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18:1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在AI產業進入從「實驗室效果」走向「工業級應用」的關鍵轉折點,企業如何跨越從概念試點到大規模價值創造的鴻溝?
絢星智慧科技(NASDAQ:YXT)在9月17日的企業智能生產力產品發佈會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四大核心業務矩陣:智立方AI Box、絢才TalentNova、睿學NeoLearning、慧銷SaleSmart。
創始人兼CEO盧睿澤直言:「AI技術落地企業是一場從實驗室到工業現場的漫長旅程。多數AI工具缺乏工業級標準,無法有效記憶業務信息或適配流程,導致在關鍵任務中失效。」
面對資本市場的半年報考驗,盧睿澤的評價是:「不太好,還不錯。」在整體SaaS行業普遍承壓的情況下,絢星依舊穩住了收入。
他解釋説:「大客户相對穩健。」更重要的是,「如果上市產品不好用,客户隨時會拋棄你。我們業績沒掉,是因為客户還在用,還用得不錯。」
自3月27日從雲學堂更名以來,絢星內部進入一種「亢奮狀態」。
創始人兼CEO盧睿澤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看清了行業本質:「在企業服務領域,真正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AI應用非常少,不只是中國,美國也是一樣。」
絢星的戰略框架是「智能生產力=AI技術×AI人才×AI組織的協同演進」,目標是讓AI成為組織效率的放大器,而非替代工具。
在四大業務中,發展最快的是 人才與學習業務(TalentNova與NeoLearning),因為客户基數大、慣性強,願意在原有體系中疊加AI能力。
但令盧睿澤最興奮的,是慧銷SaleSmart。「它讓我看到了AI原生軟件該有的樣子。」他説。
SaleSmart聚焦銷售場景,提供實時反饋與即時指導,強調「結果導向」。盧睿澤透露:「平均簽單周期只有傳統SaaS的1/3,很多創始人和CEO第一次聽説后,就親自來見我們。」
他甚至立下了目標:「我要兩年結束戰鬥——做到5000萬收入、300家客户、覆蓋30個行業。這意味着我們在這個賽道上基本鎖定勝局。」
在底層技術上,絢星推出的 智立方AI Box 被定位為企業智能生產力的「操作系統」。
這款平臺花了「大幾十個人、三年時間」打磨完成,覆蓋企業級AI的標準、評估和治理全生命周期,並通過崗位AI化與協作調度機制,實現人機協同的效率提升。
盧睿澤認為,這樣的產品極難被複制:「幾家上市公司根本沒有時間和資源從零再做一遍。用開源方案也會面臨維護和升級的巨大成本,最終還是要和我們合作。」
雖然銷售和人才業務已經跑通,但盧睿澤的「野心」還在內容生態。作為從企業培訓起家的公司,他透露:「我們正在祕密研發一個核武器級的產品,它一定能改變未來的內容產業。」
他表示這款產品已經研發近兩年,目前尚未對外公佈。「我不是做個PPT去忽悠客户的人。我們的要求很高,一定要做可規模、可複製、可經濟的內容業務。」預計在年底,絢星會正式揭開這一「王牌」。
據Frost & Sullivan 的分析,絢星此次發佈標誌着企業智能化轉型進入了「深入業務肌理、構建標準基建」的新階段。真正的價值在於,它不只是工具,而是定義了一套AI時代的生產力新範式。
盧睿澤總結:「我們越做,越發現AI產品創新是加速的狀態。放眼行業,沒有多少公司能像我們一樣,把資源真正壓在AI上,並且苦干三年。」
在這場仍未結束的AI企業服務戰局中,絢星顯然選擇了一條難走卻高門檻的路。(袁寧)
本文來自網易科技報道,更多資訊和深度內容,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