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晨會聚焦250917

2025-09-17 09: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年中報計算機板塊收入同比增長,淨利潤顯著改善。以申萬計算機板塊為例,1)在營收層面,計算機板塊的25H1營業收入合計爲6120億元,同比增長10.9%;分季度看,計算機板塊25Q2營業收入合計爲3300億元,同比增長7.5%,環比增長17.0%。2)在歸母淨利潤層面,計算機板塊25H1歸母淨利潤合計爲128億元,同比增長41.9%;分季度看,計算機板塊25Q2歸母淨利潤合計105億元,同比增長20.0%,環比增長顯著。行業呈現出「營收穩健增長,盈利強勁修復」的良好態勢。

計算機板塊盈利能力環比改善,期間費用率環比下降。25H1計算機板塊毛利率為23.25%,環比+1.05pct;實現淨利率2.23%,環比+1.54pct。25H1計算機板塊期間費用率為21.2%,較Q1下降1.01pct;其中25H1銷售、管理、財務、研發費用率依次為7.36%、5.02%、0.02%、8.80%,分別較Q1變動-0.24pct、-0.27pct、+0.03pct、-0.53pct。

海外大廠業績同比增長,資本開支持續上行。從業績來看,25Q2海外大廠穩步增長,微軟、谷歌、Meta、亞馬遜收入、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從資本開支來看,25Q2,微軟、谷歌、Meta、亞馬遜四大雲巨頭資本開支顯著增長,合計879.4億美元,與上季度相比,四家公司資本開支均出現顯著增長,微軟、谷歌、Meta、亞馬遜資本開支分別為242億美元、224億美元、170億美元、314億美元,分別同比+27%、+70%、+101%、+91%。

風險提示:國產大模型發展不及預期;國產AI應用發展不及預期;國產算力芯片迭代放緩等。

證券分析師:熊莉(S0980519030002);

艾憲(S0980524090001);

庫宏垚(S0980520010001);

聯繫人:雲夢澤、藺亞嬰、侯睿

傳媒行業中期業績回顧與展望:遊戲新品周期持續,把握影視與AI應用底部機會

上半年年業績回顧:淨利潤顯著回暖。1)2025年上半年A股傳媒板塊(申萬傳媒行業分類,下同)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549億元、歸母淨利潤2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6%、28.70%;營收相比上年同期小幅回暖向上、淨利潤顯著改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於去年同期較低的基數效應,另一方面在於費用端的顯著下降(管理費用率/所得税等);2)板塊毛利率穩中有升,同比提升0.9個百分點至32.90%;淨利率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至8.65%;管理費用率保持穩定,管理費用率7.20%、與上年有所下降;銷售費用率同比略提升0.59個百分點至13.27%;25年所得税率恢復正常,上半年整體税率約為11%,與之前基本相當;具體來看,子版塊中出版(25%到2%)、數字媒體(17%到-28%)所得税率影響最為顯著;3)子板塊來看,遊戲、影視行業實現歸母淨利潤高增長,數字媒體與電視廣播下滑顯著。

2025年Q2業績延續Q1趨勢持續向上。1)25年Q2A股傳媒板塊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291億元、歸母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9%、19.53%,歸母淨利潤在經歷了24年Q1以來的連續4個季度下滑后顯著轉正向上;營收亦從24年Q3以來的持續下滑后拐點温和向上;主要得益於遊戲板塊在新遊帶動下淨利潤同比大幅改善、出版行業所得税優惠延續之后淨利潤同比轉正;2)毛利率穩中有升,同比提升0.62個百分點至32.49%;淨利率同比提升1.35個百分點至8.44%;管理費用率保持穩定,管理費用率7.10%、與上年基本一致;銷售費用率同比提升0.91個百分點至13.45%;3)增速上來看,遊戲、出版實現正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04.47%、5.66%,其他行業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子行業表現:遊戲行業實現高增長,關注影視板塊底部反轉可能。1)25年Q2A股傳媒遊戲板塊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歸母淨利潤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40%、104.47%;歸母淨利潤增速從25年Q1以來轉正並呈現加速向上;營收亦持續拐點向上;主要得益於部分上市公司新品表現優異(如世紀華通等);趨勢上來看,遊戲行業頭部公司具備新品驅動的業績與估值持續上修可能,重點關注遊戲新品表現;2)受Q2電影票房市場趨冷影響, 25年Q2A股影視院線板塊上市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55.7億元、歸母淨利潤-5.92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1.7%、70.3%;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實施《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 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干舉措》,其中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嚴格限制古裝劇數量」「抓好紀錄片精品製作」「大力支持精品優秀動畫片」等21條改革措施;有望帶動內容供給端持續改善、從而逐步帶動需求端回暖,影視內容行業底部反轉有望.

風險提示:業績低於預期、技術進步低於預期、監管政策風險等。

證券分析師:張衡(S0980517060002);

陳瑤蓉(S0980523100001)

化工行業專題:乙烯行業專題-海外裝置競爭力下降,中國產能迎發展機遇

乙烯為石化產業鏈基石。乙烯作為重要基礎化工原料,衍生物產品種類眾多,廣泛應用於包裝、農業、建築、紡織、電子電器、汽車等領域。乙烯產業鏈的上游原料主要包括石腦油、乙烷、煤炭等。下游衍生產品中聚乙烯佔比最大,此外還包括乙二醇、苯乙烯等,這些產品進一步加工后用於製造塑料、合成纖維、橡膠等材料。2022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乙烯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消費國。據Precedence Research數據,2024年全球乙烯市場規模為1462.2億美元,預計2025-2034年全球乙烯市場規模CAGR約5.68%。

價格開工率雙低,多裝置面臨退出風險,乙烯周期底部顯現。近兩年全球乙烯平均開工率約八成,平均投資回報率為負值,以及國際乙烯價格均處於相對低位。近期歐洲與韓國乙烯產業正經歷密集的裝置退出潮,歐洲預計到2027年底將永久失去460萬噸乙烯產能;韓國則啟動產業重組,十家頭部企業同意削減25%石腦油裂解產能。

油價中高位運行,乙烷及煤制烯烴存優勢。全球乙烯原料呈現輕質化與多元化趨勢,乙烷等輕烴佔比持續提升,石腦油主導地位弱化。中東與北美地區憑藉原料端優勢,在乙烯現金生產成本上具備突出競爭力,而西歐、中國等地區的乙烯生產多依賴石腦油或混合進料,受原油價格影響,現金生產成本顯著高於中東和北美。歐洲乙烯產業受高成本與需求低迷雙重衝擊,產能優化與原料轉型並行;日本通過企業深度重組強化競爭力;北美乙烯擴能進入階段性放緩;中東乙烯產能保持穩定,乙烷定價優勢支撐其出口競爭力。

東北亞乙烯及衍生物仍依賴進口。乙烯因高揮發、高運輸成本單體貿易佔比低,衍生物貿易成流向核心體現。本文中使用乙烯單體及三種主要衍生物的貿易量對應的乙烯當量總和作為總乙烯當量,結果顯示北美、中東淨出口量領先,東北亞淨進口量最大,對應東北亞地區乙烯鏈產品仍供不應求。

到2030年前,中印為乙烯產能擴張主力。Global Data表示,在2022-2030年全球乙烯產能擴張周期中,亞洲新建和擴建項目的乙烯總產能超過6000萬噸,貢獻全球60%的新增產能份額,其中又以中國與印度為主。中國乙烯原料以石腦油為主,煤/甲醇制烯烴與輕烴裂解工藝互補,煤制烯烴憑藉資源稟賦、技術突破與產業鏈韌性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原料輕質化進程加速。

風險提示: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安全風險,政策風險,資源風險,產能過剩風險,財務風險等。

證券分析師:楊林(S0980520120002);

余雙雨(S0980523120001)

電子行業周報:半導體自主可控再成焦點,繼續推薦模擬、存儲及算力ASIC

半導體自主可控再成焦點,繼續推薦模擬、存儲及算力ASIC。過去一周上證上漲1.52%,電子上漲6.15%,子行業中元件上漲11.33%,光學光電子上漲0.85%。同期恆生科技、費城半導體、臺灣資訊科技分別上漲5.31%、4.17%、6.05%。繼北美算力產業鏈高速增長的業績兑現催化主線行情之后,半導體在臺積電上修年度業績指引、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在法説會上對未來訂單及景氣樂觀展望的背景下,迎來板塊性快速上漲行情,此前我們一直重點推薦的模擬(對美反傾銷)和存儲(漲價)近期均迎來較大行情催化,半導體自主可控再度成為市場焦點。與此同時,Deepseek、阿里先后表態對國產算力的適配力度和採購比重都有所加大,而國內先進製程的配套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本土算力鏈正經歷戴維斯雙擊。

商務部對美產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調查,推薦模擬芯片和晶圓代工板塊。商務部9月13日公佈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傾銷調查期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調查自2025年9月13日起開始,通常應在2026年9月13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6個月;調查產品為使用40nm及以上工藝製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柵極驅動芯片。

存儲價格有望開啟新一輪漲價,看好存儲回暖趨勢與國產化機遇。9月11日美光向渠道發出通知:所有DDR4、DDR5、LPDDR4、LPDDR5等存儲產品停止報價,協議客户價格取消,預計所有產品停止報價一周,價格有望調漲。據TrendForce,2Q25由於供應收緊和需求回升,NAND Flash晶圓價格環比增長10%至15%,而客户端SSD價格上漲3%至8%,儘管如此,原廠業績仍處於近六個季度的較低水平,部分應用市場未達盈利水平;進入4Q25,隨着手機旺季及企業級需求增加,存儲有望迎來新一輪漲價。

阿里百度自研算力芯片,國產模型訓練逐漸脱鈎海外。據外媒報道,阿里巴巴、百度已開始採用內部自主設計的芯片訓練AI大模型。阿里巴巴在最新一期財報交流會中提到,面對全球AI芯片供應及政策變化,公司準備「后備方案」。而百度旗下崑崙芯P800也同時在被內部和外部客户採用,在中國移動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計算設備(推理型)集中採購項目中,基於崑崙芯的AI服務器產品,在3個標包中,分別拿下70%/70%/100%的份額,均排名第一,中標訂單規模達十億級。

甲骨文上調雲基礎設施收入預期,持續看好AI基建及算力需求。甲骨文FY1Q26雲基礎設施營收33億美元,同比增長55%。公司表示由於人工智能公司對其雲服務需求不斷增長,預計FY26雲基礎設施營收將大增77%至180億美元,並預測未來四年營收將遠超市場預期。公司積極投資建設數據中心,已與OpenAI、Meta、英偉達簽署雲服務合同,並預計FY26資本支出約為350億美元,主要用於提升雲計算基礎設施和技術研發能力。

蘋果舉辦秋季發佈會,耳機和手機均迎來顯著更新。全新的AirPods Pro3不僅尺寸縮小、降噪升級、續航提升,還在Apple Intelligence驅動下可實現手勢啟動實時翻譯功能,並加入了心率傳感器實現體能監測,且價格並未提升。iPhone方面蘋果取消了之前的Plus款,新增了超薄Air款,使用eSIM卡,持握體驗反饋良好。17 Pro採用鋁金屬一體成型機身,首次加入VC均熱板。17系列的其他產品也是性能提升基礎上均未漲價。看好蘋果穩步推進Apple intelligence重構終端硬件交互,建議關注果鏈廠商。

TCL華星擬投建第8.6代印刷OLED產線。9月12日TCL華星公告與廣州政府、廣州經開區管委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擬共同出資於廣州市建設一條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約2.25萬片的8.6代印刷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t8項目),主要產品為平板、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預計總投資額約295億元。截至目前,全球已有4條8.6代OLED產線,包括三星顯示、京東方、維信諾、TCL華星,隨着高世代OLED產線在2026年陸續量產,全球顯示行業競爭格局將進一步重塑。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證券分析師:胡劍(S0980521080001);

胡慧(S0980521080002);

葉子(S0980522100003);

詹瀏洋(S0980524060001);

張大為(S0980524100002);

李書穎(S0980524090005);

連欣然(S0980525080004)

高瀾股份(300499.SZ) 深度報告:特高壓純水冷卻設備龍頭,數據中心液冷打造第二成長曲線

公司系特高壓純水冷卻設備龍頭,客户覆蓋各應用領域龍頭。公司專注熱管理技術二十余年,主營液冷設備,業務主要分為大功率電力電子熱管理產品(主要應用於特高壓、大功率等行業)和高功率密度熱管理產品(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儲能等行業)。熱管理產品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認定。公司客户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許繼電氣特變電工東方電氣寧德時代、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萬國數據、浪潮、中興、GE、Siemens、ABB 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公司工業熱管理技術領先,充分受益國內特高壓景氣上行及海外訂單突破。電力需求不斷增長帶動電網改造升級需求,「十四五」特高壓建設進度后移拉長整體景氣周期。「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建設38條特高壓線路,2021-2022年僅覈准開工4條,2025年特高壓建設提速。海外沙特到2030年擬建7條柔直輸電線路,公司已中標2條價值量不低於5億元。受益國內外電力系統建設景氣上行,公司在手訂單從2024年6月30號的5.62億元增長至2025年6月30號的11.39億元。

液冷作為數據中心温控必選項將持續高增,公司覆蓋頭部客户並積極出海有望同步放量。AI基建帶動服務器需求快速增長,算力中心液冷市場同步爆發,據Markets and Markets數據,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液冷市場規模達28.4億美元,到2032年市場規模將達211.4億美元,2025-2030年複合增速達33.21%。公司可提供液冷板、流體連接部件、CDU、TANK、換熱單元等核心部件,並形成了冷板液冷和浸沒式液冷整體解決方案,浸沒式液冷達國際先進水平。經過多年積累數據中心領域已與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萬國數據、浪潮等頭部企業形成穩定合作關係,同時設立新加坡、美國子公司承接海外服務器液冷需求,公司高功率密度業務收入已從2023年的1.88億元增長2024年的3.28億元,后續有望充分受益數據中心液冷加速應用趨勢。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下游客户突破不及預期;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的風險。

證券分析師:吳雙(S0980519120001);

聯繫人:張宇翔

金融工程日報:滬指衝高回落,創業板指走強

市場表現:20250915 規模指數中滬深300指數表現較好,板塊指數中創業板指表現較好,風格指數中滬深300成長指數表現較好。電新、汽車、農林牧漁、傳媒、煤炭行業表現較好,通信、國防軍工、綜合、銀行、有色金屬行業表現較差。高送轉、遊戲出海、量子材料、CRO、大豆等概念表現較好,快手平臺、鎢礦、小紅書平臺、光纖、網絡可視化等概念表現較差。

市場情緒:20250915 收盤時有82只股票漲停,有13只股票跌停。昨日漲停股票今日收盤收益為1.35%,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盤收益為-1.68%。今日封板率67%,較前日下降6%,連板率20%,較前日下降1%。

市場資金流向:截至 20250915 兩融余額為23700億元,其中融資余額23533億元,融券余額167億元。兩融余額佔流通市值比重為2.5%,兩融交易佔市場成交額比重為11.6%。

折溢價:20250912當日ETF溢價較多的是創新100ETF,ETF折價較多的是科創AIETF鵬華。近半年以來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金額達到15億元,20250912當日大宗交易成交金額為69億元,創近半年來新高,近半年以來平均折價率6.05%,當日折價率為0.83%。近一年以來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的年化貼水率中位數分別為0.21%、2.22%、9.51%、11.77%,當日上證5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年化貼水率為0.45%,處於近一年來47%分位點,當日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年化貼水率為7.25%,處於近一年來24%分位點;當日中證5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年化貼水率為20.28%,處於近一年來11%分位點;當日中證10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年化貼水率為39.59%,處於近一年來2%分位點。

機構關注與龍虎榜:近一周內調研機構較多的股票是晶盛機電羅博特科齊魯銀行中航西飛安集科技長高電新南網儲能上海新陽(維權)等,晶盛機電被122家機構調研。20250915披露龍虎榜數據中,機構專用席位淨流入前十的股票是劍橋科技星輝娛樂豪恩汽電福瑞股份中一科技珠海中富等,機構專用席位淨流出前十的股票是濰柴重機聖邦股份尚太科技天際股份振德醫療匯綠生態天賜材料浩物股份通源石油上海建工福星股份中大力德紫天退(維權)天宏鋰電等。陸股通淨流入前十的股票是劍橋科技、淳中科技、尚太科技、天賜材料、榮聯科技(維權)三江購物、福瑞股份、豪恩汽電、美邦服飾、中大力德等,陸股通淨流出前十的股票是吉視傳媒、匯綠生態、濰柴重機、蘇寧環球春興精工香江控股、聖邦股份、上海建工、振德醫療、冠豪高新等。

風險提示:市場環境變動風險;本報告基於歷史客觀數據統計,不構成投資建議。

證券分析師:張欣慰(S0980520060001);

聯繫人:李子靖

研報精選:近期公司深度報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