田金礦、圭亞那奧羅拉金礦、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透過哥倫比亞委託安排)、蘇里南羅斯貝爾金礦、加納阿基姆金礦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波格拉金礦。於該等黃金礦山當中,公司控制及運營7座黃金礦山及持有巴布亞新幾內亞波格拉金礦的少數權益。通過針對每座礦山的獨特特徵調整公司的運營模式,公司的礦山生產金精礦、合質金及金錠。通過持續的資源開發和運營效率的提升,公司已成功在全球黃金開採行業中確立了領先地位,並取得強勁增長的往績記錄。
財務數據
公司從2007年收購塔吉克斯坦吉勞╱塔羅金礦起步,通過全球收購及多個大型黃金礦山的營運強化及擴產,擴大公司的業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4年公司的黃金儲量及黃金產量綜合計算分別位居全球第九及第十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至2024年黃金產量的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1.4%,增長速度比其他大型公司快,歸母淨利潤的複合年增長率為61.9%。
基石投資者
公司已訂立基石投資協議,據此,基石投資者已同意遵照若干條件,按發售價認購或促使其指定實體認購可購入的若干數目的發售股份,總金額約為16億美元(或約124.68億港元)。基於發售價每股71.59港元(即發售價)計算,基石投資者將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為約1.74億股,相當於根據全球發售發售股份的49.9%及緊隨全球發售完成后已發行股份的6.6%(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
基石投資者包括GIC Private Limited(「GIC」)、HHLR Advisors, Ltd.(「HHLRA」,Hillhouse Group旗下成員)、BlackRock、Schroders、Perseverance AssetManagement、上海高毅及中信證券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富達基金、上海景林及中信證券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景林、Baillie Gifford、中國太保投資者、泰康人壽、匯添富投資者、UBS AM Singapore、廣發國際 等。
募資用途
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在扣除公司就全球發售應付的包銷佣金及其他估計發售開支后,公司估計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將約為244.7億港元。
西普尼:中國最大金錶品牌
公司簡介
公司是中國的黃金錶殼手錶及黃金錶圈手錶設計商、製造商和品牌擁有人。於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以公司的旗艦自主品牌「HIPINE(西普尼)」設計及製造的黃金錶殼手錶及黃金錶圈手錶。公司將外部供應商採購而來的手錶機芯組裝至公司的手錶中。公司亦透過擔任第三方國內珠寶品牌及批發商的ODM製造商而獲得收入,包括為其開發及生產貼牌手錶及飾品,並提供受託加工服務。
於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ODM客户包括多個國內知名珠寶品牌,例如老鳳祥、中國珠寶及周大生,公司與彼等已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關係。自2023年起,公司亦與最大的零售商及連鎖超市客户A合作,於中國推廣及銷售公司所供應的產品,主要包括貴金屬飾品及產品,例如金條、可佩戴飾品及按客户A規格訂製的裝飾品。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於2024年按GMV計,西普尼是中國最大的金錶品牌及中國最大的足金手錶品牌,市場份額分別為27.08%及28.96%。
財務數據
財務方面,於2022財年、2023財年、2024財年及2025年首五個月,該公司收入分別約為3.24億元、4.45億元、4.57億元、2.31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內/期內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分別為2454.1萬元、5209.9萬元、4934.8萬元、4279.7萬元人民幣。
募資用途
公司估計公司來自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經扣除包銷費用及公司就全球發售應付的估計開支,並假設每股發售股份的發售價為28.3港元,即指示性發售價範圍的中位數)合共約為2.55億港元。公司當前擬將該等所得款項淨額按下列方式使用: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