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貿易戰余波衝擊阿根廷大豆壓榨業,出口繁榮難掩行業困境

2025-09-18 20:31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中國的貿易戰在阿根廷引發連鎖反應,儘管該國大豆總銷量創下六年新高,但其規模龐大的大豆壓榨業卻因此遭受打擊。

  這家南美國家對中國的生大豆出口激增,導致當地加工廠的原料供應放緩。

  阿根廷谷物出口商與加工商協會(CIARA-CEC)數據顯示,出口市場繁榮卻引發國內產業陣痛,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令行業領袖憂心忡忡。阿根廷的大豆壓榨設施實力雄厚,可將大豆加工成豆粕和豆油用於出口,而今年 7 月這些設施的閒置率已升至 31%,且自那以后 「持續攀升」。

  CIARA-CEC 主席古斯塔沃・伊迪戈拉斯表示:「坦白説,作為油料籽行業從業者,我們深感擔憂。這意味着阿根廷會流失更多就業崗位,出口產值也會下降。這場貿易戰沒給阿根廷帶來任何好處,只造成了損害。」

  他補充稱,這場貿易爭端還導致美國大豆庫存過剩,使得美國豆粕能以 「極具攻擊性的姿態」,在東南亞市場與阿根廷豆粕爭奪客户。

喜憂參半的出口繁榮

  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戰迫使中國尋找美國大豆的替代來源,阿根廷與巴西因此成為中方的選擇。

  官方數據顯示,受中國強勁需求推動,2024/25 年度收穫季阿根廷未加工大豆出口量已激增至 881 萬噸,創下六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然而,大豆加工廠卻深陷困境。

  伊迪戈拉斯向路透社表示:「此次出口繁榮的背后,是中國因與美國貿易戰而產生的新增需求,這種需求是直接驅動因素。」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該國進口生大豆后,會在本土加工廠進行加工處理。

  目前,阿根廷 2024/25 年度收穫的大豆中,仍有近三分之一未售出。儘管從當前趨勢看,本季大豆出口量有望較上一季的 470 萬噸近乎翻倍,但這一趨勢能否持續仍存在不確定性。

  伊迪戈拉斯解釋道:「我們大豆出口的未來,取決於中美兩國之間的動態。所有人都在關注 11 月 —— 屆時兩國現行的貿易豁免政策將到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