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管理軟件「AI+」時代差異化突圍,鼎捷數智的陽謀

2025-09-17 11:58

2025年毫無疑問是Agent爆發年。

年初DeepSeek的橫空出世,把整個行業從「堆算力」的競爭帶入了「拼算法效率」的新紀元。AI的技術和價格門檻被一擊洞穿,大模型第一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技術底座」。由此引發的大模型在規劃、記憶、工具調用、行動四個維度的同時突破,也使Agent首次具備了端到端完成複雜業務流程的能力。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將其列為2025年關鍵新興技術之一,科技諮詢公司Gartner更將其評為2025年十大技術趨勢之首。這一質的飛躍直接將千行百業捲進了新的變革洪流之中,尤其是那些傳統管理軟件的大廠們。

根據Gartner測算,2024年僅約1%的企業軟件內置AI智能體功能,但到2028年,這一比例有望飆升至33%,屆時約15%的日常業務決策將可由AI自動完成。高盛預測,到2030年,AI智能體將創造約7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其中相當一部分來源於效率提升。ERP、OA這些企業管理軟件本就是企業數據與人、財、物的總入口,一旦Agent實現了對企業管理軟件的升級,入口優勢將被進一步放大,甚至可能顛覆現有的SaaS市場格局。可以説Agent這一「入口」將掌握未來20年企業操作系統的定義權。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內頭部管理軟件企業們紛紛不遺余力地佈局「AI+管理軟件」,基於各自戰略稟賦,在平臺構建、場景深耕與能力升級上展開差異化競逐,爭奪下一個時代的門票。

近日,隨着各家企業中報的發佈,我們得以一窺這場暗戰的階段性成果。當下的AI生態環境下,「底層平臺+工具鏈+上層應用」的架構策略成為管理軟件平臺們的共識。平臺用來沉澱數據和工作流,工具鏈用來加速開發和應用落地,兩者共同支撐上層應用的構建和使用。而在幾乎相同的架構策略之下,各家卻走出了大不相同的發展路徑。而在諸多頭部平臺中,我們發現鼎捷數智的AI Agent佈局似乎又有一些獨特的差異化。

用友網絡一直執着於構建其企業數智化平臺用友BIP5的全棧平臺化能力。數據顯示BIP5已經融入了14類端到端業務流程、2500+ 流程場景,幾乎覆蓋了從財務、人力、營銷、研發到供應鏈等所有企業核心業務領域。用友的這種「大而全」的產品策略,也確實帶來了還算不錯的表現。

另一家頭部企業金蝶國際就選擇了不同的路徑。金蝶更聚焦於垂直場景的Agent開發,基於其5月份剛剛發佈的統一底座——蒼穹AI Agent平臺2.0,金蝶推出了五大開箱即用智能體(如金鑰財報、ChatBI),聚焦財務、供應鏈、HR等垂直領域。在垂直場景的Agent開發上,金蝶可以説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品矩陣。

而與前兩家相比,鼎捷數智走出了一條既注重全平臺能力和開放生態建設,又同時注重垂直領域和垂直場景的應用開發的中間路徑。

「數智原生底座」與開放Agent生態

首先,鼎捷在把雅典娜數智原生底座建設成為企業數智化升級的核心「地基」這件事情上不遺余力。這個融合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數據及知識圖譜等技術的PaaS 平臺,具備低代碼、多端協同、雲原生等多種技術優勢。但雅典娜數智原生底座最為核心的能力,也是鼎捷率先在行業內提出的概念——「數智驅動」。讓企業數據自主驅動決策,結合生成式AI出具解決方案,同時在持續學習反饋中,不斷優化決策模型,將過去的「被動響應」升級為「主動決策」。同時,鼎捷還推出了由AI模型平臺、AI Agent 平臺(Indepth AI)等平臺組成企業智能體生成套件,極大地降低客户的Agent開發門檻,為客户提供模塊化、可複用的AI能力封裝。

鼎捷數智董事長兼執行總裁葉子禎表示:「在鼎捷雅典娜平臺上,客户只需給出任務目標,AI Agent即可自動完成整個任務流程,通過數據自決策與智能生成,一鍵達成目標。」他還將鼎捷雅典娜智能體比喻為指揮官,可以將多個不同智能體組合起來,將智能體從單元級擴展為系統級,發揮每一個智能體的專長,共同完成一個大的事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確如葉子禎所説,鼎捷不僅主動適配當前一眾主流模型,如DeepSeek、GPT、通義千問、豆包等,今年鼎捷還發布了首個製造業多智能體協議—MACP協議,旨在讓AI智能體之間實現溝通與協作。這種開放和兼容的生態架構,讓鼎捷在AI Agent浪潮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深耕製造業領域和垂直場景

另一方面,與用友深耕央國企市場和金蝶聚焦的消費行業不同,鼎捷則更專注於製造業這一細分領域。其深厚的行業積澱和精準的場景化應用,使鼎捷在製造企業的AI升級中具備了不可替代的優勢。

基於雅典娜數智原生底座的能力及對製造業場景需求的持續挖掘,鼎捷通過封裝行業Know-How、推出行業大模型,針對製造業企業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質量管控、經營管理、服務售后五大核心價值領域,打造出了一系列如文生設計、配方生成、售后問答等多項 AI 智能體應用,並面向終端客户打造統一智能入口。基於鼎捷在在電子、半導體、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等垂直領域的既有優勢,這些AI智能體應用的場景挖掘更精準,落地效果更顯著。

中報稱,鼎捷所推出的「文生設計」能夠讓單份訂單圖紙設計效率提升十倍以上;「預測透鏡」通過AI銷售預測驅動精準生產及備料,將長周期物料周轉天數從300天降至108天,物料缺料率自34%降至0%,偏差響應周期從14天降至0.5天;「AI配方智能生成」有效降低了企業原材料成本約 15%,產品合格率提高 8%;「設變一點通」產品,減少了分析數據工作量 60%以上,變更準確率提升80%以上,工單物料的準確率從不足80%提升至95%以上,同時項目準交率提升 10%左右。

目前鼎捷雅典娜客户拓展情況良好,並沉澱了汽配、裝備、電子、家電、化工等行業的可複製標杆案例,報告期內公司AI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25.91%。

結語:

站在2025年的分水嶺回望,管理軟件「AI+」的棋局已行至中盤:用友憑「大而全」的BIP5把央國企護城河挖得更深,金蝶借蒼穹2.0的通用場景Agent組合把消費行業納入囊中,而鼎捷則以「製造業老中醫」的姿勢,把AI熬進了每一道工序,他的「數智原生底座+垂直場景深耕+開放MACP協議」組合,既避開了與巨頭的正面消耗,又找到了製造業Know-How這條極難複製的長坡厚雪。更重要的是,它把AI從「工具」升級為「指揮官」,讓智能體之間可以對話、協作、自我進化。

隨着2030年7萬億美元Agent經濟列車鳴笛啟動,誰能率先把技術轉化為可複製的行業模板,誰就能握住未來20年企業操作系統的方向盤。鼎捷已經證明:在看似擁擠的賽道上,找準切口、做深做透,依然能夠率先突破。下一步,當MACP協議成為製造業智能體互聯互通的通用語言,鼎捷是否有機會躍升爲行業標準制定者——屆時,管理軟件江湖的座次,或許就該重寫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