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14:57
智通財經APP獲悉,大摩對必和必拓(BHP.US)的深度分析顯示,這家澳大利亞礦業巨頭正通過戰略調整應對行業挑戰,同時展現出穩健的財務表現與長期價值潛力。作為全球最大礦產資源企業之一,必和必拓近期在昆士蘭州的運營調整引發市場關注——其與三菱聯盟(BMA)宣佈自11月起暫停Saraji South礦場運營並裁員750人,此舉直接回應昆士蘭州政府高額煤炭特許權使用費及市場環境壓力,旨在通過成本削減維持競爭力。
從財務數據看,大摩給予必和必拓「增持」評級,目標價46.50澳元,當前市值區間約1378億至1726億美元。2025財年預測顯示,公司淨收入將達512.62億美元,EBITDA為259.78億美元,淨利潤101.57億美元,每股收益2.00美元。未來四年財務表現呈現波動但韌性特徵:2026財年淨利潤預計微增至104.49億美元,EPS升至2.05美元;2027年受成本結構優化影響,淨利潤回調至98.51億美元,但2028年將回升至102.93億美元,EPS達2.02美元。關鍵財務比率方面,市盈率維持12.1-14.0倍區間,EV/EBITDA為6.1-7.2倍,股本回報率保持在18.4%-22.7%的較高水平。
業務策略層面,必和必拓展現出生產靈活性。BMA的2026財年生產指導範圍為3600萬至4000萬噸,通過跨區域產能調配可部分抵消Saraji South停產影響。儘管上周公司因「同工同酬」裁決失敗需向約1100名工人支付3000萬澳元額外款項,但分析師認為裁員措施將有效對衝中期生產成本壓力。市場展望方面,Saraji South礦場因運輸距離長、成本高,在綜合體中佔比有限,其停產對整體生產指導影響可控。行業環境方面,昆士蘭州煤炭特許權使用費政策與市場波動形成雙重挑戰,促使公司加速成本結構優化。
風險評估顯示,上行風險包括商品價格超預期走強、澳元貶值及中國鋼鐵消費量超基礎預測;下行風險則聚焦項目執行問題(如Escondida銅礦、Olympic Dam銅鈾礦及Jansen鉀礦項目)及鐵礦石業務運營挑戰。
估值方法採用60%基礎情景+20%樂觀/悲觀情景的DCF部門加總法,WACC為8.1%(貝塔係數0.9倍,債務成本5.5%,股權成本10%),確保評估體系覆蓋多維度變量。
大摩分析師Rahul Anand強調,成本削減措施雖伴隨社會成本,但實為應對政策與市場壓力的必要之舉,有助於維持生產指導與競爭力;研究助理Michael A Stancliff亦支持此觀點,認為裁員與礦場調整將產生中期正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