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俄開始商討能源合作,關係回暖還是虛與委蛇?

2025-09-18 22:44

轉自:北京日報客户端

一則來自莫斯科的表態,讓僵持已久的美俄關係泛起了一絲「能源漣漪」。當地時間9月17日,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公開表示,莫斯科已準備好與美國就能源合作展開深入討論,還特意點出「薩哈林1號項目」——這個曾因局勢動盪擱淺的合作,如今成為雙方對話的「顯眼信號燈」。

薩哈林1號的故事本身就充滿轉折。作為俄羅斯遠東重要的油氣項目,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曾持有其30%股份,一度是美俄能源合作的標杆。但2022年2月后,埃克森美孚選擇退出,項目陷入停滯。直到上個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為包括埃克森美孚在內的外國投資者「開綠燈」,允許他們重新獲得項目股份;幾乎同時,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話題直接觸及投資、商業合作——這一系列動作,像是為如今的能源對話鋪好了「臺階」。

從表面看,這似乎是美俄關係「破冰」的跡象。對俄羅斯而言,能源是其經濟支柱,重啟與美國的能源合作,能為油氣出口打開更穩定的通道,緩解西方制裁帶來的壓力;對美國來説,若能通過合作穩定能源供應,既能平衡國內能源需求,也可能在地緣博弈中多一張「牌」。里亞布科夫也強調,「雙方對話仍在繼續」,字里行間透着一絲積極信號。

但熱鬧背后,疑問也揮之不去:這究竟是關係真回暖,還是雙方的「策略性互動」?要知道,美俄在烏克蘭問題、制裁政策等核心分歧上仍未破冰,能源合作歷來與地緣政治深度捆綁。此前多次「試探性對話」都因矛盾激化無疾而終,如今薩哈林1號的「重啟信號」,會不會只是雙方暫時的「利益妥協」?

眼下,美俄都未透露合作的具體細節,薩哈林1號能否真正「重啟」、后續合作如何推進,仍是未知數。這場能源對話究竟是「暖風吹起」的開始,還是「虛與委蛇」的權宜之計,恐怕還要等更多實際動作來給出答案。

來源:法治日報

作者: 吳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