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結構牛時代,怎麼找到α產品?

2025-09-18 18:2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風聲聲)

01

8月,北京帶頭公佈了一系列樓市新政策從成交上看,新政當月,北京新房網籤3135套,環比上漲8.82%,二手房住宅網籤13331套,環比上漲4.28%。

價格上,8月北京二手房價繼續下跌,環比跌幅1.2%,同比跌幅3.1%。

成交上升,説明新政刺激下,北京部分潛在需求正在被激活,市場平穩邁向回暖。

價格下跌,則説明即便在北京這種高能級市場,「普漲」的情況也已不復存在,樓市進入了全新的「穩定市場」。

數據出來后,有部分人比較悲觀,認為北京樓市沒有實現止跌,新政的效果未達到預期。

事實上,不能這麼一刀切看待

一方面,北京樓市經過多輪政策調整,需求已經深度釋放,這次新政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澆灌,效果偏温和,是可以預見的。

另一方面,數據偏宏觀,難反映市場的微觀情況。

拿價格來説,大數據普跌,實際上,位於核心的西城區,8月均價約130799元/㎡,環比只跌0.24%,跌幅進一步收窄。而房山、通州的跌幅,則在3.5%以上。

同時,即便在跌幅3.5%以上的房山,內部板塊並「普跌」,部分小區成交價依舊上漲,漲幅能達到10%以上。

這説明,真實北京的市場,存在巨大的價值分化。

這也是我們一直反覆強調的觀點——

如今的北京樓市,已經進入了明顯的「結構性」市場,只有擁有結構性優勢,才能跑贏大盤。

在這樣的市場下,選擇非常重要。

之前我們在《新窗口出現,北京樓市的機會點》中,詳細聊過如何判斷一個板塊是否擁有「結構性優勢」。

隨着樓市政策松綁,資源進一步集中,價值分化會更為徹底,不僅在區域間,不同產品間,也會因為結構性差異,出現明顯分化。

對普通購房者而言,選對板塊只是第一步,在選對板塊的基礎上,還得選對產品

在金融領域,有個概念叫「α收益」,相對於「β收益」出現。

假設市場是大海,海平面會因潮汐上漲、下降,這種變化下產生的收益就叫β收益,也是「市場性收益」。α收益,通過精準的選擇,獲得超出海平面漲跌之外的額外收益。

帶入樓市,一個板塊中,漲時漲得更好,跌時扛得住跌,能持續收穫領先市場收益的產品,我們可以稱其為:α產品。

α產品至少擁有三個特點:

一、在稀缺型板塊中,佔據更稀缺的位置。

二、在成長型板塊中,能夠率先吃到板塊的成長紅利。

三、在板塊的同類產品中,有更強的產品表現。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聊到北京五環外擁有結構性優勢的板塊,包括昌平的朱辛莊、亦莊的河西、北神樹等等,同時,還提到了一個項目——位於朱辛莊核心的「中海未來之境」

其實它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α產品」。

02

這幾年,我們聊朱辛莊的板塊價值,離不開通勤能力、產業能力、配套熟度等幾方面。

可以説,它們共同形成了朱辛莊,區別於昌平其他板塊的結構性優勢,而他們在「未來之境」項目中實現了集中。

比如通勤能力。

目前朱辛莊對外通勤,主要依靠「兩軌」「兩高速」。兩軌指地鐵昌平線、8號線兩條地鐵,兩高速則為京新高速與京藏高速。

相比之下,陸路交通的運力、通勤成本等更高,軌道交通的優勢更明顯,也就是説,真正撐起朱辛莊通勤能力的,其實就是兩軌。

朱辛莊的兩軌,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

昌平線也被叫作「科創線」,1站生命科學園,2站海淀西二旗,3站清河高鐵站,4站上地,5站學知園......幾乎把北京北部的科創核心一線串聯。

地鐵8號線,又被稱作「北京地下中軸線」,一線連接天橋、前門、王府井、鼓樓、什剎海、南鑼鼓巷、永定門等北京特色地標。

產業+文化兩線重要地鐵線,在一個板塊內匯聚,全北京都罕見。

板塊內,昌平線和8號線交軌於「朱辛莊站」,這里無疑就是朱辛莊通勤能力的價值核心。未來之境正位於此,項目規劃入口到地鐵站,直線距離約350米左右。

這也讓未來之境成為目前板塊中——

少有可以稱為「真地鐵盤」的項目。

目前,朱辛莊內已經沒有能做住宅的新地了,后續再有宅地出現,也大多來自其他性質土地的調規。

這些地塊的素質和未來之境地塊差距明顯,要麼離地鐵過於近,存在噪音問題,要麼離朱辛莊的產業中心太遠,難以吃到產業紅利。

在這個尺度上,未來之境,處於一個難以複製的狀態。換句話説——中海未來之境,是目前乃至未來真正能體現朱辛莊通勤價值為數不多的一個項目。

選擇未來之境,獲得的價值不僅僅來自項目本身,而是板塊與項目價值相結合的:雙重確定性。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説,α產品需要在稀缺型板塊中,佔據更稀缺的位置,它可以真正實現:

用板塊價值為項目背書。

03

同理,我們再看未來之境能否吃到板塊的成長紅利。

朱辛莊因產業而強,具體強在哪?一方面,自身產業紮實,且AI智能龍頭企業匯聚,方向夠新。另一方面,承接了來自海淀北的外溢。

下圖,是朱辛莊目前AI智能產業龍頭企業的大致分佈情況,里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包括小米未來產業園、石頭科技、清華紫光、中軟國際、英瑞特電氣等在內,產業龍頭們的選址,都集中在「朱辛莊站」附近。

原因不難理解,離交通樞紐近,員工通勤成本更低,而且交通樞紐具有「TOD效應」,容易匯集商業等配套集中。

當然,一切的基礎,是這個交通樞紐要有價值,能帶來人流,商流。朱辛莊站的價值不用贅述,北京主力科創板塊和文化板塊的換乘節點,獨一無二。

加上這里還匯集了朱辛莊本身的高新技術產業,產業集中帶了配套需求,配套集中又為產業集中提供了基礎,進一步會影響城市發展決策,形成更強的規劃落地能力。

事實上,朱辛莊站附近,確實是朱辛莊板塊目前配套熟度最高的地方。

包括兩個大型商業,兩個三甲醫院,兩個公園,還有「北京一零一中昌平實驗學校」這樣的教育資源.......朱辛莊核心的配套,都以這里為中心點,向外分佈。

近10年來,朱辛莊城市面貌革新,也大多以朱辛莊站為起點。

這意味着,選擇朱辛莊站旁的「未來之境」,同樣擁有:多重確定性。

首先,成熟的配套,帶來了居住價值方面的確定性。

其次,AI智能產業集中,代表着這里也是朱辛莊產業進化的橋頭堡,更容易吃到板塊成長的紅利。

最后,面對海淀北產業外溢帶來的居住需求,這里也將是紅利的第一站。

説得更直白一些,不管是內部產業,還是外部產業,未來那些大廠員工想在朱辛莊買房,這里就是首選。對項目而言,價值支點越多,也更容易跑贏大盤。

04

最后,除了強稀缺性、成長性,當下的市場環境產品本身的表現,同樣重要。

原因在於置業理念的更新。

以朱辛莊為例,如今朱辛莊主要客羣,已經變成了90后甚至00后,他們對房子品質要求更高。而隨着朱辛莊城市發展、產業更新,也出現了更強的購買力,帶來更多改善需求。

這時候,用過去那套產品邏輯「敷衍」市場,行不通了。市場需要更強的產品,強產品至少要有兩個特點:

第一,產品的開發者,需要有更強的硬實力。

第二,項目的產品力,需要獨樹一幟。

中海未來之境的開發商之一「中海地產」,不用多説,四十多年曆史的老牌房企,也是目前全國排名前列的行業龍頭。

在北京市場,中海的表現更是「制霸」級別的,連續4年北京全口徑成交金額第一,連續3年北京權益銷售金額第一,連續7年北京獨立開發項目成交金額第一。

對於購房者而言,房企底子硬,就是一種買房時的「安全感」。

進一步,開發商的實力也決定了房子的后期運營情況。

比如這幾年北京很多小區都上了架空層、上了會所,開始看着高大上,結果用了沒兩年,開發商、物業沒能力管了,最后荒廢,反而變成了小區品質的傷疤。

影響居住體驗,還影響房子的價值。

在北京市場可以發現一個現象,中海的項目,總能走出獨立行情,不光是新房,還有二手房。

一方面,其實就是中海多年來積攢的,多類型運營經驗的實力,也是中海物業服務品質、企業規模、資金實力對房子長期價值的影響。

另一方面,中海長時間深耕市場,也形成了一種獨到的產品嗅覺,在挖掘板塊價值的同時,可以賦予板塊項目更強的確定性,讓項目能夠:

穿越周期。

面對朱辛莊市場需求的變化,同時也爲了更好地匹配朱辛莊核心區位的分量,中海拿出了今年朱辛莊首個「好房子」項目。

項目主打建面約97-129㎡户型,兼顧剛需置業者需要的低門檻,以及改善客羣需要的闊綽尺度。

當然兩端需求下,「好房子」的標準沒有變,全户型帶陽臺,高得房率,高精裝細節......

同時,中海也拿出了其對「好房子」標準的最新理解,通過對美學、收納、智能化、人性化四個細節的處理,匹配產業精英人羣新的居住需求。

關鍵,四大細節之間並不獨立,而是相輔相成。

比如,在追求美學的同時,設計也講究人性化。

就拿公區的外立面來説,因為同樓棟「拼户型」導致立面凹凸,往往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樓體自擋,這方面,中海已經形成標準化模式,最大限度保證南立面的平整度,保證美觀的同時,為户型安排提供更大的空間,也為每一户都帶來了更好的採光能力。

再比如私區,項目的入户門,大膽取消了傳統「貓眼」設計,觀感上更簡約大氣,貓眼功能由「電子貓眼」取代,安全性更強。

收納細節上,全屋規劃收納空間約20500升,相當於約586個登機箱的容量,很多都做了「隱藏式」規劃,兼具實用與空間美觀。

還有多達42項人性化細節優化,比如入户過門石留坎防止公區塵、水倒灌;户內門使用石墨均質靜音板;廚房巖板檯面下弧滴水線防污水內流、防小孩撞頭等等......

大多都是平時生活實打實遇到的居住痛點。

無論是設計水平,打造標準,對朱辛莊同面積段舊產品,可以説,已經形成了一種「降維打擊」。

這種超越市場一般產品的表現,也決定了產品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05

樓市普漲時代已結束,未來房產價值競爭,一定是越來越細節,越來越深刻,不僅要好,還要更好。

這種趨勢下,未來能跑贏大盤的房子,可能只有10%。

這時,在結構性優勢板塊中找到α產品,其實就是為房產找到新的價值支點,在不確定性中,抓住確定性。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對家庭資產安全性的一種把握。

(轉自:風聲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