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9-18 17:05
本文編選自:【興證張憶東(全球策略)團隊】港股資金面的兩大變化
華盛資訊9月18日訊,自5月以來,港股在AI敍事+降息+業績改善等多重利好刺激下,走出氣氛火爆的「牛市」行情,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均創出年內新高,唯今日雙雙高位回調約1%
而就在昨夜,美聯儲自2024年12月正式重啟降息25BP,點陣圖暗示預計年內還有兩次25基點降息計劃;從資金層面看,降息后融資成本下降和流動性寬松,機構料港股等新興市場有望持續走強。
興業證券張憶東今日發佈最新報告顯示,外資撤離港股的幅度自2025年5月開始邊際收窄,而5月、7月港股已經實現單月外資淨買入,淨買入金額分別為766億元、400億元。
其中,寧德時代、騰訊等20家公司被外資「熱錢」重點買入,合計加倉金額超1700億港元!還有哪些行業被外資率先加倉?港股今日衝高回落后,牛市還能延續嗎?發仔帶你一文看懂
1700億外資「熱錢」瘋搶這20只港股!寧德時代、騰訊、小米最受青睞
分析而言,從 5 月以來外資淨流入前二十大個股名單可見,優質的赴港上市新股和行業龍頭是最吸引外資流入的兩類公司。
其中,5月上市的寧德時代表現最為突出,自5月以來累計吸引外資淨流入 331.7 億元。其他受外資青睞的新股還包括恆瑞醫藥(92.3億元)、海天味業(85.9 億元)、三花智控(71.7 億元)、地平線機器人(48.2 億元)及多點數智(36.3 億元)。
具體來看,資訊科技業的騰訊控股(269.2億元)、小米集團(193.9 億元),醫療保健業的遠大醫藥(175.4 億元)、藥明生物(70.9 億元)、晶泰控股(34.2 億元)、京東健康(28.5 億元),非必需性消費的泡泡瑪特(50.9億元)、安踏體育(49.9 億元)、金沙中國有限公司(30.8 億元),以及原材料業的萬國黃金集團(27.7億元),均獲得外資顯著淨流入。
加倉TOP20 |
淨買入(港元) |
年內漲幅 |
寧德時代 | 331.7億 | 41.5% |
騰訊控股 | 269.2億 | 55.6% |
小米集團-W | 193.9億 | 64.8% |
遠大醫藥 | 175.4億 | 93.2% |
恆瑞醫藥 | 93.3億 | 62.8% |
海天味業 | 85.9億 | -7.5% |
三花智控 | 71.7億 | 81.9% |
藥明生物 | 70.9億 | 121.5% |
泡泡瑪特 | 50.9億 | 201.0% |
安踏體育 | 49.9億 | 25.2% |
地平線機器人-W | 48.2億 | 200.3% |
中國移動 | 39.0億 | 20.8% |
多點數智 | 36.3億 | 51.7% |
晶泰控股 | 34.2億 | 77.6% |
中國財險 | 31.5億 | 46.0% |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 | 30.8億 | -0.3% |
華潤啤酒 | 29.2億 | 13.2% |
京東健康 | 28.5億 | 142.0% |
匯豐控股 | 28.0億 | 50.0% |
萬國黃金集團 | 27.7億 | 199.1% |
哪些行業率先迎來外資青睞?
2025年5月以來,資訊科技業與工業是外資淨流入的主要行業,分別實現外資淨流入438億元、417億元,規模顯著高於其他行業;原材料業與醫療保健業同樣獲得外資積極佈局,5月以來分別實現外資淨流入66.0億元、65.7億元。
資訊科技業:資訊科技業是2025年以來最早迎來轉折的行業之一,2025年2月資訊科技業吸引外資淨流入284.8億元。隨后的5月、7月外資流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分別實現淨流入457.5億元、212.3億元。
工業:2025年5月寧德時代港股上市,直接帶動當月外資大幅湧入工業板塊,單月淨流入達326.3億元,創下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淨流入紀錄。此后外資對工業的佈局保持持續性,6月至8月持續實現淨流入,分別淨流入17.0億元、59.3億元、20.7億元。
原材料業:2025年5月至8月期間,原材料業持續吸引外資淨流入,單月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0.6億元、6.7億元、35.7億元、42.7億元。從流向來看,5月以來外資主要聚焦於行業龍頭企業,以萬國黃金集團、中國宏橋為代表的頭部企業成為外資佈局的重點標的。
醫療保健業:2024年10月起醫療保健業處於外資大幅淨流出狀態,但2025年5月開始這一趨勢逆轉,5月當月實現外資淨流入92.0億元;儘管6月外資再次出現大幅淨流出(6月單月淨流入金額達210.5億元),但7月又迅速恢復大幅淨流入,單月流入125.1億元,創下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淨流入紀錄。
港股估值仍處於全球較低水平!張憶東看漲恆指衝上28000點
展望港股市場接下來的表現,景順長城分析師張曉南指出,港股市場的整體估值處於全球較低的水平,AH溢價尚在合理範圍,2025年還是AI應用之年,港股的大型互聯網有望持續受益。
該行認為,港股仍具備配置價值,港股寬基指數中以金融和互聯網龍頭企業佔比較大,而A股寬基指數中的製造業佔比相對較高,港股已經成為大中華股票市場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港股年內的高點大約在深秋。九月下旬開始,隨着美聯儲的降息,港股有希望震盪向上,逐級上升。可能11月前后,恆指有希望上28000,較當前仍有近6%空間;而恆生科技指數有希望到6000-6200左右的區間。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