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eta的尷尬時刻:首款帶屏AI+AR眼鏡發佈卻兩度「翻車」 AR熱潮會否開啟?

2025-09-18 13:03

財聯社9月18日訊(編輯 劉蕊)北京時間周四8時,一年一度的Meta Connect大會盛大召開,Meta CEO扎克伯格發表主題演講,發佈了Meta的「新款眼鏡全家桶」,以及Meta對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願景。

本次發佈會時長1個小時。在發佈會之前,外界早已經瘋傳Meta將會發布首款"真正帶顯示屏的AR眼鏡",因此這款產品的正式亮相也幾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儘管一度出現了演示「翻車」,但這款產品的強大功能和性能還是獲得了不少分析師的好評。

在Meta之后,谷歌、蘋果預計也將陸續發佈類似產品,一場新的「AR熱潮」可能將要到來,而中國企業或許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image

Meta發佈的「眼鏡全家桶」

META迎來「APPLE WATCH」時刻?

在本次演講中,扎克伯格介紹了一系列的產品更新和功能升級,包括新一代的Ray-Ban Meta和運動型眼鏡Oakley Meta Vanguard。

不過,對於投資者和消費者來説,最大的亮點,還是此前外界已經在瘋傳的「首款內置屏幕的智能眼鏡」——Meta Ray-Ban Display。

image

這款眼鏡售價799美元,將於9月30日登陸美國部分實體店,並將於2026年初在加拿大、法國、意大利和英國等地開售。

這款產品配備攝像頭、音頻功能和半透明顯示屏,可顯示字幕並允許佩戴者回覆文本聊天、獲得AI提示和視頻通話。

據Meta官網介紹,該產品支持Meta AI的視覺效果、消息和視頻通話、照片預覽和放大、行人路線導航、實時字幕和翻譯以及音樂播放。使用者可以使用手勢與抬頭顯示屏進行交互。每副眼鏡都配備一個專用腕帶——Meta Neural Band,用於實現這些交互

Forrester 研究主管Mike Proulx表示,這款產品的發佈「讓人想起 Apple Watch 首次作為智能手機的替代品亮相時的情景」。

「但這些眼鏡的作用是,在單一設備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用性。與VR頭顯不同,眼鏡是一種可以日常佩戴且不笨重的設備,」他補充道,「然而,Meta有責任説服絕大多數沒有AI眼鏡的人,它的好處將大於成本。好消息是,它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來贏得市場份額。」

科技風投家兼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管理合夥人蒙斯特 Gene Munster)也給出了超高評價:「這是Meta眼鏡系列中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資深科技記者Victoria Song也給出了好評,她表示:「在親身體驗了售價799美元的Meta Ray-Ban Display后,我確信這是我們迄今為止最接近谷歌眼鏡10多年前承諾的一次。」

不過,全球規模最大的遊戲娛樂媒體網站撰稿人韋斯·戴維斯(Wes Davis)評價稱:「這一新款雷朋眼鏡需要更多硬件才能實現顯示屏功能,這意味着該款產品的鏡框非常厚重,比無屏幕的上一代產品重20克。」

image

從官網看,該款產品的重量為69克。作為對比,多數常規的框架眼鏡重量為20-30克左右。

「儘管 Meta顯然已盡力將重量移至鏡腿,但對於公司來説,平衡好功能和重量仍然至關重要,因為對重量敏感的人可能仍然無法長時間佩戴蓋該眼鏡。」

一個小時內「翻車」了兩次?

儘管重磅產品的亮相鼓舞人心,但在這場僅僅1個小時的直播中,竟然出現了兩次演示「翻車」,還是讓扎克伯格有點尷尬。

第一次是在展示智能眼鏡產品的AI助手功能時。當時,扎克伯格將美食內容創作者傑克 ·曼庫索 (Jack Mancuso) 連接到大屏幕,現場演示新升級的雷朋Meta眼鏡如何幫助曼庫索烹飪——而這時事情開始變得尷尬起來。

曼庫索讓語音控制眼鏡演示如何為他的牛排三明治調製「韓式牛排醬」,但人工智能並沒有從醬料製作的「第一步」開始,而是直接回答説應該用醬油和芝麻油來調製。曼庫索接着連續三次追問人工智能「我應該先做什麼」,但人工智能卻無視他的詢問,反而回答「你已經將基本原料混合好了,現在把梨磨碎,然后輕輕地將其與基本醬汁混合」,觀眾發出了鬨笑聲。

image

曼庫索只好尷尬地將舞臺交還給扎克伯格,而扎克伯格則打圓場稱,這可能是現場WiFi出了問題:「整件事的諷刺之處在於,你花費數年時間研發技術,然后有一天,WiFi 卻襲擊了你。」

第二次翻車是在扎克伯格展示Meta Ray-Ban Display 眼鏡時。

在演示中,當扎克伯格使用腕帶向Meta 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 (Andrew Bosworth)發送消息,要求博斯沃思給他打視頻電話時,演示又出現了問題。

扎克伯格反覆用手環做手勢,試圖接聽電話,但都失敗了,最后博斯沃思尷尬登臺,再次歸咎於WiFi:「WiFi 太糟糕了。」

image

網友們對於這樣的「翻車」場面嗤之以鼻。有Reddit網友評論稱:「我從未見過如此糟糕的演示。每次演示都失敗了。」

「如果我是馬克,花了幾十億美元搞這種破玩意兒,結果一年一次的現場演示全都失敗了,我肯定要大發雷霆了。真沒想到他經歷了這一切之后還能保持鎮定。」

不過在演示結束后,Meta的股價盤后小幅上漲了0.5個百分點,這表明這些小型「翻車現場」似乎並沒有影響投資者的士氣。如果用博斯沃思的話來説,這些「翻車」現場並非毫無作用,至少「這讓我們知道這是一場直播。」

image

Meta股價盤后小幅走高

中國將乘上「AR爆發」的東風?

在兩輪「翻車」展示和高達799美元的價格下,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他們並不看好Display眼鏡的銷售前景。

不過他們相信,這可能是邁向Meta計劃於2027年推出的「Orion」眼鏡的一步。Meta去年發佈了Orion眼鏡的原型,扎克伯格將其描述為「通往未來的時光機」。

在Meta之后,谷歌、蘋果等AR賽道上的「老玩家」預計也將競相推出新品。IDC 全球移動設備追蹤研究經理 Jitesh Ubrani 表示:「不久前,消費者纔開始接觸眼鏡上的人工智能,最近幾個季度,各大品牌也開始在眼鏡上加入顯示屏,從而實現新的用例。」

美銀最新報告指出,隨着市場重心從AI設備轉向AR體驗,消費電子硬件的供應鏈格局會迎來一輪大洗牌。智能眼鏡組件的市場規模會從2024年的不到10億美元,飆升至2030年的超140億美元。而這一波浪潮中,80%以上的供應鏈供應商來自中國。

未來是否真的會如美銀所説,迎來「AR爆發」?中國企業在這一熱潮中能否「吃肉」?我們拭目以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