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07:30
(來源:招商研究)
本資料由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匯編而成,僅供客户中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具體投資觀點請以研究報告的完整內容爲準,投研活動信息等請聯繫對口銷售。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敬請閲知頁末的特別提示和一般聲明。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01丨 今日研選
銀行:上市銀行債市浮盈余額有多少?—銀行研思錄17
報告作者:王先爽,文雪陽
核心觀點:
OCI賬户浮盈有多少?根據i9會計準則規定,銀行OCI中的「其他債權投資」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不影響當期損益,我們可以將權益表中「其他綜合收益」這一項當作銀行OCI的浮盈余額,更進一步,「其他綜合收益」明細中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拆出以后將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債權投資」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余額。根據我們梳理,2025年6月末,A股上市銀行其他綜合收益中,「其他債權投資」相關余額為0.44萬億元,佔營業收入(TTM)的8.2%,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別為9.1%、4.6%、9.9%、13.1%,佔歸母淨利潤(TTM)的21.3%,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別為22.9%、13.5%、24.9%、31.7%。邊際來看,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銀行OCI浮盈合計下降572億元,營收佔比下降1.1pct。AC賬户浮盈有多少?根據i9會計準則規定,銀行AC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持有期間只會產生利息收入和資產減值損失,不涉及公允價值變動一説,但AC資產有「隱形的浮盈」,也就是該筆資產的市場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攤余成本)的差額,這一隱形浮盈會在AC資產終止確認時體現在「投資收益」中。根據審計要求,大部分銀行會在審計報告部分披露AC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根據我們梳理,2025年6月末,A股上市銀行AC資產浮盈(即AC公允價值-賬面價值)為3.21萬億元,佔營業收入(TTM)的59.6%,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別為70.9%、30.7%、57.3%、41.7%,佔歸母淨利潤(TTM)的155.4%,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別為178.9%、91.3%、144.1%、100.9%。邊際來看,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銀行AC浮盈合計下降0.22萬億元,營收佔比下降4.4pct。
總體來看,2025年6月末上市銀行配置户浮盈合計約3.65萬億元,佔營業收入(TTM)、歸母淨利潤(TTM)、淨資產比重分別為67.7%、176.7%、15.0%,浮盈兑現潛力給了銀行穩定業績的自由度。但值得説明的是,AC和OCI賬户的浮盈兑現是存量高息資產的票息提前貼現,在整體金融投資規模持續增長環境下,本質是息差的提前透支,同時考慮到會計準則對AC資產提前兑現有一定的比例約束,且AC資產中並非所有的部分都是可轉讓資產,所以債市浮盈兑現可以成為銀行業績的穩定器,但很難也不應該成為業績高彈性的來源。
就Q3而言,長債利率上行,TPL浮虧下,銀行預計仍有賣債兑現訴求,但由於淨利息收入和中收回升的慣性,兑現壓力可能小於預期。8月份以來長債利率調整較多,不排除有銀行已經有提前兑現,目前已進入9月中下旬,預計銀行季度業績擺佈和浮盈兑現大概率接近尾聲,市場不用過度擔心。
風險提示:不同銀行估值基準或會計口徑可能存在差異,導致浮盈測算橫向比較存在誤差;政策力度低於預期;經濟回暖低於預期。
策略:新舊經濟的極致分化,信息技術、醫藥、互聯網景氣度高———港股25H1業績深度分析之一【深度】
報告作者:張夏
核心觀點:
總體概覽:收入增速放緩,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淨利潤增速改善。2025年上半年,全部港股公司收入下降0.9%,全部港股公司(除金融、石油、地產)收入增長0.5%,恆生指數成分公司收入增長2.6%,均比去年同期放緩,從過去7年周期維度看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與宏觀經濟周期下行態勢一致。淨利潤方面,全部港股公司淨利潤增長5.4%,全部港股公司(除金融、石油、地產)淨利潤增長11.7%,均好於去年同期,處於歷史中值水平。
盈利能力整體改善,「反內卷」初見成效。港股公司毛利率水平同環比均改善,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但環比下降。除恆生指數受權重股拖累外,港股上市公司整體淨利率水平同比和環比均有提升。企業的競爭格局和盈利能力都有所改善。ROE(TTM)達7.0%,同比改善、環比持平,已恢復到歷史均值水平。
行業結構分化明顯,新經濟成長亮眼。收入方面,信息技術、可選消費和金融行業同比增速最快,分別達12.3%、8.5%和5.2%;房地產、能源和公用事業降幅最大,分別達-20.9%、-9%和-4.8%。淨利潤方面,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和原材料同比增速最快,分別達202.9%、60.9%和52.2%。醫藥行業創新葯大額BD持續達成,景氣度高;信息技術以小米為代表的公司盈利高速增長;原材料受益於有色金屬價格景氣上行。
新經濟收入同比增長8.4%,淨利潤增長31.7%;舊經濟收入下降2.5%,淨利潤陷入停滯。
庫存周期:下游科技、消費、醫藥供需格局最好。港股整體正經歷去庫存周期。上游產業持續去庫存;中下游產業已進入補庫存周期。新經濟步入持續補庫階段;舊經濟仍以兩位數幅度收縮供給。分行業看,信息技術、可選消費、醫療保健處於「主動加庫存」,供需格局良好;能源、公用事業、房地產仍在「主動去庫存」,處於周期底部;通訊服務、原材料等開始「被動去庫存」,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資本開支大幅收縮,擴產意願不強。經濟下行期絕大部分行業大幅縮減資本開支。房地產、醫療保健、能源等行業擴產意願最低。只有電商和汽車板塊實現資本開支擴張,但資本開支/營收比重並未顯著上升,僅屬維持性開支。大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同比明顯改善,資本開支意願更強;中小企業則因經營性現金流不佳,縮減資本開支並償債。
行業基本面總結:景氣度較高行業包括信息技術、非必需消費品之分銷和零售(權重為電商)、醫療保健。而較低的行業為能源(權重為石油)、房地產、工業之資本品(主要是周期性和傳統制造業)、可選消費之消費者服務(主要是餐飲旅遊等)。總體而言,下游產業鏈、成長性較強、與中國宏觀經濟聯繫較弱的新經濟行業,中報結果較佳。偏向傳統經濟並與中國宏觀經濟強聯繫的行業,面臨業績壓力。建議重視基本面的投資者關注科技成長股的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海外政策超預期收緊。
02丨 今日報告一覽
策略 | 新舊經濟的極致分化,信息技術、醫藥、互聯網景氣度高———港股25H1業績深度分析之一(張夏)【深度】
銀行 | 上市銀行債市浮盈余額有多少?—銀行研思錄17(王先爽,文雪陽)
環保及公用 | 九豐能源(605090)覆蓋報告:清潔能源奠定業績基石,商業航天帶來成長機遇(宋盈盈)【深度】
傳媒 | 傳媒互聯網行業周報—遊戲板塊三季報有望維持良好表現,泡泡瑪特基本面穩健(顧佳,謝笑妍)
生物醫藥 | 聯邦制藥(03933)—創新葯初結碩果后續管線豐富,主業拓增長新曲線(梁廣楷,許菲菲,侯彪)【深度】
本公眾號所載內容僅供招商證券客户中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閲本公眾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內容的適當性,招商證券不會因訂閲本公眾號的行為或者收到、閲讀本公眾號所載資料而視相關人員為專業投資者客户。
一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