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安基金解讀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如期降息25bp,年內或再降息2次

2025-09-18 17:03

專題:美聯儲如期降息25個基點 鮑威爾堅稱通脹仍處相對高位

  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如期降息25bp,華安基金表示,政策天平傾向於呵護就業,點陣圖指示年內仍有2次降息。但聯儲主席在發佈會上的表態偏鷹,導致大類資產走勢反覆,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走出V型,黃金先漲后跌,美股也是下跌后有所反彈。(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9/18)

  決議聲明:

  美聯儲如期降息25BP,至4.0%-4.25%的利率區間。

  強調就業的下行風險,在聲明中表示「就業增長有所放緩,失業率有所抬升但仍較低」。

  儘管通脹亦有所上升,但當前美聯儲的政策天平更傾向於呵護就業。

  本次決議投票中,僅新就職理事Miran投下反對票,其認為應降息50bp,鴿派明顯。

  美聯儲經濟展望:

  美聯儲預期本輪降息將較為有效地提振經濟增長、促進就業,進一步暗示本輪「預防式降息」周期的幅度或有限。

  GDP預測上修:2025-2027年的預測均上修。

  失業率預測上修:2026、2027年的預測均下修0.1%。

  通脹預測基本不變:僅2026年的PCE預測上修0.2%。

  鮑威爾發佈會表態:

  鮑威爾指出本次降息是一次「風險管理式」降息,表述整體偏鷹,未來降息決策仍取決於后續經濟數據。

  就業:失業率仍然偏低,但已經上揚;就業人口增幅已經放緩,下行風險加重。驅趕非法移民可能是招聘放緩的主要原因。

  通脹:關税對通脹的傳導已經放緩,影響的力度也更小,且服務通脹持續放緩,更高和更持久通脹的風險可能有所減小。

  降息指引與市場預期:

  點陣圖中值指示年內后續仍有2次降息,但2026年僅再降息一次。

  圖:美聯儲9月點陣圖

數據來源:美聯儲,截至2025/9/18(預測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數據來源:美聯儲,截至2025/9/18(預測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最新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今明兩年分別降息2次、3次,共降息125bp,與會議前的預期基本相同,但多於美聯儲點陣圖的指引。

  圖: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隱含的市場降息預期

數據來源:CME,截至2025/9/18(預測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數據來源:CME,截至2025/9/18(預測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

  后續關注:

  美聯儲獨立性:特朗普頻頻干預美聯儲決策和人事任命,或影響美聯儲決策的獨立性,動搖市場對於美元體系的信任根基。

  后續的就業和通脹數據:就業是否延續降温,通脹是否為一次性衝擊。

  大類資產配置建議:

  黃金ETF(518880)

  降息周期:利率為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降息大周期或利好黃金。

  美債危機:高債務+高利率導致美債還本付息壓力較大。

  美元下行:美聯儲獨立性擔憂和美債危機衝擊了各國對美元體系的信任。

  央行購金:中國央行連續10個月購金,黃金已成全球央行第二大外匯儲備。

  分散風險:黃金在大類資產維度的低相關性,凸顯配置價值。

  港股通恆生科技ETF(520840)

  資金流入:港股尤其是港股科技將更受益於海外降息,南向資金和海外資金或持續流入。

  AI含量高:一指囊括國內AI全產業鏈的領軍者,AI含量更高、更純粹,更受益於AI演進。

  高性價比:港股科技估值仍處於歷史相對低位,有望迎來盈利和估值的雙重利好。

  創業板50ETF(159949)

  資金面寬裕:海外降息周期或為國內貨幣政策寬松打開空間。

  新質生產力:聚焦創業板核心資產,AI+新能源+金融科技+醫藥四輪驅動。

  基本面支撐:指數2025Q2淨利潤同比增長13.88%,迎來基本面反轉。

  高彈性標的:創業板50自去年「9·24」行情以來漲幅在寬基中領先。

  港股通央企紅利ETF(513920)

  低利率:海內外降息周期下,低利率環境凸顯高股息配置價值。

  險資青睞:險資長期投資試點擴圍,其資金屬性與高股息相契合。

  更高股息:港股通央企紅利當前股息率為5.9%,PB為0.62。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9/17)

  納斯達克ETF(159632)

  降息利好:預防式降息大周期整體上仍利好美股,並提振美國經濟。

  AI浪潮:囊括了全球領先的科技巨頭,或持續受益於AI產業發展。

  風險提示:基金產品由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兑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投資者在投資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過程中應當注意覈對自己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並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基金產品詳情請認真閲讀相關的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關於所列個股非投資建議。市場觀點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后可能發生變化,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保證,亦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