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質量(南京)大會官方直播間嘉賓觀點集錦

2025-09-18 17:21

轉自:中國質量報

創新引領 創造提升

——中國質量(南京)大會官方直播間嘉賓觀點集錦(一)

交出質量強省建設亮眼答卷

王世榮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近年來,湖北省堅決貫徹《質量強國建設綱要》部署,聚力打造質量強國「湖北樣板」,助力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一是完善高標準的質量治理體系,出臺《湖北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頒佈《湖北省質量促進條例》,有力築牢質量法治根基和制度保障。二是完善高適配的質量基礎設施,積極構建覆蓋省、市、縣三級及重點產業集羣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體系,建成應用「智慧服務一張網」,打造共建共享、一網直達的「互聯網+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新生態。三是強項目實施,完善高水平的質量提升模式,堅持項目化推進,每年實施30個以上省級產業鏈質量提升項目,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質量提升共同體,初步形成具有湖北省辨識度的「一鏈一策」質量提升模式。

近年來,湖北省着力推動全省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交出質量強省建設亮眼答卷,工作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質量工作主要指標持續提升,全省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競爭力指數連續5年提升,分別達94.33%、89.67,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質量強企強鏈強縣工作成效顯著,中鐵大橋局入選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培育庫,湖北興發化工集團獲得第五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湖北省20個縣(區、鎮)納入全國首批培育庫,5年來質量強鏈解決質量問題3.96萬個,助企降本增效400億元;質量考覈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繼2023年度首次躋身中央質量督察考覈A級后,湖北省在2024年度中央質量、食品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三項考覈中,再次獲評A級。

開展六大行動打造「品質江蘇」

孫滬兵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江蘇省深入推動「品質江蘇」建設,集中開展質量提升、品牌創建、技術賦能等六大行動,旨在以質量樹品牌、以品牌拓市場、以市場促增長,加快打造質量強國建設省域範例。一是持續優化質量供給,一體推進質量強企強鏈強縣,構建質量領軍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全省入選「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和質量強縣培育建設創新試點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公共服務質量指數為全國最高。二是做大做強質量品牌,加大「江蘇精品」培育力度,推進專業市場產品質量全鏈條治理,建立政企協作品牌維權機制,幫助企業維護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三是不斷夯實質量基礎,圍繞量子測量、納米新材料等領域開展前沿計量技術攻關,新制定發佈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鏈技術標準30余項,初步建立有江蘇省特色的產品碳標識認證體系,並在低空產業、先進通信等領域組建檢驗檢測聯盟。

近年來,江蘇省積極創新質量治理模式,持續提升質量治理效能,一批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江蘇省推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質量融資增信產品「蘇質貸」「蘇質融」,自2022年以來,累計幫助兩萬余家中小微企業獲得融資1533億元,有力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江蘇省大力推動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要素集成融合,建成覆蓋全省的「一站式」服務網絡,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集成化、定製化服務,累計服務企業100多萬家次。江蘇省還在全國首創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成立企業首席質量官協會,截至目前,全省企業首席質量官達9.8萬人,規模以上企業覆蓋率超95%,為質量強省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AI+」為質量提升注入新動能

李 暄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立足區位優勢,以標準、計量、檢測、認證為核心,推動中國—東盟質量基礎設施「軟聯通」,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構建合作機制方面,與市場監管總局共建東盟國家標準化合作交流中心,籌建「一帶一路」國家計量測試研究中心,並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等多邊會談,助推完善區域技貿措施規則,此外,還舉辦面向東盟的標準化合作論壇,形成19項成果,承辦第五屆瀾湄計量合作會議,促成六國簽署聯合聲明。搭建服務平臺方面,建成服務東盟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165個,組建中國—東盟新能源汽車檢測認證聯盟,升級中國—東盟/RCEP標準雲平臺,運行「技術性貿易措施紅綠燈系統」,收錄技貿數據近6.2萬項、法規標準題錄25萬余條,為企業應對貿易壁壘提供幫助。共研共建標準方面,與老撾共同研製了老撾首個國家鐵路標準,組織中越企業制定3項跨境快遞物流團體標準,企業單票成本降低30%,帶動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大幅增長。

廣西壯族自治區還把「AI+」深度融入質量發展,為質量提升注入新動能,服務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構建跨境AI產業生態,重點服務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南A中心)建設,推動其獲得首個國家部委專項機制支持;打造智慧市場監管體系,建成廣西壯族自治區智慧市場監管服務平臺,縱向貫通國家、自治區、市、縣、鄉鎮五級,橫向連通多個平臺;深化AI創新應用實踐,舉辦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試點「AI+NQI線上平臺」。

關注四件事賦能質量強市

李 玲 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江蘇省南通市在推動質量強市建設過程中,主要關注四件事。一是強化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出臺《南通市質量促進條例》,制定《「十四五」質量強市規劃》《建設質量強市實施方案》等,構建地方質量管理體系,有效規範市場秩序,並設立牀上用品、電動機等國家級檢測機構和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招商引進必維等一批國際檢驗檢測機構。二是加強區域品牌建設,堅持「質量立市、品牌強市」,打造「南通家紡」「南通建築」等區域品牌。三是推動產業鏈質量提升,南通市有高端紡織、船舶海工兩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16條重點產業鏈。四是注重質量人才培養,作為首席質量官制度的發源地,南通市出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推動高職院校加強質量人才培養,推行校企雙師聯合培養的企業新型學徒制,鼓勵行業協會、創新聯合體開展質量攻關、交流和競賽。

10多年來,南通市在首席質量官制度建設上不斷探索、完善深化。南通市出臺《首席質量官管理辦法》,明確首席質量官的地位、職責、權力。南通市還成立首席質量官學院和首席質量官聯盟,定期組織培訓交流,培養質量專業人才,教方法、給工具、搭平臺。如今南通市首席質量官已超過一萬人,實現了規上工業企業全面覆蓋和在建築業、服務業等領域全面鋪開,還逐步向小微企業拓展。南通市推動首席質量官成為企業的「質量賦能者」,規定首席質量官不僅要管產品合不合格,更要將質量理念融入設計、研發、生產、服務、標準、計量以及品牌建設的全過程。

「晉江經驗」引領縣域高質量發展

張志友 福建省晉江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福建省晉江市以「晉江經驗」為引領,創新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晉江市聚焦四大主導產業和三大新興產業,打造「434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質量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全市累計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2項、國家標準491項,27家企業獲國家企業標準「領跑者」;有中國馳名商標46件、有效註冊商標超20萬件,居全國縣域首位;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5119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6.86件。此外,晉江市縣域經濟連續30年居全省第一,2023年5月,晉江市獲國務院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工作成效督查激勵。

晉江市創新推行「鏈長+鏈主+鏈輔」協同機制,以鞋服等千億產業集羣為試點,發揮安踏等「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3000多家供應商共建質量管理體系,實現全鏈條標準統一、能力共提。晉江市還針對「鑽絨」等共性技術難題,組織「鏈主」牽頭、產學研協同攻關,提升整體質量穩定性,並搶抓綠色轉型新賽道,推動安踏、三六一度等15家龍頭企業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覈算體系,應對國際綠色壁壘。此外,晉江市通過質量診斷、首席質量官培育、小微企業認證提升等精準服務,夯實企業質量基礎。

一系列治理舉措推動產業從「單點突破」向「系統提升」轉變,2025年1月至7月,晉江市鞋服產業增長7.9%,品牌銷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走出了一條以質量促轉型、增效益、強韌性的縣域高質量發展之路。

嚴守質量關探索健康新產品

王 旭 慢養出好牛董事長、創始人

對於創新型零食生產企業而言,產品質量提升與滿足消費者需求至關重要。在產品質量提升方面,慢養出好牛始終秉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的理念,從原料端嚴格篩選,旗下牛肉零食均選用優質牧場的健康牛肉,經嚴格篩選和處理,保障原料新鮮與安全;在工藝上追求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的完美結合,成立之初便首推「0糖」「低鈉」「非油炸」的牛肉乾產品,通過精心醃製、慢烤和烘乾,保留牛肉鮮美口感,突破傳統風乾牛肉難嚼過咸的問題;實施高水平質量管控,積極推動合作工廠落實HACCP、IS022000、ISO 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提升全線品牌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推動質量評價從追求「合格率」向「滿意度」轉變。這些舉措不僅讓慢養出好牛創新型產品贏得廣大消費者青睞,還帶動整個牛肉零食產業鏈質量提升。

慢養出好牛還密切關注消費者需求變化。如今消費者愈發注重健康,在選購產品時會查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有意識地減少添加糖攝入。為保證食品安全健康,慢養出好牛將精選原料、堅持傳統與現代工藝相結合,選用的香精香料均通過超臨界二氧化碳天然萃取,既健康穩定,口味也更温和。此外,產品不添加防腐劑,藉助真空鎖鮮、高温蒸煮滅菌實現保鮮。目前,慢養出好牛正探索發酵工藝在牛肉零食上的應用,籌建發酵實驗室,用發酵的方法賦予產品更多風味與健康屬性,同時還在完善清真產品的供應鏈,計劃將產品出口至東南亞、中東等地區。未來,慢養出好牛將繼續嚴把供應鏈質量安全關,打造更多健康美味的零食,讓消費者吃得放心、開心。

嚴控產品質量引領行業標準

鄭羣怡 康寶萊全球產品開發高級副總裁

為確保原材料的質量與安全,康寶萊於2010年在全球範圍內正式推出了「種子到餐桌」質量管理體系。該體系涵蓋了14個步驟,對從種子到餐桌整個產業鏈環節進行嚴格把控。截至目前,康寶萊對這一戰略的投入已超過3億美元。

在原料篩選與採購環節,康寶萊嚴選優質、天然的原料,要求原材料供應商對成分進行鑑定和嚴格檢測,確保其符合或超過「良好農業規範」(GAP)、「良好生產管理規範」(GMP)和康寶萊的嚴格要求。2012年,康寶萊在湖南省長沙市開設了全球原料基地,通過該基地直接向可靠的農場採購原料,實現了原材料供應鏈的一體化運作,每種原料需經康寶萊內部專業檢測。康寶萊還持續升級檢測設備,針對植物性原材料種屬、產地的複雜性等鑑別難題,康寶萊工廠進行逐批鑑定,必要時採用DNA技術加以鑑定。

在蘆薈素質量檢測領域,康寶萊成果顯著。2025年,康寶萊研發的蘆薈素檢測方法獲得國際權威分析科學機構AOAC(官方分析合作協會)國際認證,成為全球首個獲得AOAC批准的蘆薈素檢測方案。該方法由康寶萊科學家團隊自主研發,在確保產品安全性的同時又完整保留了蘆薈的天然活性成分。該方法通過了由全球8家獨立實驗室參與的跨國聯合驗證,顯著提升了行業安全標準,同時強化了康寶萊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技術實力,目前其已應用於全球90多個國家銷售的蘆薈產品。

康寶萊還致力於為缺乏自有實驗室或專利方法的從業者提供支持,帶動行業內企業共同參與標準制定。

構建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

黃健龍 無限極行政總裁

無限極以標準、技術為提升抓手,構建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每一次交付都有效落實「100-1=0」的質量理念。

無限極一直貫徹高標準策略,從用户需求出發,洞察功效、安全、體驗、場景等用户需求,轉化為可執行的質量指標,落實在全鏈條每個環節控制,確保所有交付錨定用户需求,如爲了實現口服液滿足單手可開,無限極從設計到供應鏈進行拆解,層層落實標準化。無限極積極開拓安全評估、快速檢測技術以及智能化技術,為產品質量提供強有力支撐,如智能化生產質量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控每個參數、自動預警、攔截異常。

此外,無限極以「技術突破—產線重構—流程再造」為核心路徑,推動數字化轉型落地。在生產質量管理方面,無限極將智能化管理與中草藥傳統工藝結合,建設了國內領先的高速智能化生產線,實現全環節智能化質量管理。在技術攻堅突破方面,無限極針對中草藥口服液沉澱多、燈檢失效難題,優化光源與算法,首創非澄清混懸液燈檢技術。在產線重構升級方面,無限極根據各工序難點和質量要求,聯合國際科研機構和設備製造商,開發出集成質量控制的智能化生產線,實現連續化、密閉化生產,解決均一性與微生物等風險。在流程再造方面,無限極把各工序步驟、設備參數、各環節檢測,以及產銷協同、用户反饋等進行了流程化打通,接入系統,以數據驅動協同和質量管控,包括預警攔截、改進,避免人為干擾,全程可追可溯。在各項舉措的共同作用下,無限極解決了傳統模式下「信息孤島」的協同不暢和風險滯后問題,實現全鏈條效率與質量水平躍升。

【中國質量(南京)大會·特別報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