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19:55
隨着2025年上半年財報季落幕,軟體家居行業的渠道佈局動態再度成為焦點。在「渠道決定營收」的行業共識下,終端門店作為品牌觸達消費者的核心載體,其數量增減、結構調整與模式創新,直接反映企業戰略方向與市場應對邏輯。範居士梳理了顧家家居、夢百合、喜臨門等8家頭部軟體家居企業半年報信息,提取各品牌門店數量變動、渠道優化舉措等關鍵數據,試圖呈現行業渠道變革的真實圖景。
顧家家居:「內優外拓」戰略持續深化
截至2025年8月發佈的半年報,顧家家居未明確披露最新門店總數,但透露了以下關鍵信息:
1、海外門店持續擴張。2025年上半年,顧家家居海外品牌「kukahome」新增門店15家,累計達43家。
2、渠道優化成果顯著。國內渠道通過「mspi」模式(融合店態、場景店態等)推進,老店煥新重裝面積同比增長30%,經銷商庫存周轉率提升40%,店效增長15%。其中整家融合大店累計達到377家(較一季度增加22家),坪效提升10%。
結合2024年末門店總數為5984家(較2023年減少962家),且2025年聚焦渠道結構優化而非單純數量擴張,推測顧家家居2025年門店總數可能維持此前趨勢。
夢百合:上半年關閉105家門店,門店總數減少20家
報告期內,MLILY夢百合門店新增85家,關閉105家,共995家門店;加上其他品牌門店,截至報告期末,夢百合總共擁有1226家門店。關於門店變動原因,夢百合在財報中提到,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為推進店態升級和品類融合,將部分相近位置不同系列的門店整合升級為融合大店以及不斷優化門店佈局所致。
在渠道佈局層面,夢百合近年來採取「穩固 + 拓展」 並行策略:一方面持續夯實與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傳統家居渠道的合作基礎,另一方面積極發力新型線下場景,陸續進駐購物中心、京東 MALL 等新興業態,同時加快與電商平臺的深度聯動,全面推進全渠道發展戰略落地。
近日,這一戰略迎來重要進展,夢百合全球首家天貓體驗店已正式入駐重慶龍湖時代天街。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指出,重慶首店是品牌新零售佈局的重要起點,后續將把這一模式逐步推廣至北京、上海、武漢、杭州等重點城市,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在全國範圍內建成100家新零售門店,進一步強化線上線下的協同運營效能。
喜臨門:上半年門店總數減少214家
報告期內,喜臨門門店總數5304家,其中喜臨門專賣店4883家,MD專賣店421家;與2024年末相比,專賣店減少182家,專賣店減少32家。
在半年報業績説明會上,對於渠道創新方面,喜臨門表示公司在渠道創新上採取「多軌驅動」策略。一方面,是對傳統賣場進行門店精細化改造,淘汰低效門店提升單店產出,上半年完成賣場體系精簡至5300余家;另一方面則是加速佈局下沉市場分銷網點,並試點社區店模式,構建立體化銷售網絡;除此之外,在線上運營方面,公司依託多平臺協同,通過數據監測持續優化轉化效率,實現精準投放。
慕思股份:上半年減少近100家門店
上半年,慕思在門店佈局上持續優化。據財報數據顯示,2024半年報中門店數為5700余家,2024年報時進一步降至5400余家,到2025上半年,門店數量顯示5300余家,這意味着慕思近一年門店減少近400家,近半年減少約100家。
不過,公司並未在半年報中詳細説明減少門店的具體類型,僅提及當前正推進終端網絡完善與汰換優化策略——針對傳統渠道,優化核心賣場門店選址並以營銷活動提升經銷商零售能力;針對直營渠道,通過動態覆盤經營數據關停低效門店,將資源集中投向高流量核心商圈,同時旗下專賣店已有效覆蓋境內主要KA賣場且佔據優勢位置,並逐步進駐核心購物中心。
營收表現上,慕思境內外業績呈現分化。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內收入為23.69億元,同比下降7.71%,承壓跡象明顯;而境外營收表現突出,以1.09億元的收入實現73.97%的同比增長。此外,慕思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也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在中國香港、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專賣店,國際銷售網絡佈局逐步成型。
匠心家居:海外業務勢頭強勁
在半年報中,匠心家居並未披露現有門店數量情況,不過其有特別提到在新客户拓展方面的最新進展。截至報告期內,匠心家居新增客户48家,其中45家為美國零售商。其中公司美國零售商客户數量佔美國家俱類客户總數的89.74%;對美國零售商的銷售收入佔公司同期總營收的65.62%;對美國零售商的銷售收入佔美國市場同期銷售總額的71.52%。這表明匠心家居在美國市場的零售渠道滲透率和貢獻度持續增強,零售商客户已成為公司在美業務的核心增長引擎。
而在此前,匠心家居就曾在2024年前三季度報中,披露過海外市場自主品牌戰略方面的實質性進展,其表示特別是在美國市場,「MOTO Gallery」項目已成為品牌建設的重要切入點。2024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匠心家居已在美國主要零售商門店內建成超過150箇中小型「店中店」品牌展示區,並統一冠以「MOTO Gallery」命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MOTO Gallery在美國的門店數量已突破500家,覆蓋32個州;在加拿大則佈局24家門店,分佈於3個省份。
麒盛科技:舒福德品牌門店逐步增長
半年報中,麒盛科技並未披露具體門店數量,不過從業務模式來看,麒盛科技主要分為境內和境外銷售兩個板塊,境外銷售主要以ODM和自有品牌為主,而境內其主要以「舒福德」品牌開拓國內市場,「舒福德」品牌旗下產品包括智能電動牀、智能分級牀墊、智能分級枕。據瞭解,從2017年成功研發出第1張智能牀產品開始,到后來開出首家線下門店,截至2024年底舒福德智能牀的門店數量已經突破220家,今年初還在新加坡開出了海外的首家門店,同時5月份韓國首爾旗艦店正式落成。
大自然牀墊現有門店1500多家,趣睡科技主攻線上零售
中源家居和大自然牀墊並未在半年報中披露具體門店數量,不過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大自然牀墊目前擁有1500多家門店,銷售網絡覆蓋全國260多個城市,並與國內多家大型家俱賣場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其線下門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及家居賣場,同時通過電商平臺(如天貓、京東等)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
趣睡科技產品則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銷售(即線上渠道),線下渠道銷售佔比較小。在半年報中,趣睡科技提到,公司線上渠道包括B2C 模式、B2B2C 模式和分銷商模式,合作的B2C電商平臺主要為小米有品、天貓商城和京東商城,同時亦通過公司官網及其他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公司合作 B2B2C 電商平臺主要包括小米商城、京東自營、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渠道。公司分銷商模式分為線上分銷及線下分銷。
「結構優化」取代「規模擴張」
渠道多元化是未來主戰場
從8家軟體家居企業2025上半年的門店變動情況來看,行業已明確呈現三大趨勢:
一是「數量收縮」成主流。夢百合、喜臨門、慕思等均出現門店總數下降,其中慕思近一年減少近400家,喜臨門上半年減少214家;二是「結構優化」取代 「規模擴張」。企業普遍通過關閉低效門店、推進老店煥新、打造融合大店提升店效,如顧家家居整家融合大店坪效提升10%,夢百合將相近門店整合為融合大店;三是「渠道多元化」加速落地。頭部品牌同步發力傳統賣場深化、新興場景進駐與線上線下協同,同時部分企業持續強化海外市場滲透。
從家居行業視角來看,品牌集中推進渠道優化,本質是對市場環境與消費需求變化的主動適配。一方面,房地產市場調整導致家居需求增速放緩,傳統「跑馬圈地」 式開店面臨成本高企、店效低迷的困境,通過關停低效門店、聚焦核心商圈,可實現資源向高產出渠道傾斜,緩解營收壓力。
另一方面,消費者需求從「單一產品購買」轉向「整家解決方案」,推動品牌從 「單品類門店」向「融合大店」升級,而購物中心、社區店等新興場景的佈局,則是對消費者「便捷化、體驗化」購物需求的響應;此外,線上流量紅利見頂,單純依賴線上或線下的渠道模式難以持續,「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的全渠道協同,成為品牌提升轉化效率、增強用户粘性的必然選擇。
未來,軟體家居行業的渠道競爭,將從「數量比拼」轉向「質量較量」,精準定位、高效運營與模式創新,將成為品牌搶佔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