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11:07
今日(9.18),受美降息25BP影響,港股科技強勢反攻,100%純度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大漲超2%衝擊十連漲,盤中成交額已逼近3億元!資金面上,盤中持續溢價,已連續6日獲資金青睞,累計淨流入近1.6億元,最新規模超41億元再創上市新高,同類持續領先!
恆生科技指數繼續飆升,續創近4年新高!同類唯一15BP最低檔管理費的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漲近2%衝擊十連漲,成交額已超5億元,近10日累計「吸金」超8600萬元,最新規模超72億元,再度刷新上市以來新高!基金融資余額繼續維持1.7億元以上高位!
消息面上,據報道,當地時間9月17日,美聯儲最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
點陣圖指引年內還有50bps降息符合預期,中信證券預計美聯儲將在10月和12月的議息會議上分別再次降息25bps。等到新任美聯儲主席的最終人選落地后,2026年利率路徑纔會更加清晰。(來源:中信證券20250918《美聯儲預防式降息如期落地》)
產業方面,阿里自研AI芯片在部分重要參數上比肩英偉達的H20芯片,並超過A800芯片。
截至10:25,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飄紅:華虹半導體漲超12%,中芯國際漲超8%,地平線機器人漲超7%,百度集團漲超5%,美團漲超3%,阿里巴巴漲超1%。
南向資金方面,近7日南向資金大舉流入港股科技龍頭,阿里巴巴以超302億港元位居淨買入榜首,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美團也位居南向資金近7日淨買入前十。
【美聯儲降息如何影響港股市場?】
中信證券指出,美聯儲歷次降息對港股的短期提振效應顯著,走勢層面,除2019年、2020年特殊情形外,降息后短期港股均表現較好,中長期需看降息是否有效拓寬了中國政策操作空間。本輪降息仍為預防式降息,美國就業降温但經濟韌性猶存,降息旨在應對潛在風險。短期科技、可選消費、醫藥等成長板塊有望受益,中長期若我國政策配合開啟中美同步寬松,或將同步帶來港股外資的流入。當前外資增配空間廣闊,在我國穩增長政策落地與基本面築底背景下,港股核心資產配置價值凸顯。
(來源:中信證券20250918《美聯儲降息如何影響港股市場?》)
東方財富證券覆盤2000年來5輪美聯儲降息后A股、港股整體市場和各板塊表現,總結認為預防式降息期間A股、港股總量維度受自身基本面影響表現不一,但結構上共同指向受益於低利率估值擴張的成長板塊和其他利率敏感型行業,且港股彈性更大。其進一步預計,具備景氣支撐和業績想象空間的AI算力/半導體,逐漸從「外賣戰」抽身走向AI敍事的恆生科技/港股互聯網都將有所表現。
(來源:東方財富證券20250914《新一輪降息預期與行業表現》)
【三大周期支撐:流動性周期+估值周期+盈利周期】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港股對A股的優勢正在凸顯。進入9月以后,A股進入整理期,波動逐步放大,而內外部資金對於港股的關注度正在提高,后續一段時間港股對A股的優勢正在凸顯,對港股整體行情看多。
外資不斷上調港股市場及中國資產,外資有望持續流入。南向資金方面,阿里巴巴在其超預期財報下,多日成為南向資金第一淨流入股票。同時或是受A股進入整理期,風險有所上升,自八月份南向資金整體流入開始加速。內外資有望持續流入港股。正處A股整理期,港股優勢凸顯,后續一段時間整體看多港股,可重點關注港股核心成長板塊,特別是互聯網、科技板塊。
本輪港股長周期大行情自去年四季度確立,當前走到中段左右,目前:
1)流動性周期已經大約走到中段,后續1-2年基調整體上寬松。美聯儲如期降息,后續港股宏觀流動性有望得到快速緩解,有利於港股估值回升。
2)估值周期,港股經歷3年弱行情后估值較低,目前連續修復一年多后估值來到中上分位。
3)盈利周期目前剛剛從底部回升。目前主要的盈利修復集中在結構性景氣板塊。據興業證券統計,2025Q2,港股主要指數中,恆生科技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速領先。恆生科技收入同比增速為14.43%,淨利潤同比增速為16.18%。
資訊科技業2025Q2淨利潤單季度同比增速為29.67%,高於Q1的26.76%。ROE(TTM)較去年同期上升2.44pcts至13.18%。硬件部分,以聯想、小米為代表的資訊科技器材淨利潤單季度同比增速為68.15%,ROE(TTM)為13.65%,較去年同期提升5.36pcts。隨着大模型技術從「研發」走向「應用」,軟件服務行業業績向上、盈利能力提升。軟件服務淨利潤單季度同比增速回升至21.54%。細分行業中,1)以金山軟件、金蝶服務為代表的應用軟件淨利潤同比增速為47.59%,在Q1的45.92%高增速的基礎上繼續抬升;2)以網易為代表的遊戲軟件同比增速為27.36%;3)以騰訊控股、商湯為代表的數碼解決方案服務同比增速為19.59%。軟件服務各子行業盈利能力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
(來源:中信建投證券20250918《港股對A股的優勢正在凸顯》、興業證券20250917《Q2港股盈利能力改善,恆生科技增速領先》)
看好AI產業鏈顛覆性投資機遇,認準全市場費率最低檔的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恆生科技作為港股代表性核心旗艦指數,軟硬件兼備,綜合覆蓋科技各子板塊(芯片電子、製造型硬科技等),更全面覆蓋中國科技產業鏈,管理費僅為0.15%,較其他同類ETF顯著更低,也是全市場唯一的管理費僅15BP的恆生科技ETF基金!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還設有場外聯接基金(A類:013127;C類:013128)方便7*24申贖。
一鍵佈局港股科技,認準更「純」科技屬性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標的指數聚焦TMT行業,不含醫藥、家電、汽車,AI屬性更純!前十大成分股合計權重高達82%,龍頭含量更高!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還支持T+0交易、不佔用QDII額度,是投資港股科技賽道更為高效便捷的選擇,一鍵輕松勾勒精華版的「科技版圖」!
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以下優勢值得關注:1)相比港股科技板塊其他指數,無醫藥下跌影響!;2)相比港股互聯網,受外賣拖累更小!且納入國產算力等優質硬件!3)標的指數在AI方面佔比更高,更契合當前科技行情!4)9月指數調倉中前十大權重新增地平線機器人-W,高科技屬性進一步提升!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上述基金均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