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17:10
來源:太行日報
擎精細之筆繪宏圖 引市場活水潤沃野
「千萬工程」「晉」在「浙」里學之一
□本報記者 裴囡囡 和建強
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花盆里長不出參天松。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關於聚焦「六大戰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深化拓展「十點體會」、持續抓好「十件大事」,高效推進「21項重點工作」和「37項重大項目」的決策部署,在今年我市年輕干部實踐鍛鍊「五大行動」中,市委組織部從市縣農業農村部門、鄉鎮基層一線精心選派15名年輕干部,帶着「晉城之問」遠赴「千萬工程」經驗發源地、全國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省問道取經。
三個月的實踐鍛鍊中,15名干部深入浙江省田間地頭,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中領悟真諦,在「千村精品、萬村美麗」中學習要義,在「千村未來、萬村共富」中探索真理,通過對標先進、找準差距、提升能力,深度解析「浙江密碼」,把更多「浙江路徑」轉化為符合晉城發展實際的「本土解法」。
浙江為什麼能?晉城差距在哪里?
——精細做好頂層設計,讓政策舉措更具粘性
作為「千萬工程」的發源地,浙江為何能持續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的「經驗庫」?晉城又該如何在深化實踐中對標對錶、提檔升級?
帶着這兩個疑問,市鄉村振興中心副主任牛昆把「解剖麻雀」的第一站選在龍塢茶鎮。龍塢茶鎮是西湖龍井最大產區,11個村社茶園疊翠,素有「萬擔茶鄉」之稱。
「龍塢雖以盛產茶葉聞名,但終究是一個小鎮。究竟是什麼吸引了你們這樣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紛紛落户於此?」參觀龍塢茶鎮的產業集羣后,聯想到我市農業招商引資現狀,牛昆面對落户龍塢的杭州首家茶科技企業——大茗堂茶科技有限公司直言發問。
「西湖區將龍塢茶鎮定位為‘茶旅+藝術+運動’融合發展的組團片區,這與我們選擇的‘茶健康’這一細分賽道高度契合。」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帥從容應答,去年該企業營收突破5000萬元,成為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標杆案例。
「精準戰略定位,是龍塢茶鎮招商引資的‘金名片’,這一點與我市常説的‘規劃爲要’有異曲同工之妙」。牛昆表示,更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在這一戰略指引下,配套政策環環相扣,形成了吸引人才的「磁石效應」。
23歲的張藝乘在西湖區龍井茶炒茶王大賽第一屆新鋭賽中一舉奪魁,從新一代茶人快速成長為推動傳統茶文化煥新的中堅力量。牛昆在學習實踐中結識了這位「00后」炒茶能手。
「西湖區不僅搭建賽事平臺,還建設青年入鄉實踐站點,給資金、送技術,幫助公司源源不斷孵化炒茶能手。」張藝乘告訴牛昆,這成了許多「新杭州人」選擇龍塢茶鎮的理由。牛昆深有感觸地説:「從他身上,我真切體會到,精準的政策恰恰是引才最鋒利的劍,這讓人才不只‘來了’,更‘留下了’。」
龍塢茶鎮是西湖區深化「千萬工程」、縮小「三大差距」、推進共同富裕的一扇窗。隨后,牛昆的腳步延伸至湖埠村、杭江村、周富村等多個鄉鎮。他一邊走訪,一邊對照晉城實際,將所思所感認真寫進筆記:
西湖區2024年GDP達2331.53億元,同比增長11.7%,位於浙江省前列,目標要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範區首善之區。
我市今年上半年GDP完成1102.3億元,同比增長6.6%,高於全省2.8個百分點,有條件、有基礎在全省率先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西湖區明確了「兩軸引領、一城一鎮三組團」的發展軸空間佈局,以「強城提能」提升核心功能、打造輻射引擎,以「興村提質」激活鄉村資源、促成新增長極,以「融合提速」暢通要素流動、構建共生網。
把改善環境作為前提、加強治理作為基礎、優化服務作為關鍵、產業振興作為根本、農民增收作為中心任務,謀劃實施了800多個項目。
……
「梳理對比才發現,我們和西湖區在鄉村振興的思路上有很多共鳴。可以説,西湖區就是我們未來的‘升級版’。」牛昆深有感觸地説,「大家的頂層邏輯相似,都是以點帶面。但西湖區做得更細膩——西湖區將弱村直接嵌入發展軸線,一村一策,定位清晰、路徑明確。我們更着重以強村帶弱村,重點規劃如何發展強村,我們不妨聚力強村的同時,更加精準地對準弱村,進一步做實調研、做細規劃,真正讓鄉村振興的規劃起到提綱挈領、全域協同的作用。」
「西湖匹配的政策集成、可操作,企業‘一次點菜’就能‘吃飽’。這種‘政策黏性’為鄉村留住了大量企業和人才。」牛昆對比之后説,「我們的政策在部門間統籌不足,集成程度較低,往往延后了項目落地周期,這一點需要向西湖區學習。」
「這次學習讓我真正走進‘千萬工程’的起點。對標西湖,拓寬了視野、打開了思路,更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3個月的學習讓牛昆收穫滿滿,也讓西湖區的干部對晉城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西湖區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唐華健這樣評價:「晉城的同志帶着問題來、帶着思考學,作風紮實,交流深入,這樣的互動學習,對我們雙方繼續深化實踐都是有益的啓發。」
如何盤活農村產業?
——市場化思維運營鄉村,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你來到村里之后,有沒有具體的考覈指標?」
「每年不低於30%的增速。」
「每年30%?」
「是的,去年上山村增速就接近40%。」
……
這段充滿張力的對話,讓澤州縣鄉村振興中心副主任趙紅亮眼前一亮。他彷彿一下子觸摸到了激活鄉村產業的那把「金鑰匙」——鄉村CEO。
鄉村CEO,也叫「農村職業經理人」。去年9月,杭州市富陽區上山村作為試點,引來了第一位職業經理人——王竣藝,由他全權負責強村公司的運營。一年時間,這位「鄉村CEO」大膽「操盤」,推動產業迭代,村集體收入節節攀升。今年5月,正在杭州市富陽區實踐鍛鍊的趙紅亮專程來到這里取經問道。
「以前上山村的發展比較粗放,我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轉變思路,讓發展方式‘精細’起來。」王竣藝向趙紅亮介紹,他們聯手浙江農林學院,對土壤做專業檢測,量身定製番茄、油菜等適種作物計劃,「讓土地真正‘生金’,收益直接翻番!」同時,整合資源,打造「田心源·荷塘里」項目,推出共享菜園、採蓮體驗、親子研學等特色活動,去年單這一項就為村集體增收40萬元,全村總收入達160萬元,增速逼近40%。
「職業經理人到底做什麼?」趙紅亮追問。
「一要定方向,二要強管理,三要搞招商。説到底,就是搭建產業發展平臺,帶着村民一起致富。」王竣藝答得清晰。
「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鄉村產業的‘職業帶頭人’?」
「非常準確!」
思路越聊越明,趙紅亮的學習目標也更加清晰。他進一步與富陽區農業農村局深入交流,詳細瞭解當地鄉村CEO的引進政策、考覈機制和實際成效。目前,富陽區試點引進的10名鄉村CEO,已吸引有效投資1130萬元,帶動農產品銷售1932萬元,接待研學團隊超6300人次,直接拉動民宿農家樂消費600多人次。
「富陽經驗充分證明,用市場化理念運營鄉村,大有可為!」趙紅亮一邊舉例子、擺數據,一邊反思,「我們晉城也引入社會力量,但多是運營某個單點項目,比如一間民宿、一個咖啡館。像這樣把整村當作一個整體項目,完全交由專業團隊市場化運營,還非常少見——這恰恰是我們最需要學習的地方。」他繼續引深分析:「一個優秀的鄉村CEO,必須具備專業的市場判斷力、資源整合力和管理執行力,才能真正科學規劃產業,讓村子發展少走彎路、多闖新路。」
一邊學、一邊干,富陽市場化的創新實踐,深深激活了趙紅亮的工作思維。在實踐鍛鍊中,他敏鋭地捕捉到商機:富陽本地氣候不適宜種菜,蔬菜多從960公里外的山東省壽光市遠調——「而我們晉城距富陽1100公里,和壽光幾乎同屬一片區域!晉城年均氣温11℃,夏天平均22℃,是天然的冷涼蔬菜黃金帶,近幾年設施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也保證了蔬菜品質穩定。我們缺的,只是一座連接的橋。」
説干就干。藉助學習機會,趙紅亮主動對接富陽區農批市場,積極推動「北蔬南引」。
「我們對晉城澤州的蔬菜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大葱等特產,很適合這邊的市場!」富陽區農批市場負責人握着趙紅亮的手,熱情迴應。不到一周,澤州縣就與富陽區農批市場成功對接。趙紅亮還親自帶領兩家澤州縣企業在富陽區實地考察農特產品倉庫中心建設事宜,目前已完成廠房選址等前期工作,項目建成后將徹底打通澤品入杭的關節,為我市農特產品融入長三角經濟圈開闢全新渠道與高效門户。
「‘六化工作方法’中的‘市場化’如何在鄉村落地?這次學習讓我找到了答案。」趙紅亮感慨道,「非常感謝組織提供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會帶着成果回到澤州,把浙江的經驗真正轉化為我們鄉村振興的實招和實效。」
浙江大地的鄉村變革,如同一部活的教科書,悄然重塑着五位晉城干部的思維地圖。像牛昆、趙紅亮一樣,赴杭州實踐鍛鍊的年輕干部,在沉浸式體悟中,突破了認知邊界,提升了破解難題的實際能力。
「感謝組織提供平臺,讓我有幸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辦主任趙薇薇表示,「杭州建德‘鏈組黨建’將企業、村鎮、院校、農户等多元主體納入鏈條,優化利益聯結,推動共同富裕。我們借鑑杭州經驗,可以在基層社改造、農資配送、冷鏈物流等方面,串聯周邊村鎮的產業、人才、技術鏈條,促進資源互補,走出共建共享共富的晉城路徑。」
「實踐鍛鍊讓我深入‘千萬工程’起源地,實地感悟鄉村建設的真經。建德與陵川同屬山區,它激發羣眾‘主人翁意識’,通過‘黨員聯户+村民輪值’推進環境整治的做法,尤為值得借鑑。」陵川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副主任周偉對比思考后表示,「陵川今年計劃建設10個精品示範村和50個提檔升級村。我將把杭州經驗帶回去,因村施策,調動羣眾力量,激活環境整治內生動力,助推陵川鄉村振興。」
「這次三個月的實踐鍛鍊,既有一線調研的沉浸體驗,又有辦公室里的政策躬行,讓我受益匪淺、眼界大開。」陽城縣鄉村振興中心副主任程成感慨道,「臨平區在數智農業應用、鄉村營商環境優化、美麗鄉村建設以及三產融合推進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我一定會把這些好思路、好做法帶回去,結合實際,為我們市的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以浙江為鏡,照見的不僅是差距,更是潛力;借他山之石,打磨的不僅是方法,更是道路。五名年輕干部帶着浙江經驗的「新種子」重返晉城熱土,將把江南智慧與太行風骨深度融合,全力推動晉城實踐迭代升級,努力讓「千萬工程」經驗在太行之巔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