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21:1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意大利央行一位高級官員周四表示,歐盟應明確跨境發行的同類穩定幣監管規則,並呼籲建立統一標準以保護用户權益。
穩定幣是與傳統貨幣或大宗商品掛鉤的加密資產,又稱 「電子貨幣代幣(EMT)」,目前已引發歐盟委員會與歐洲央行之間的意見分歧。
當前存在一種 「多發行方模式」:持牌歐盟機構發行的電子貨幣代幣,能否與同一公司旗下非歐盟實體發行的代幣視為 「可互通」?相關方面已請求歐盟委員會就此作出澄清。
今年 6 月,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歐盟委員會認為歐盟規則允許此類 「互通性」;但歐洲央行則警告,此舉可能引發金融穩定風險。
意大利央行副行長基婭拉・斯科蒂(Chiara Scotti)在一場國際央行支付會議上發表演講時指出:「在立法或標準制定層面明確規則,既及時又具重要價值。」 斯科蒂在加入意大利央行前,曾在美國聯邦儲備體系任職 20 年。
斯科蒂表示,在多發行方模式下,歐盟穩定幣發行方可能會收到歐盟以外持有者的贖回請求,此時需由第三方國家實體轉移資產,以彌補儲備金的任何缺口。
她指出:「儘管這種架構可能提升全球流動性與可擴展性,但在歐盟層面會帶來重大的法律、運營、流動性及金融穩定風險 —— 尤其是當其中一方發行主體位於歐盟之外時。」
「無論是居民持有者還是非居民持有者,都會將所有代幣視為可互通資產。這可能導致(發行方的)償債義務與可用儲備金之間出現錯配。」
歐盟已於 2023 年通過一套全面的加密資產監管規則,即《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條例》(MiCAR)。
斯科蒂表示:「在多發行方模式中,第三方國家的發行方未必需要遵守 MiCAR 規定的消費者保護、透明度及信息披露要求。」
「為緩釋這些風險、避免監管盲區,穩定幣發行應僅限於以下司法管轄區:秉持等效監管標準、確保按面值贖回,並執行跨司法管轄區危機應對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