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頂級分析師稱,大型科技股反映了互聯網泡沫,但在「類固醇」上:拒絕是否會比1999年崩盤更強烈?

2025-09-18 20:08

全球投資公司GQG Partners發出嚴厲警告,稱當前的科技市場正在表現出「互聯網時代的高估」,資本支出飆升和基本面疲軟的結合可能導致比1999年崩盤更嚴重的影響。

在一份題為《Dotcom on Steroids》的新研究報告中,該公司認為,人工智能驅動的繁榮已將科技行業推向危險的拐點,掩蓋了投資者的潛在風險。

該報告的中心論點是,由於「估值豐厚、宏觀風險增加以及(也許最重要的)公司基本面惡化的三重組合」,當今的市場狀況可能比互聯網泡沫還要糟糕。

GQG認為,與過去十年不同的是,由於收入增長放緩和競爭加劇,科技行業不再代表前瞻性質量。

該公司表示:「我們認為,今天的市場,特別是科技行業,表現出互聯網時代的估值過高,倍數很高,盈利增長放緩,宏觀經濟背景疲軟。」

我們認為,科技股估值似乎與互聯網時代相呼應--倍數飆升、增長放緩、競爭加劇。其影響是否會比1999年互聯網泡沫崩盤更嚴重?閲讀我們的研究:https://t.co/ew3VBsiQO3 pic.twitter.com/YFJWR8mbhD

這一觀點被X上有影響力的投資者放大了。強調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參與人工智能軍備競賽所需的資本支出(CapEx)激增。GQG指出,這筆支出正在達到之前臭名昭著的泡沫頂峰時的水平。

收購基金投資組合經理托比亞斯·卡萊爾(Tobias Carlisle)表示:「大型科技公司資本支出佔EBITDA的比例目前為50%-70%,與AT & T在2000年電信泡沫頂峰時的72%和埃克森美孚在2014年能源泡沫頂峰時的65%類似。」

GQG警告稱,從歷史上看,如此高的資本密集度會導致結構性不良的投資。

「大型科技公司資本支出佔EBITDA的比例目前為50%-70%,與AT & T在2000年電信泡沫頂峰時的72%和埃克森美孚在2014年能源泡沫頂峰時的65%相似。從歷史上看,資本密集度較高的公司往往是結構性的. https://t.co/IFW9it4rAT pic.twitter.com/rc6NAwCix5

另請參閱:賣空者Jim Chanos押注人工智能炒作,挑戰布魯克菲爾德數據中心到2034年增長10倍的預測

此外,該報告反駁了當今科技公司比互聯網公司更便宜的看法,認為根據增長調整后的情況,它們實際上更貴。

數據顯示,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銷售額超過10倍的份額已經超過2000年的峰值,這表明估值普遍被高估。由於這些風險,GQG得出的結論是,它看到了「科技行業以外的更好的投資機會」。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Cambria Funds on X的創始人Meb Faber的贊同。

@GQGPartners的這篇文章中有一些精彩的圖表:「在我們看來,今天的市場,特別是科技行業,呈現出互聯網時代的高估,倍數很高,盈利增長放緩,宏觀經濟背景疲軟。我們相信今天的科技行業不再. pic.twitter.com/ne5mkJSDjr

以下是投資者可以考慮的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和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列表。

SPDR S&P 500 ETF Tru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PY)和Invesco QQQ Trust ETF(納斯達克代碼:QQQ)分別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周四盤前上漲。根據Benzinga Pro的數據,SPY上漲0.72%,至663.96美元,QQQ上漲1.05%,至596.18美元。

閲讀下一步:

聲明:此內容部分是在AI工具的幫助下製作的,並由Benzinga審查和發佈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