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芯片股爆發,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大漲,港股科技50ETF漲超1%

2025-09-18 10:36

9月18日,港股芯片股集體走強,華虹半導體(01347.HK)漲超10%,ASMPT(00522.HK)漲超8%,中芯國際(00981.HK)漲超5%,互聯網、汽車跟漲,百度集團-SW(09888.HK)、美團-W、蔚來-SW(09866.HK)長城汽車(02333.HK)、比亞迪(01211.HK)股份漲幅居前。

港股科技50ETF(159750)漲1.07%,成交超1.4億元,續創上市新高。行情數據顯示,盤中獲資淨流入約5700萬元,近4個交易日獲資金連續淨流入近1億元。

港股科技股當前迎多因素共振。

第一,美聯儲降息或是推動市場上漲的重要因素。當地時間9月17日,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符合預期,利率路徑「點陣圖」還暗示,今年余下時間可能再實施兩次降息。

中信證券跟蹤發現,在美聯儲降息的宏觀背景下,主動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資產。目前港股市場投資者結構中,外資佔比從低位略有回暖,目前佔比在66%的水平,對比外資佔港股投資比例2022年79%的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第二,AI突破成重要推動力,標誌大型科技股從「外賣內卷」迴歸AI敍事。

以近期領漲互聯網的百度集團為例,該公司崑崙部門已獲得十億級AI服務器訂單,合同價值超過競爭對手。高盛集團分析師發佈報告稱,百度最新AI模型文心一言X1.1展現出「顯著進步,甚至超越深度求索模型。

同時,中國科技巨頭正在人工智能領域大舉支出。根據彭博行業研究報告,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百度和京東等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總資本支出在2025年將達到320億美元。

第三,港股科技股中報業績增速明顯。

2025年第二季度,恆生指數與恆生科技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45%和14.43%,淨利潤增速則呈現分化,恆生指數同比下降1.12%,恆生科技則同比增長16.18%。

從盈利能力來看,恆生科技的ROE同比提升最為顯著,上升3.04個百分點至13.5%;恆生指數、恆生綜合指數及非金融板塊的ROE同比增幅相對平穩,分別提高0.19、0.21和0.18個百分點。

行業方面,資訊科技業在第二季度表現突出,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9.67%,增速高於第一季度的26.76%。其滾動ROE(ROE-TTM)同比上升2.44個百分點,達到13.18%。

來源:興業證券

第四,港股估值性價比更為顯著。

截至最新,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蹤的港股科技指數估值24.11倍PE-TTM,處於14%歷史分位數,也即是説,比歷史上86%的時間都「更便宜」。

橫向對比全球主要市場科技指數,港股科技指數估值顯著低於納斯達克指數(42.97x)、創業板指(43.01x),在全球科技資產中性價比顯著。

招商證券指出,短期看,港股市場仍然主要是依靠流動性驅動,內外流動性充裕港股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9月制約流動性因素有所緩解:1、美聯儲降息推進;2、香港市場資金面偏緊問題緩解;3、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市場;4、中報「靴子落地」,盈利擔憂利空出盡。中長期來看,隨着供需格局改善,經濟企穩回升,可能將迎來需求景氣拐點,上市公司的盈利也有望底部反轉。港股作為全球估值窪地,估值修復空間很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