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8 09:52
美股最強50由財聯社和中文投資網聯合打造,我們未來會定期披露一支股票,並實時追蹤。旨在為投資人篩選出美股里同時兼具穩定和成長的強基本面股票,結合技術圖形和AI算法,把握上漲趨勢。每期內容包含三部分:上周回顧與下周展望,最強50股研究報告,實盤交易匯總。想要獲得更多美股的及時分析報告與美股討論交流,請添加微信chinesefn2022諮詢。
欲瞭解美股最強50系列的過往報告,可點選美股最強50專題。
即便是最堅定的空頭也要承認,做空美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美股七巨頭輪番上漲推動三大指數不斷刷新歷史高點,繼續獎勵美股的堅定多頭,懲罰空頭。不過市場中也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那就是,一些被認為是二線AI巨頭的公司,憑藉漂亮的財報和非常具有想象空間的成長潛力,在近期嶄露頭角,成爲了投資者的新歡。
目前市場已經提前消化了本周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如果沒有更大的政策利好預期,美股有出現獲利了結行情的可能,因此,儘管科技股依然是美股上漲的主要動力,但是操作上投資者依然需要保持謹慎,整體上以較低倉位參與為宜。
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美股最強五十股——甲骨文(Oracle,ORCL.O)。
甲骨文過去長期被視為數據庫與企業軟件巨頭,在雲計算賽道中一度落后於AWS、Azure和Google Cloud。然而,2026財年Q1的業績徹底改寫了市場對甲骨文的印象:憑藉數據庫積累、企業客户深度綁定,以及AI驅動的雲需求,甲骨文正在從「追隨者」轉型為「AI雲計算的重要基礎設施提供商」。
財報發佈當日,受益於AI雲業務的利好消息,甲骨文股價一度衝高至345.72美元,市值直逼萬億美元關口。但隨着市場情緒回落與部分資金獲利了結,股價很快回調至292美元附近。這種劇烈的波動,折射出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的複雜心態:一方面,剩余履約義務(RPO)的爆炸式增長以及與OpenAI的超大規模合約,為甲骨文在AI時代奠定了巨大的成長想象空間;另一方面,高估值與業績兑現周期偏長,也讓短線資金選擇暫時離場。
暴漲與急跌過后,甲骨文已然站在新的分水嶺。接下來,究竟是繼續高歌猛進,還是進入消化整理?今天,我們將帶來對甲骨文的全方位深度解析,看看在現階段,這隻AI雲賽道的重量級選手是否依舊值得追隨。
【公司簡介】
甲骨文成立於1977年,是全球領先的企業級軟件與雲計算公司。公司最初以數據庫管理系統起家,憑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廣泛的企業客户羣,長期穩居全球數據庫市場的霸主地位。隨着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甲骨文正在加速轉型,試圖將自身打造為數據庫+雲基礎設施+應用軟件+ AI服務的全方位平臺型企業。
業務板塊包括:
1. 數據庫及中間件
甲骨文的核心競爭力依舊在於數據庫業務,其產品覆蓋Oracle Database、Middleware等,為企業級客户提供穩定、安全、高效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近年來,公司將數據庫能力與人工智能結合,推出Oracle AI Database,支持客户在數據庫內直接調用Google Gemini、OpenAI ChatGPT、xAI Grok等大模型,實現數據與AI的深度融合。這不僅提升了客户的使用便利性,也加固了甲骨文在數據層面的技術壁壘。
2. 應用軟件(SaaS)
甲骨文在企業應用領域也有完整的產品佈局,包括ERP、HCM、CRM等SaaS 產品。其中,Fusion Cloud ERP在Q1實現10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17%。得益於甲骨文在全球大型企業客户中的長期積累,這一板塊擁有較強的粘性和穩定的經常性收入,為公司貢獻了長期的現金流。
3. 雲基礎設施(OCI,IaaS)
OCI是當前Oracle增速最快的業務,也是公司戰略轉型的核心。Q1雲基礎設施收入達到33億美元,同比增長55%;整體雲業務(IaaS+SaaS)收入72億美元,同比增長28%。管理層預計FY26 OCI收入將達到180億美元,並在未來四年擴張至1440億美元。公司還計劃將全球多雲數據中心從37個擴展 71 個,以滿足激增的AI訓練和推理需求。
4. 硬件與支持服務
雖然硬件與傳統支持業務在營收中的佔比已逐步下降,但仍為部分客户提供必要的IT設備和技術支持,確保整體生態的穩定運行。
【強勢理由】
1.RPO暴增,鎖定未來增長確定性
甲骨文在2026財年Q1的最大亮點,就是剩余履約義務(RPO)高達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環比增加3170億美元,堪稱歷史性突破。其中,雲業務RPO更是接近500%增長,遠超此前市場對「二線雲廠商」的預期。
RPO是一個核心指標,它代表公司已簽訂但尚未確認的未來收入。換句話説,這些訂單就是未來幾年甲骨文確定能兑現的營收。管理層更是預計RPO很快將突破5000億美元,這意味着未來3-5年的增長已經被提前寫入「訂單簿」。在AI基建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能在早期鎖定超長期合同,對於甲骨文來説無異於贏得了時間窗口和資金安全墊。
2.重磅客户合同,AI 賽道深度綁定
RPO的激增背后,是一系列重量級客户的加持。公司CEO Safra Catz在電話會議中提到,甲骨文已獲得OpenAI、xAI、Meta、英偉達、AMD 等AI龍頭的訂單支持。
其中,最引爆市場的無疑是OpenAI與甲骨文簽署的3000億美元雲計算合約,預計從2027年開始執行,為期五年。這筆訂單被華爾街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雲合同」。在AI模型訓練與推理對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長的時代,能拿下OpenAI這樣的頭部客户,不僅保證了收入,更讓甲骨文直接站在AI產業鏈的核心位置。
此外,公司還透露已與至少三家客户簽署了四份「數十億美元」規模的合同,説明收入來源並非完全依賴OpenAI,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風險。這些客户的背書,對甲骨文的品牌與市場地位起到了放大效應。
3.雲基礎設施(OCI)高速增長,未來路徑清晰
雲計算是甲骨文轉型的核心,其中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的表現尤為亮眼。2026財年Q1,OCI收入33億美元,同比大增55%,整體雲業務(IaaS+SaaS)收入72 億美元,同比增長28%。
更重要的是,甲骨文直接給出了五年增長路徑:
FY26:180 億美元
FY27:320 億美元
FY28:730 億美元
FY29:1140 億美元
FY30:1440 億美元
這種罕見的五年預測並非「畫餅」,而是以RPO已簽訂單為支撐的「可見性增長」。對比AWS、Azure,甲骨文起點雖低(市佔率僅 2-3%),但正因為基數小,成長空間反而更大。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OCI 有望成為甲骨文最主要的增長引擎,幫助公司從「二線廠商」晉升爲 AI 雲基礎設施的重要力量。
4. 多雲戰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激烈的雲計算市場,甲骨文選擇了一條差異化道路:多雲戰略。與AWS、Azure 等競爭對手不同,甲骨文沒有試圖「獨佔」客户,而是開放其數據庫和服務與其他雲廠商互通。Q1財報顯示,來自多雲數據庫的收入同比暴增1529%。
這對企業客户來説極具吸引力——他們不必擔心被鎖死在某一家雲平臺,可以靈活分配算力資源。對甲骨文來説,這種戰略不僅擴大了潛在客户羣,還避免了與 AWS、Azure 的正面衝突,走出了一條「合作+競爭」的獨特路徑。多雲戰略正逐漸成為甲骨文在雲市場中的殺手鐗。
5. AI Database,延伸護城河的獨特武器
數據庫是甲骨文的根基,而在AI時代,甲骨文將數據庫與大模型直接結合,推出 AI Database。這讓企業客户無需額外遷移數據,就能在數據庫內部直接調用Google Gemini、OpenAI ChatGPT、xAI Grok等模型,實現數據向量化和智能分析。
這背后的邏輯是:AI的價值取決於數據,而企業最核心的數據往往存儲在甲骨文數據庫中。通過嵌入AI功能,甲骨文不僅讓數據庫成為AI應用的天然入口,還提升了客户的粘性和遷移成本。換句話説,甲骨文不只是「賣算力」,而是在數據庫層面為AI打造一個高壁壘的「護城河」。
6. 高強度資本開支,押注AI基建未來
爲了滿足爆炸性的AI雲需求,甲骨文在資本開支上也展現出激進姿態。公司預計FY26 CapEx將達350億美元,遠高於FY25水平,主要投入新建數據中心和AI優化設備。
與傳統的地產投資不同,甲骨文的CapEx大多直接投向收入生成型設備,這意味着投入能在未來幾年直接轉化為營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的CapEx 增速甚至超過了AWS和Azure,這表明其正以「后來者」姿態全力追趕,試圖在AI基建黃金期迅速縮小差距。
【財務表現】
1.營收表現
2025財年Q1(截至8月)營收為1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2%,創下近九個季度以來的最佳增速。
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該板塊營收72億美元,同比大增28%。
傳統數據庫與應用軟件業務保持穩定,繼續提供現金流支持。
2.盈利情況
Q1 EPS略低於市場預期,但市場焦點已轉向RPO和長期指引。
毛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但隨着CapEx投入加大,短期盈利能力承壓。
3.現金流與資本開支
2026財年Q1自由現金流為-59億美元,明顯為負,主要因大規模資本支出(CapEx)用於數據中心擴建。
甲骨文預計2026財年CapEx將高達35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5%,集中投向AI算力基礎設施。
長期來看,隨着訂單逐步兑現,自由現金流有望在FY27轉正。
【估值分析】
在2026財年Q1財報發佈后,受RPO暴增與AI合同刺激,甲骨文股價曾單日暴漲41%,最高一度觸及345美元,創下自1992年以來的最大漲幅。市值瞬間逼近萬億美元關口,一度進入美股市值前十。
然而在獲利回吐和市場質疑聲下,股價很快回落至292美元附近,波動幅度極大,顯示市場對其長期前景充滿期待,但短期信心並不穩固。
當前估值水平
動態市盈率:約 40.8 倍,高於AWS母公司亞馬遜(30.4 倍)、微軟(27.5 倍)等一線雲巨頭。
EV/EBITDA:甲骨文目前約在33倍TTM水平,顯著高於同行的平均區間(20-25 倍)。
從相對估值看,甲骨文已被市場給予「AI概念溢價」,但這也意味着一旦訂單兑現速度低於預期,估值將面臨較大回調壓力。
【機構評級】
隨着甲骨文RPO暴增和AI合同落地,多數機構選擇上調評級和目標價。尤其是花旗、美銀、BMO等重量級投行,紛紛轉向看多,並把目標價推高至 345-410美元區間。這表明華爾街整體對甲骨文的AI轉型前景充滿信心。
不過也有機構維持中性立場,主要擔憂在於客户集中度和估值過高問題。
中文投資網首席分析師Brant觀點
甲骨文最新發布的財報非常炸裂,這也反映了人工智能帶來的無限前景。雖然該公司與Openai的訂單依然存疑,但是切實的業績增長以及在未來參與Tik Tok交易的預期使得投資者繼續將該股視為一個不容錯過的投資目標。我們認為,該公司未來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短期漲勢已經基本反映了近期利好的影響,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入場點,但是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説依然可以考慮分批做多。
本周美聯儲利率決議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已經基本在市場中得到反映,因此本周需要密切觀察美聯儲利率決議后的市場走勢,畢竟從4月至今美股走勢一直非常強,並沒有像樣的回調,因此如果這一重要時間節點美股迎來調整的話,其回調空間可能也會比較大。
整體上,我們維持對美股逢低做多的觀點,雖然傳統的AI龍頭英偉達已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新的競爭對手的挑戰,但是這也反映了AI惠及面正在逐漸擴大的現實,隨着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擁抱AI並從這一浪潮中受益,人工智能投資的前景也將越來越美好。如果大家對美股感興趣,歡迎添加微信brant0402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