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7 15: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每經記者|肖芮冬 每經編輯|趙雲
9月17日,市場全天震盪走強,三大指數探底回升。截至收盤,滬指漲0.37%,深成指漲1.16%,創業板指漲1.95%。
板塊方面,光刻機、風電、機器人等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旅遊、豬肉等板塊跌幅居前。
全市場超25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成交額2.38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353億。
今天上午,A股再度上演「V」字反轉。
臨近10:30,三大指數急跌,一度全線飄綠。由貢獻度來看:
創業板指的下跌,主要源於當時「易中天」、寧德時代、陽光電源等權重股同步走弱。
滬指這邊,同一時段也因工業富聯、中芯國際、寒武紀等科技龍頭股的相似走勢,被砸出日內「黃金坑」。
之所以能叫「黃金坑」,是因為我們馬后炮地看,這波急跌后,市場開啟了約1小時的持續反彈,令抄底者浮盈頗豐。
Wind數據顯示,10:30后,各路資金的流出勢頭都有不同程度減弱,尤其機構資金,大幅流入了數百億元。
結果就是,深指、創指再創階段新高,近期稍弱的滬指也終結了此前的三連陰。
這個日內走「V」,能否理解為「拉昇前的最后一洗」呢?
如本文標題所説,我們認為很有可能。
當然,這不代表后續市場就會一路長陽,各種整數關口都輕松突破,而是給出了更為明確的「右側」信號。
以滬指為例,這個右側的有效期,可能持續數日,助力其突破8月25日以來久攻不下的3900點關口。
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敢説這個右側可能「持續數日」?
除了所謂「盤感」和我們一貫的樂觀立場,這里分享一個「玄學」角度,僅供參考: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去年「924」行情的波瀾壯闊。
但實際上,市場在9月24日首根長陽突破前,先經歷了4個交易日的「觸底反彈」。滬指日K來看,「924」行情的啟動點,恰好是一年前的明天——9月18日。
當下,「924」行情即將滿一周年,下周三(9月24日),市場各方都會關注:
這一年,市場經歷了什麼?從什麼點位漲到了什麼點位?
假定(只是假定)下周市場有圍繞「924一周年」展開交易的預期,那麼在今天初步結束震盪,轉入日線級別的右側行情,已經很合適了。
再次聲明,以上猜想僅供參考。但我們不怕被「打臉」。
因為今天市場走強,及其傳遞出的樂觀信號,是實實在在的。以及,如果你注意到近期港股和日韓股市紛紛新高的表現,這種樂觀感覺可能會更強烈。
基於以上認知,我們再來回顧板塊表現。
1)芯片產業鏈,光刻機領漲
盤中,中芯國際股價創歷史新高。
據報道,近日,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宣佈全球首臺第二代High-NA EUV光刻機EXE:5200B正式出貨,首臺買家為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單台售價超3.4億美元,是普通EUV光刻機的兩倍。
中國半導體產業也加速發展。在光刻機領域,上海微電子已實現28納米DUV光刻機量產,並攻關EUV光源、雙工作臺等核心技術;中國科學院、高校及企業聯合攻關的「02專項」,在光刻膠、極紫外光源等環節取得突破。
此外,日前,我國商務部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稱,模擬芯片板塊在整個半導體板塊中相對滯漲,目前產業及政策趨勢正驅動模擬芯片板塊基本面持續上行。看好模擬芯片國產替代進一步加速,且相關本土廠商有望獲更好的市場環境,重點關注頭部廠商。
2)人形機器人
當地時間9月16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下周將在特斯拉內部與各部門開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系統、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生產計劃以及車輛生產和交付。
信達證券表示,2026年人形機器人有望放量。2025年人形機器人還在做設計升級、數據積累和泛化訓練。預計2025年底部分工廠應用場景的人形機器人可以定型,行業有望進入銷量上升期,隨着產業鏈成熟度的提升,預計人形機器人的價格也將逐漸下降,屆時行業內的供應鏈或將走向集中,板塊格局的確定性有望得到提升。
3)新能源方向,鋰電池、風電設備等
今天,寧德時代股價也創出歷史新高。
消息面上,TrendForce集邦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近期光伏行業中上游多個領域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分析人士認為,光伏行業「反內卷」初見成效,產業鏈多個環節價格后續有望維持上漲態勢。
固態電池方面,蜂巢能源宣佈,將在2025年底完成10Ah級、400Wh/kg全固態電芯體系開發;2026年第一代半固態量產爬坡,第二代400Wh/kg半固態電池進行開發;2028年推出第三代450Wh/kg半固態電池,並計劃於同年開發出70Ah以上、500Wh/kg純固態電池。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風電產業鏈反內卷成效顯著。風電機組和齒輪箱環節已至行業底部,有望率先迎來盈利拐點。
4)多元金融、證券等「牛市旗手」方向
儘管券商股今天再度衝高回落,但板塊K線實體進一步抬升。
有分析認為,當前A股市場走勢健康,主線偏強支線輪動。不少機構認為,中期來看,市場仍處於「慢牛」趨勢,作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塊目前年內漲幅偏低,天然存在補漲空間,而當下正是「埋伏」時機。
另一方面,在政策引導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背景下,公募、險資、理財的權益類佔比均有望觸底回升。此外,考慮到居民閒置儲蓄較多且存定期的佔比高,未來存款轉投資還有很大潛力。未來增量資金或有望接力入市,券商業務或將全面受益。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