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江蘇主題採訪活動走進無錫,解碼高質量開放「錫」引力 搏擊全球市場,錫企乘風破浪

2025-09-18 06:38

來源:無錫日報

  9月15日—16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江蘇主題採訪活動首站走進無錫,30余家中央及省市級媒體組成的採訪團深入企業車間、產業園區、發展一線,觸摸這座城市「穩外貿、穩外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勁心跳。從「無錫造」產品暢銷海外,到「無錫產」品牌打響知名度,一路走訪,一路驚喜。短短兩天的調研中,開放的軌跡清晰可見,外貿、外資、外經協同發力,書寫着無錫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創新實踐與典型經驗。

 持續深化

  對外開放「走」出上揚曲線

  走進無錫錫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澆築、加工、包裝、清洗……馬達轟鳴聲中,一個個精細、光潔的渦輪增壓器精密壓氣機殼組件從產線上打磨出來,將運往美國、英國、墨西哥等多個國家的客户生產基地。

  「高難度產品的實現能力、從模具開發到產品製造的全工藝流程,推動增壓器行業內排名前五的企業都成爲了我們的客户。」企業副總經理張明哲介紹。2024年錫南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6億元,其中海外業務佔比近五成,佔全球細分市場份額超15%。近期,錫南科技正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在泰國設立瑞泰精工(泰國)有限公司,加速推進海外產能建設,從本地化生產向國際化運營轉變。今年底,企業泰國工廠將正式投產,具有年產量300萬套渦輪增壓器壓氣機殼體的生產能力,成為無錫企業海外工廠「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一大範例。

  近年來,無錫外貿經營主體持續活躍,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突破1.3萬家。今年前8個月,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353.4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7.2%,高於全國、全省平均。一條條持續上揚的曲線,折射出無錫強大的開放磁力與發展韌性。

  「走出去」生機勃勃,「請進來」同樣碩果累累。「去年,我們投資10億元啟動高速率光收發模塊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950萬件高速率光收發模塊,目前已基本完成項目增產建設。」菲尼薩光電通訊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月,企業又新申請了800萬件800G光模塊增產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約5億元。優越的營商環境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投項目、擴產能。截至目前,無錫已集聚外資企業超7200家,四分之一的世界500強企業投資近250個項目。今年1—7月,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居全省第二,佔比提升至18.4%。外資企業在此紮根生長,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擴容升級

  平臺載體能級持續提升

  開放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能級平臺的支撐。在無錫高新區綜合保税區,捷普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的全球維修中心格外引人注目。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的通信基站信號單元在此檢修、更換、驗證,「保税+維修」業務為企業帶來1500萬美元的年營收額。

  這一幕不只存在於捷普電子,綜保區持續拓展的「保税+全球檢測維修」新業態,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待修設備漂洋過海,選擇無錫作為維修基地。在綜保區內,送修的設備從進區、檢測、維修到返運,中間免徵關税,通關手續也大幅簡化,配套的倉儲、物流和信息化監管服務進一步為客户節約了成本。2024年,無錫高新區綜保區保税維修一線進出口值9.4億元,同比增長207%。

  依託獨特的政策、功能和區位優勢,近年來,無錫高新區綜保區不斷拓展保税功能,培育業態發展新動能,形成了以集成電路、電子信息、光電通訊為主導,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物流分撥、檢測維修等為配套的產業發展新格局。2024年,無錫高新區綜保區完成進出口總額1740.4億元,同比增長24.3%,以全市 0.05%的土地面積,貢獻了22.6%的進出口總額;作為無錫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集聚了SK海力士、村田電子、希捷國際等70余家註冊企業,累計吸引外商投資238億美元。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批覆同意無錫高新區綜保區擴容,將規劃調整設立新片區1.11平方公里。「利用綜合保税區參與到全球各個高科技行業中,這纔是最本質的作用。」無錫高新區綜保區管理局局長王里成表示,「擴容」后的無錫高新區綜保區,將充分發揮「保税、免税、退税」政策疊加優勢,重點承接全球高端要素資源,高標準打造長三角對外開放示範窗口。

 主動轉型

  錫企「出海」內生動力強勁

  對外開放不僅需要外部環境的「風力」、開放樞紐的「活力」,更要依靠企業自身的「動力」。

  在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不同造型、用途的電動車「齊聚一堂」,讓人眼花繚亂。超長壽命的TTFAR常青藤石墨烯鉛酸電池,充放電循環次數超千次;一鍵開合的SOLO摺疊機器人,可適應歐美等地區狹窄的城鎮道路和鄉村道路,滿足短途出行需求;安全便捷、即換即行的電動車「充電寶」鈉電換電櫃,更好地解決了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地區充電樁設施覆蓋面小、電動車電池續航差等問題……本土化的產品策略,推動「無錫產」電動車駛向全球市場。今年上半年,雅迪海外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40%。

  2024年起,雅迪從傳統的「做貿易」逐漸轉向「做品牌」,重點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針對當地需求開展產品研發,打響品牌海外知名度。截至目前,企業設有越南、印尼、泰國、墨西哥四家海外基地,產品出口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終端門店數量超4萬家。「以往,產品出海遵循的是‘有什麼賣什麼’的原則,如今,企業必須適應各地市場的特定需求,實施差異化銷售策略。」錫山區工信局副局長程宇峰説。

  主動性強,正是錫企在變幻的國際市場中保持穩健勢頭的關鍵。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興起,錫南科技積極佈局氫燃料動力、混動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目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銷售佔比約10%;捷普電子藉助「5G全連接工廠」打造高水準、智能化生產,推動產品附加值與交付效率「雙躍升」……一系列開放實踐表明,只有將政策機遇、平臺優勢與自主探索深度融合,才能在更高水平開放中贏得先機,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龔燕、實習生 陳歆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