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16:58
供應鏈重構!供應驟然收緊,原料價格或飆漲50%-70%!
歐洲化工行業正面臨一場劇烈的供應鏈重構。全球苯酚與丙酮生產巨頭英力士宣佈永久關停其位於德國格拉德貝克的工廠,該基地年產能原本達到苯酚65萬噸、丙酮40萬噸。緊隨其后,西湖化學等企業也紛紛削減在歐洲的產量。這一連串的減產動作,不僅使歐洲苯酚供應驟然收緊,更推動市場預計當地價格即將飆升50%-70%,而亞洲市場也緊隨其后,漲幅預計在20%-30%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英力士在聲明中直指三大關閉原因:能源成本危機、碳税政策壓力和全球競爭失衡。
歐洲產能的退出並非偶然。能源成本持續居於高位,天然氣價格較亞洲高出30%-40%,加上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中碳價已站上80歐元/噸,多重壓力讓化工企業難以負荷。英力士創始人吉姆·拉特克利夫直言,這是歐洲能源政策與碳税機制帶來的「去工業化結果」,並警告除非監管層迅速行動,否則關停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市場情緒逐漸升温,中國企業迎機遇!
國內苯酚市場已迅速響應這波國際變動。據生意社數據,中國苯酚價格近期每噸上漲約200元,主流報價區間在6800至9080元/噸。市場情緒逐漸升温,特別是在港口挺價氣氛增強和遠月預期向好的推動下,部分報盤價格已回升至7900元/噸附近。這一輪價格上揚,既受到歐洲供應短缺的外溢影響,也得益於國內需求穩健和招標活動的支撐。
在這一全球產業再平衡的浪潮中,中國生產商展現出顯著優勢。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苯酚生產國,總產能突破400萬噸,佔全球近三分之一。到2025年,預計全國總產能將進一步攀升至738萬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一批龍頭企業如維遠股份、中化國際等,正通過一體化產業鏈佈局增強競爭力——維遠已擁有70萬噸/年苯酚丙酮、24萬噸/年雙酚A及13萬噸/年聚碳酸酯產能;中化國際則正在推進年產65萬噸苯酚丙酮和24萬噸雙酚A的碳三產業鏈項目。
隨着歐洲產能退出,全球酚酮產業正經歷從歐美主導到亞洲崛起的歷史性轉變。中國企業不僅規模持續擴張,更逐漸展現出成本控制與抗風險能力,儘管行業利潤率目前普遍承壓,但通過技術升級與國際化戰略,它們正在全球化工價值鏈中爭奪更核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