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9 08:30
影響股市利好與利空消息
宏觀新聞
1、對於中國企業停止購買英偉達相關芯片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昨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具體問題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瞭解。我們一貫反對在經貿科技問題上對特定國家採取歧視性做法。中方願同各方保持對話合作,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
2、商務部昨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有記者就Tiktok問題進行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中方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絕不會以犧牲原則立場、企業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代價,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3、國家衞生健康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育兒補貼制度管理規範(試行)的通知。通知提出,各省份結合實際確定發放時點,原則上每季度至少集中發放一批,確保補貼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對騙取、冒領補貼資金的,追回資金並追究有關責任。
4、聯合國安理會在第10000次會議上,就10個非常任理事國提出的一份涉加沙停火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由於常任理事國美國再次一票否決,該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5、聯合國祕書長敍利亞問題特使裴凱儒18日宣佈因個人原因辭職。裴凱儒是在18日安理會敍利亞問題公開會上宣佈這一決定的。他表示,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已接受他的辭呈。
6、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丹尼·達農表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於9月28日前往華盛頓,並在29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
7、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9月19日02時58分在堪察加東岸附近海域(北緯53.10度,東經160.60度)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行業新聞
1、國家數據局新聞發言人、政策和規劃司副司長欒婕9月18日在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佈會(第二場)上表示,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支持試驗區在更多領域開展先行先試,在推進數據市場化價值化上探索出更多新做法。
2、英偉達將投資50億美元於英特爾,每股價格為23.28美元。英偉達與英特爾9月18日宣佈建立合作關係。在數據中心領域,英特爾將為英偉達定製x86 CPU,由英偉達將其集成至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平臺並投放市場。在個人計算領域,英特爾將生產並向市場供應集成英偉達RTX GPU芯片的x86系統級芯片。
3、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正在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製造、物流搬運、電力巡檢等場景加速落地應用,為未來萬億級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據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投入持續增加,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5、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消息,結合8月份的銷量與9月上半月的經銷商數據增速水平,預計9月份全月乘用車終端銷量將達220萬輛。
6、截至9月16日,年內已有75只基金躋身「翻倍基」行列。截至9月17日,9月以來全市場已有87只公募基金陸續恢復大額申購。具體來看,權益類基金佔比達到53%,涵蓋主動管理型與被動指數型產品。
7、硅業分會發文稱,本周硅片價格繼續上漲。其中,N型G10L單晶硅片成交均價在1.32元/片,環比上周上漲3.13%;N型G12單晶硅片成交均價在1.68元/片,環比上周上漲5.00%。
8、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預計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騰950PR芯片,該芯片採取了華為自研HBM。四季度推出昇騰950DT,2027年四季度推出昇騰960芯片,2028年四季度推出昇騰970芯片。
公司新聞
1、上交所通報,依規對天普股份相關投資者採取了暫停賬户交易等措施。
2、DeepSeek發佈聲明稱,深度求索從未要求用户向個人賬户或非官方賬户付款,任何要求私下轉賬的行為均屬詐騙。
3、華勤技術公告,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4、長盈精密公告,公司與宇樹科技之間不存在股權關係。
5、深圳華強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為宇樹科技提供電子元器件。
6、德明利公告,預計四季度存儲價格有望維持上漲趨勢 公司SATA SSD主控芯片以及新一代自研SD6.0主控芯片均已實現批量銷售。
7、晶華新材公告,部分高級管理人員9月16日合計減持14.1萬股。
8、豐山集團公告,與清華大學簽署技術開發合同書,旨在合作完成鈉離子電池電解液及固態鋰離子電池用電解質項目的技術開發。
9、東軟集團公告,收到汽車廠商定點通知,預計生命周期內供應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總金額約56億元。
10、世運電路公告,「芯創智載」新一代PCB產品預計2026年中投產,未來可能供貨特斯拉。
11、*ST創興公告,董事長被採取強制措施,其接受調查事項與公司無關。
12、金發科技公告,公司對宇樹科技穿透持股比例為0.32%,間接持有股權比例極低。
13、贛鋒鋰業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的儲能電芯產能已滿產。
14、吉大正元公告,第三大股東上海雲鑫擬減持不超過3%公司股份。
15、富臨精工公告,與寧德時代簽訂15億元預付款協議,用於鎖定磷酸鐵鋰供應量。
環球市場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並創收盤新高,道指收漲0.27%,納指收漲0.94%,標普500指數收漲0.48%。芯片股走強,英特爾漲超22%,創最近約38年來最佳單日表現,此前英偉達宣佈將收購50億美元的英特爾股份。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1.79%。
2、國際油價走弱,WTI 10月期貨收於每桶63.57美元,跌幅為0.75%。布倫特11月期貨收於每桶67.44美元,跌幅為0.75%。
3、受美聯儲周三降息之后美元走強影響,黃金價格周四下跌。現貨黃金一度下跌0.9%,而美元則創下自9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4、高盛預計鋰價格將在2026年降至平均每噸8900美元,略低於目前每噸9150美元的現貨價格。
5、特朗普政府請求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總統解僱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
6、俄羅斯外交部發布消息稱,俄羅斯已就國際民航組織關於馬航MH17航班的決議中有關所謂俄羅斯參與一事向國際法院提起申訴。今年5月,荷蘭方面表示其得到了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的支持。澳大利亞也於2022年對此案提起過訴訟,指責俄羅斯違反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並要求俄羅斯停止使用武器危害民航飛行。
7、針對近期有消息稱美國植物基製藥企業PharmAGRI與特斯拉簽署意向書,計劃在自營農場和處方藥生產環節部署多達1萬台Optimus Gen3+人形機器人一事,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簡要回複稱:假的。
投資機會參考
1、華為稱液冷數據中心正成為AIDC的必然選擇
據媒體報道,2025AIDC產業發展大會期間,華為董事、ICT BG CEO楊超斌指出,隨着AI算力規模與芯片功率的快速提升,液冷數據中心正成為AIDC的必然選擇。目前,液冷數據中心的產業鏈、標準化建設亟待完善。在標準化的過程中,需要提前考慮AIDC未來的整體功率分佈和單櫃訴求,包括供電、散熱、承重等訴求;以及與液冷設備緊密相關的小機電系統,如CDU含功率、二次管路的管徑和聯結方案,以及周邊接口等等。
東方證券預測,考慮2026年英偉達GB200/300服務器液冷市場、ASIC芯片相關液冷市場等,預計2026年全球數據中心液冷市場空間約為688億元,其中國內市場約為179億元,市場空間較大。
2、機器人市場需求旺盛,激光雷達企業訂單大增
今年以來因為機器人市場需求旺盛,激光雷達企業訂單大增。在深圳一家激光雷達企業的生產基地,記者看到這里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比去年整個國內銷售額增長接近百分百。深圳的另一家激光雷達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240.7億元,2026年進一步上升至431.8億元。
激光雷達是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通過它可以讓機器人實現定位、導航、避障等功能。作為核心傳感器之一,激光雷達在工業機器人、智能工廠和物流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國金證券孟燦認為,激光雷達與RBG相機融合的超級傳感器有望成為「機器人之眼」的終極方案。
停復牌
【停牌】
無
【復牌】
600165 *ST寧科(維權)
公告速遞
【品大事】
12連板天普股份:股價已嚴重偏離上市公司基本面,未來存在快速下跌的風險。
5連板上海建工:近日公司股票擊鼓傳花效應十分明顯,隨時有快速下跌的可能。
3連板科森科技:摺疊屏鉸鏈組裝業務上半年產生收入佔總營收比例2.1%,對業績不產生重大影響。
2連板利和興:擬定增募資開展的「半導體設備精密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處於前期籌備階段,短期內不會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長飛光纖:目前空芯光纖相關業務尚未對公司財務數據產生明顯影響。
永新光學:光刻機相關光學元組件業務佔營收比重較小,不對當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凱迪股份:機器人相關產品仍處於開發階段,短期內暫無法形成收入。
長盈精密:公司與宇樹科技之間不存在股權關係。
卧龍電驅:上半年公司機器人相關產品及應用佔整體營業收入比重約為2.71%,佔比較低。
宏昌科技:參股的機器人公司目前執行訂單規模較小,營收規模也較小。
德科立:硅基OCS已獲海外樣品訂單,尚未獲得海外大廠的批量訂單。
【增減持】
吉大正元:股東擬減持不超3%公司股份。
春風動力:控股股東方面擬合計減持不超1.9727%公司股份。
【回購】
騰訊控股:斥資5.5億港元回購84.8萬股。
【合同中標】
東軟集團:為國內某知名大型汽車廠商供應智能座艙域控制器,預計涉及總金額56億元左右。
三維股份:廣西三維中標1.58億元採購項目。
富臨精工:子公司與寧德時代簽訂15億元預付款協議,用於鎖定江西昇華向寧德時代承諾磷酸鐵鋰供應量。
【併購重組】
安徽合力:擬收購江淮重工51%股權。
【再融資】
華翔股份: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13.08億元,用於核心零部件產能提升及產業鏈延伸項目等。
【其他】
正海磁材:9月19日收市后正海轉債將停止轉股。
*ST創興:董事長劉鵬被採取強制措施,接受調查事項與公司無關。
責任編輯:郭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