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暖哇闖關港交所,保險科技迎來上市潮

2025-09-18 12:49

  來源:NEW財金

  916日,中國保險業最大的獨立AI科技公司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暖哇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摩根大通和匯豐擔任聯席保薦人。

  這標誌着繼2022年保險科技板塊階段性沉寂后,行業再次迎來資本化浪潮。今天一起來盤點一下已上市和申請上市的保險科技公司。

  暖哇科技:保險AI龍頭闖關港交所

  暖哇科技成立於2018年,由保險科技行業資深專家盧旻和眾安在線共同創立並管理。盧旻擁有超過20年行業經驗,曾任職於阿里雲和上海保險交易所。

  經過四輪融資,暖哇科技引入了眾安在線、紅杉中國、龍湖資本等知名機構投資。目前,眾安在線持有公司31.65%股份,為最大機構股東。

  暖哇科技是一家為保險公司提供 AI 驅動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業務涵蓋健康險、財險與人身險領域,提供端到端的AI解決方案,覆蓋產品開發、精準營銷、覈保、理賠、反欺詐及健康管理等核心價值鏈。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底,暖哇科技與國內122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包括86家壽險公司、22家財險公司以及14家再保險公司。2024年,暖哇科技為保險公司處理了超2.5億個保險案件,處理的理賠金額超過1300億元。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暖哇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4億元、6.5億元及9.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65.5%,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不過,公司在報告期內仍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至2024年的淨虧損分別為2.23億元、2.4億元和1.55億元。對此,暖哇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虧損主要是由於公司處於業務快速擴張階段,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市場推廣力度所致。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和運營效率的提升,公司有望逐步實現盈利。

  對於此次赴港上市,暖哇科技表示,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戰略投資及運營資金補充等方面,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地位。

  已上市保險科技公司:分化中前行

  近年來,多家保險科技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表現各異。

  2020年2月,慧擇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互聯網保險」第一股。上市之初,慧擇的股價一度表現亮眼,但隨后便陷入了長期低迷。截至2025年9月17日,慧擇股價為3.06美元,較上市發行價的10.5美元下跌了約61%,市值僅為3087萬美元。

  2020年5月,水滴公司成功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水滴公司的股價開盤價為12美元,較發行價12美元持平。但此后,水滴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截至2025年9月17日,其股價僅為1.9美元,市值僅為6.872億美元。

  2023年9月,車車科技通過SPAC形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隨后,車車科技的股價便持續暴跌,截至2025年9月17日,其股價僅為1.49美元,市值僅為1.246億美元。

  2025年4月30日,元保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15美元,位於擬定發行區間頂部。截至2025年9月17日,其股價為23.9美元,市值飆升至11.01億美元。

  為圓上市夢:多家公司仍在衝擊

  除元保成功上市外,仍有多家保險科技公司在衝擊上市的道路上。但手回科技、圓心科技、i雲保、元保、白鴿在線、輕松集團、恆光保險代理等在內的一眾公司在資本退出的壓力下不斷遞表,卻至今仍未登陸二級市場。

  2024年1月24日,手回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手回科技是小雨傘保險經紀的母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互聯網保險科技公司,主要通過自有平臺及第三方平臺為用户提供保險產品和服務。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手回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6億元、11.24億元和11.08 億元;同期,公司的淨虧損分別為1.35億元、1.54億元和1.27億元。

  遞表5次的圓心科技成為本次覆蓋的公司中遞表次數之最。2024年2月,圓心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然而,2024年11月有消息稱,圓心科技內部已經決定暫緩此次上市計劃。圓心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業務涵蓋醫療服務、藥品供應、保險服務等領域。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52億元、30.66億元、46.14億元和25.72億元;同期,公司的淨虧損分別為3.63億元、7.57億元、8.05億元和5.73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近25億元。

  2024年7月5日,i雲保獲得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擬發行不超過4389萬股普通股。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保險科技服務平臺,主要為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提供「科技+服務」的解決方案,圍繞上下游核心產品體系賦能用户。

  2025年1月28日,輕松健康集團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在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東陣容強大,包括IDG、陽光保險、騰訊等知名機構,其中IDG持股比例超過10%,成為重要股東之一。8月份,港交所信息顯示,輕松健康集團的IPO申請狀態變更為「失效」。8月31日,輕松健康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是繼首次遞表失效后的第二次申請。

  保險科技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推動。在行業發展初期,大量資本湧入,為保險科技公司的創新和擴張提供了資金支持。但近年來,隨着行業競爭加劇、部分公司業績不達預期,資本對保險科技行業的熱情逐漸降温。

  與此同時,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也給保險科技行業帶來了挑戰。爲了規範保險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監管部門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保險科技公司的業務開展、產品設計、銷售行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監管收緊、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只有那些真正通過科技創新為行業創造價值、並能夠找到可持續盈利模式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后的贏家。

責任編輯:王馨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