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21:09
今年,美國小型國防企業已成為華爾街的亮眼贏家。推動其表現的核心因素包括:針對現代戰爭的低成本下一代軍事技術需求激增,以及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向 「靈活適配型作戰系統」 的戰略轉向。
烏克蘭和加沙的戰事推動全球軍費開支上升,不僅拉動了國防股整體走高,也吸引投資者關注專精於 「人工智能驅動無人機」 和 「無人裝備」 的小型企業 —— 這類裝備成本低、部署便捷,且有助於減少對地面部隊的依賴。
「在這個新市場中,贏家將是那些順應變革、投資於低成本、可升級且軟件驅動型武器系統的公司。」 斯提夫爾金融公司(Stifel)負責航空航天與國防行業的董事總經理喬恩・西格曼(Jon Siegmann)表示。
紐約證券交易所 arca 國防指數(NYSE Arca Defense Index)今年以來累計上漲約 34%,大幅跑贏標準普爾 500 指數 12% 的漲幅。
2025 年以來,該國防指數漲幅前 10 的成分股中,有 7 家是中小市值公司。其中,無人機制造商克瑞託斯防務與安全解決方案公司(Kratos Defense)、航空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零部件製造商阿斯特龍尼克斯公司(Astronics)以及國防科技企業水星系統公司(Mercury Systems)領跑。
在全行業資金湧入的推動下,傳統大型國防企業今年也實現上漲:雷神技術公司(RTX)漲幅約 37%,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漲幅達 23%。
「本屆政府已明確表示,必須以更快速度為作戰人員提供所需裝備。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多次強調這一點,相關採購流程也體現了這一導向。」 航空環境公司首席增長官丘奇・赫頓(Church Hutton)指出。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已下令美國國防部更名為 「戰爭部」,這一變更需經國會批准。此外,他在 2026 財年 8926 億美元的預算提案中,要求增加高科技導彈和無人機的投入,同時削減艦船與戰鬥機的相關預算。
據 TD 考恩公司(TD Cowen)數據,五角大樓預算中專門劃撥了近 60 億美元用於 「無人機系統」 和 「反無人機技術」,較去年同比激增 78%。
「這些趨勢是可預判的 —— 關鍵在於關注政府的政策表態,更重要的是‘跟着資金流向走’。」 海港研究夥伴公司(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航空航天與國防行業高級分析師理查德・薩夫蘭(Richard Safran)表示。
2025 年,儘管交易總額有所下降,但美國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的併購交易量仍實現增長,這表明行業併購正轉向小規模交易。
併購市場數據公司 Mergermarket 的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15 日,今年美國境內目標公司的 56 筆併購交易中,僅有 1 筆交易價值超過 120 億美元。
「全球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的併購活動,正受到‘適配現代戰場’這一需求的推動。」Mergermarket 負責人露辛達・格思里(Lucinda Guthrie)表示,「大型企業正尋求跨領域收購,以提升通信、網絡安全乃至人工智能能力。」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今年以 3.6 億美元收購埃門頓公司(Amentum)旗下 「快速解決方案部門」,以拓展雷達業務能力,便是此類案例之一。
風險資本也在大量湧入該領域。
「當前市場釋放的需求信號是:需要數以萬計的低成本彈藥系統和無人系統。」 發散技術公司(Divergent Technologies)首席執行官盧卡斯・青格(Lukas Czinger)表示。該初創公司為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公司(Raytheon)及其他小型國防企業提供 3D 打印零部件。
PitchBook(私募股權與風險投資數據平臺)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9 日,2025 年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的初創企業融資額已達 141.7 億美元,創下至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