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諾亞ARK GPTalk面對面」對話高盛:美元周期之后,全球配置的「第二錨點」為什麼是歐洲?

2025-09-18 18:05

在地緣政治癒發覆雜、利率周期深度錯位、美元強勢周期走向尾聲的當下,資產配置的錨點正悄然改變。

過去十余年「押注美國、美元為王」的路徑,正在失去它原有的確定性。如何在「多極化」的新格局中重塑全球配置邏輯?在美元強勢尾聲之際,資產配置的「第二錨點」在哪里?

尹顥 Andy

Olive 國際私募一級基金部總經理

未來投資組合不再是簡單的「全球化」,而是「多極化小村中的本地核心資產」組成的聯盟。美元資產仍將是底倉之一,但它不再是唯一錨定對象。」 

本期 GPTalk邀請到高盛客户解決方案部執行董事Amy Zhang與Olive 國際私募一級基金部總經理尹顥先生就「美元周期終結與歐洲資產戰略價值」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從宏觀周期的重新定價,到歐洲私募信貸的結構性溢價,再到諾亞「配置2.0」框架的實踐路徑,兩位嘉賓分享了他們對當前全球市場錨點重構的判斷與方法論。

歐洲「穩定」價值凸顯

歐洲正在成為這一輪「錨點重估」中的戰略受益者。過去,歐洲在全球投資組合中常被視為「低增長」的代表。但在多極化與匯率周期錯位的大背景下,其相對穩定性反而構成稀缺價值。

歐洲當前處於周期中段,降息節奏領先於美國,利率水平將長期維持在2%左右,這為長期信貸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支持。更重要的是,歐洲並未陷入嚴重的政治或財政失衡,其政策彈性在當前階段遠高於美國。

CIO

《諾亞ARK下半年CIO辦公室報告》也指出:歐盟的財政擴張政策與數字資產監管進展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結構性機會。

高盛客户解決方案部執行董事Amy Zhang表示,相比美國,歐洲私募信貸市場呈現出更有利的結構性機會。

一方面,歐洲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頭部玩家稀缺,競爭較少,這為投資者帶來更強的議價能力和更高的利差;

另一方面,銀行撤出后的空白仍在擴大,私募信貸的滲透率持續提升。

「歐洲信貸的利差水平,通常比美國高。而這種結構性溢價,並非短期機會,而是長期供需錯配所形成的穩定紅利。」

配置2.0時代的開啟

Olive國際私募一級基金部總經理尹顥先生在會上分享,過去十年,以美元為錨的全球配置邏輯為財富管理者帶來了豐富回報,但未來必須重建這種配置邏輯的「多錨結構」。

「我們已經走過了配置1.0階段——在資產類別之間分散風險。但當宏觀格局發生地理性、政治性和貨幣結構性的變化時,僅僅依靠資產類別的分散已經不夠。」

他進一步表示,諾亞正在開啟配置2.0時代:真正的分散,應該體現在「資產類別 × 國家地區 × 貨幣維度」的三重分佈中。

「我們在尋找下一個能穿越周期的配置起點,」Andy總結説,「歐洲,可能只是開始。」

CIO

《諾亞ARK下半年CIO辦公室報告》同樣提示財富管理者,當前宏觀環境正經歷地理政治、貨幣體系與技術結構的多重變革,傳統以美元為核心、單一資產類別分散風險的配置模式已不足以應對未來的系統性風險

報告進一步建議財富管理者同時專注通脹受益型資產(如黃金、基礎設施)、通縮受益型資產(如AI、數字貨幣)以及橋樑型資產(如多策略組合),並通過全球化佈局和多元貨幣持倉來對衝地緣政治與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

NOAH ARK

在聲音里,遇見聰明財富

諾亞ARK播客欄目「諾亞方舟」

🎧長按掃碼 即刻聆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