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三問指數投資「撞上」藥捷安康閃崩

2025-09-18 03:32

  近日,港股公司藥捷安康-B股價出現罕見波動,尤其是9月16日盤中最高上漲63.73%,隨后上演高臺跳水,最終收盤下跌53.73%。如此巨大的漲跌幅度,讓人瞠目結舌。事后,指數基金被認為是藥捷安康-B股價飆漲的推手,同時也被視為高位「接盤俠」,引發市場熱議。

  對於迅猛發展的中國指數基金來説,藥捷安康事件或許只是發展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但回顧該事件經過,確實有多個值得警示的地方。藥捷安康-B緣何快速納入指數?指數基金是否成了「接盤俠」?指數投資生態又該如何優化?

  指數基金的行穩致遠,仍需要行業進行更深刻的思考。

一問:

藥捷安康-B緣何快速納入指數?

  根據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編制方案,該指數從港股通標的中篩選符合以下條件的樣本股:最近一年無重大違規、財務報告無重大問題;最近一年經營無異常、無重大虧損;考察期內股價無異常波動;公司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葯研發、生產等領域,不含醫藥外包服務。此外,還要剔除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額低於1000萬港元的股票。然后,再按照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從高到低排序,選取前50只股票作為指數樣本股。

  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會對樣本股進行季度定期調整,最新實施日期為9月15日。儘管定期調整日已過去多日,但截至9月17日,國證指數中心官網仍未更新最新指數樣本詳情。不過,在相關ETF的申購贖回清單中已出現藥捷安康-B的身影。這就意味着,公司已經被納入該指數成分股。

  以目前規模最大的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葯ETF為例,在9月15日披露的申購贖回清單中,已包含藥捷安康-B。根據ETF基金披露的申購贖回清單推算,該基金藥捷安康-B持倉佔比約為2.6%。

  值得關注的是,藥捷安康-B於今年6月23日上市,到納入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時,上市時間僅有兩個多月。在上述指數編制方案中,大多要求是「最近一年」,該公司上市以來至8月底,股價漲幅接近2倍,在近期大漲前,其日均成交額也僅1000多萬元。有公募業內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分析,通常情況下,該股是通過快速通道納入指數成分股。

  「在上市時間僅有兩個多月的情況下,藥捷安康-B就被快速納入指數,而且上市前連續多年虧損,儘管創新葯行業有其自身特點,但如此短時間內就納入指數,審慎程度值得商榷。」滬上某基金研究人士表示。

二問:

指數基金是否成了「接盤俠」?

  業內人士分析,從藥捷安康-B股價和相關ETF的淨值表現看,可以看出部分ETF已經買入。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瞭解,指數基金的調倉時限,並沒有硬性的規定,爲了控制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基金經理通常會在指數臨近生效日進行調倉。如果生效日沒有完成調整,則可以接着調,但是這一過程一般不會拖太久,因為要跟上指數走勢,儘量減少跟蹤誤差。

  目前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的基金產品主要有4只ETF,包括匯添富基金、銀華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和鵬華基金旗下的港股通創新葯ETF。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收市,上述4只ETF規模合計達359.62億元。按樣本股權重推算,需買入藥捷安康-B的資金規模高達9.36億元。

  在近期大漲前,藥捷安康-B的日均成交量僅1000多萬元。如此巨大的被動資金買入,勢必對公司股價帶來推動作用。從歷史經驗看,部分資金常在指數基金調倉前提前佈局,待指數基金買入推高股價后賣出,這也是指數基金被稱為「接盤俠」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由於近日藥捷安康-B的股價暴漲,其在指數中的權重進一步上升。指數基金以緊跟指數為首要目標,這使得部分產品在調倉時面臨更大壓力,最終在追漲過程中成為「接盤俠」。

  在滬上某基金經理看來,不少套利機構會利用指數基金這種被動操作的機械特性,尋找套利機會。他們在相關公司股票被納入指數之前買入,尤其是這些標的在納入港股通之前買入。這些前期的操作推高了股價,而指數基金爲了跟蹤指數必須跟進買入,最后成為「接盤俠」。

  「不過,由於指數基金持倉是一籃子股票的組合,除非是權重很大的標的,一般個股對指數的影響相對有限。」上述基金經理説。

三問:

指數投資生態如何優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蓬勃發展的中國指數基金行業而言,藥捷安康事件或許只是發展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但依然有值得警示的地方:

  從指數編制角度看,需更加審慎合理。根據編制方案,標的公司需滿足諸多「最近一年」的條件,但如果上市公司股票選擇快捷通道納入,公司質地必須要好,上市之后也要有良好的流動性,否則就要考察更長時間,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公司更應如此。

  此外,在納入相關指數時,還要充分考慮到掛鉤相關指數的產品總規模。對於日均成交量1000多萬元的公司,在被動基金規模高達數百億元的背景下,需要充分考慮潛在的短期交易衝擊。

  「相關成分股的調整,應放在中國ETF規模快速擴張的背景下審慎決策,不能囿於刻板規則進行機械調整,而應結合現實發展情況,與時俱進持續優化。」華南某指數基金經理表示。

  然而,實際操作中影響指數編制的因素很多,難以兼顧所有方面,往往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投資的世界里,風險與收益常如孿生兄弟,這也體現在收益鋭度與波動幅度的對立上。

  此外,基金公司也應加強與指數編制公司的溝通,及時反饋問題,共同優化指數編制規則。

  有基金經理表示,在面對走勢不同尋常的標的時,基金經理既要保持對指數的及時跟蹤,也要看到成分股的演繹情況,一旦過度追求實現短期目標,可能會失去對長期目標的關注。正所謂「蹄疾步穩以致遠」。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