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7 13:57
(來源:東海研究)
證券分析師:
張季愷,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1110001
謝建斌,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2020001
郵箱:xjb@longone.com.cn
// 報告摘要 //
α烯烴產業集中度較高。從地區來看,北美是全球最主要的α烯烴生產基地,佔全球專產總產能的62%;前五大生產商(包括雪佛龍菲利普斯、殼牌、英力士等)合計佔據全球專產產能的86%。在需求端,北美同樣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佔比35.8%;其次為東北亞(21.6%)和西歐(14.3%)。按下游用途劃分,用於聚乙烯及聚烯烴彈性體共聚單體的α烯烴佔比最高,達到67%,其次為合成潤滑油基礎油聚α烯烴(PAO)領域,佔比10.6%。
我國POE市場空間潛力大。全球POE產能主要集中在陶氏化學、埃克森美孚、SK和三井化學等少數企業手中,其中陶氏化學產能佔比約48%。從需求上看,2024年我國POE表觀消費量為44萬噸,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同期EVA消費量為139萬噸,進口量僅佔31%。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隨着國內一批LAO裝置及配套POE裝置投產,今年以來乙烯-α烯烴共聚物進口量明顯要低於去年同期,顯示出良好的國產替代趨勢。隨着未來國產裝置進一步投產、國內產能進一步提升、光伏膠膜需求修復,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
我國α烯烴產能突破在即。我國目前POE主要技術瓶頸在於α烯烴合成。長久以來,由於受到技術轉移限制,國內α烯烴產能處於接近於無的狀態。直至2021年左右,中石油與中石化相繼突破乙烯齊聚工藝,隨后多家龍頭企業依託於其大煉化基地,相繼上馬LAO裝置及下游POE項目。其中萬華化學LAO裝置已於2024年投產,預計到2025年形成產能投產高峰,到2026年目前主要在建LAO項目將實現投產,國內將具備LAO裝置產能總計158萬噸/年。
乙烯成本為控制α烯烴及POE成本關鍵。總體來看,是否屬於大煉化、乙烯成本、工業設計能力對於α烯烴成本起到了較為決定性的作用。這點對比北美SHOP工藝下α烯烴成本,同樣可以得到印證。由於美國聯邦企業税高達21%,且需要疊加州內另外徵收1%–12%的企業所得税,導致美國企業税務成本普遍高於國內。而在這種情況下,得益於美國顯著的乙烯和能耗優勢,殼牌SHOP工藝的成本較之國內平均要低上300美元/噸左右。POE成本方面,由於國內POE裝置基本都依託於大煉化基地,對成本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追平作用。經測算,北美的成本優勢應在60美元/噸左右。若是通過集裝箱貨船運輸至國內,考慮到運費約40美元/噸,那麼對國內的競爭優勢幾近於無。
投資建議:綜合來看,受益於我國大煉化裝置建設時間短、人工成本低等因素,我國乙烯、α烯烴、POE生產基建成本優勢強,同時大煉化基地擴展能力高,在原料温度控制、運輸、廠區綜合能耗控制等方面展現了良好的成本優勢。建議關注具備進口乙烷制乙烯多優勢強壁壘的衞星化學、萬華化學;積極佈局新材料業務、國內具備區域協同優勢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在工藝包、催化劑具備知識產權優勢的鼎際得。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不穩定風險;在建產能投放不及預期;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 正文 //
▌1.聚烯烴彈性體POE——高光將至的新材料
1.1POE及α烯烴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
聚烯烴彈性體(POE)是採用茂金屬催化劑的乙烯與高碳α烯烴(1-丁烯、1-己烯、1-辛烯等)實現原位聚合的無規共聚物彈性體,其中α烯烴的佔比一般在20%以上。POE材料中,聚乙烯鏈結晶區起物理交聯點的作用,具有典型的塑料性能,在加入α烯烴后形成呈橡膠彈性的無定形區,獨特結構使得POE展現出橡膠和塑料的雙重特性。
作為POE的關鍵共聚單體,不同種類的線性α烯烴因分子結構差異,在材料性能和應用方向上呈現出明顯分化。
其中,C4–C8的線性α烯烴廣泛應用於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聚烯烴彈性體(POE)的合成。當前中國市場上主流POE產品多以1-辛烯為共聚單體。相較之下,以1-辛烯、1-己烯等高碳數α烯烴共聚製備的聚烯烴材料,在拉伸強度、衝擊韌性、撕裂強度和耐環境應力開裂等性能指標上具有更優表現,適用於對綜合力學性能要求更高的終端領域。隨着高端聚乙烯及POE需求持續增長,以高碳數α烯烴部分替代1-丁烯、拓展差異化產品的趨勢日益顯著。
C6–C10碳數的線性α烯烴可通過羰基化反應制備C7–C11線性醇,主要用於直鏈型增塑劑中間體合成。相比傳統支鏈增塑劑(如DOP、DINP),線性α烯烴衍生增塑劑揮發性更低、熱穩定性更高,更符合綠色環保材料的發展方向。C8–C12線性α烯烴則是合成聚α烯烴(PAO)潤滑油基礎油的關鍵原料,所制PAO具備優異的黏温性能、低傾點、高閃點及較長使用壽命,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工及高端交通裝備等領域。C12–C18線性α烯烴則多用於表面活性劑、洗滌劑與香料的合成。
此外,線性α烯烴還可應用於潤滑油添加劑、造紙施膠劑、鑽井液、黏合劑及直鏈硫醇等多個工業領域,具備廣泛而穩定的市場需求。
1.2當前全球α烯烴主要集中於北美
近年來,隨着聚烯烴、合成潤滑油和表面活性劑等下游產業持續擴張,全球α烯烴市場整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α烯烴的供應主要來源於兩種工藝路徑:一是通過乙烯齊聚製得的專產裝置,二是煉油過程中副產的1-丁烯。截至2023年底,全球α烯烴總產能約為910萬噸/年,其中專產裝置產能為639萬噸/年,佔比約70%;副產1-丁烯產能為271萬噸/年,佔比約30%。
從地區來看,北美是全球最主要的α烯烴生產基地,其專產α烯烴產能達397萬噸/年,佔全球專產總產能的62%;中東地區位居其后,產能為102萬噸/年。產業集中度較高,前五大生產商(包括雪佛龍菲利普斯、殼牌、英力士等)合計佔據全球專產產能的86%,其中雪佛龍菲利普斯產能佔比高達28%。
在需求端,2023年全球α烯烴總消費量約為678.7萬噸,年均增長率約為4.5%。北美同樣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佔比35.8%;其次為東北亞(21.6%)和西歐(14.3%)。按下游用途劃分,用於聚乙烯及聚烯烴彈性體共聚單體的α烯烴佔比最高,達到67%,主要包括1-丁烯、1-己烯和1-辛烯;其次為合成潤滑油基礎油聚α烯烴(PAO)領域,佔比10.6%;此外,用於合成洗滌劑醇和增塑劑醇的羰基醇產品佔比約6.4%。
▌2.國內α烯烴產能成為POE產能主要瓶頸
2.1國內POE有望受益於雙面組件滲透率提升
目前光伏組件封裝領域常用的材料包括透明EVA膠膜、白色EVA膠膜、聚烯烴(POE)膠膜、共擠型EPE複合膜(EVA-POE-EVA),以及其他類型如PDMS硅膠膜、PVB和TPU膠膜等。
POE膠膜在阻水性、耐老化性和抗電位誘導衰減(PID)方面表現優於傳統EVA,因此更適用於PERC雙面雙玻組件和N型雙面組件的封裝。而EPE膠膜因兼具POE的高阻水特性與EVA的強粘附力,也逐漸成為雙玻組件中POE的一種替代選擇。
從2024年的市場分佈來看,透明EVA仍是主流,佔據約41.6%的份額。但隨着TOPCon技術及雙玻組件需求上升,共擠型EPE膠膜的佔比已提高至37%,預計未來其市場份額還將繼續擴大。
2.2當前我國POE主要依賴海外進口,市場空間巨大
全球POE產能主要集中在陶氏化學、埃克森美孚、SK和三井化學等少數企業手中,其中陶氏化學產能佔比約48%,是全球最大的POE生產商。從需求上看,2024年我國POE表觀消費量為44萬噸,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同期EVA消費量為139萬噸,進口量僅佔31%。進口來源地主要為韓國、新加坡、美國、西班牙。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隨着國內一批LAO裝置及配套POE裝置投產,今年以來乙烯-α烯烴共聚物進口量明顯要低於去年同期,顯示出良好的國產替代趨勢。隨着未來國產裝置進一步投產、國內產能進一步提升、光伏膠膜需求修復,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
2.3當前我國POE主要技術瓶頸在於α烯烴合成
綜合來看,POE的主要技術瓶頸在於α烯烴合成。α烯烴供應方面,主流POE產品使用的1-辛烯的供應不足,絕大多數長鏈α烯烴依賴進口;催化劑方面,傳統生產乙丙共聚物的Z-N催化劑不適用乙烯/α烯烴共聚物生產,而我國的單活性中心茂金屬催化劑的開發研究過去滯后於國際先進水平,導致產能建設起步較晚;溶液聚合技術方面,因為我國缺少對POE生產必要的高温溶液聚合工藝的實踐探索,POE大規模國產近幾年才逐步啟動。
目前主要的線性α烯烴(LAO)生產工藝主要有:乙烯三聚、石蠟裂解、混合C4分離、費託合成等。目前除C4分離用於製備1-丁烯,全球80%的LAO主要通過乙烯三聚、乙烯齊聚及費託合成法製備得到。
2.4我國α-C4產能已趨於成熟
國內α-C4產能主要指1-丁烯的工業生產能力,其作為聚乙烯(尤其是LLDPE、HDPE和POE)的關鍵共聚單體,在烯烴產業鏈中佔據重要地位。目前,國內1-丁烯的主流生產路徑包括混合C4分離、丁烯異構化以及乙烯二聚法,其中以混合C4分離法最為普遍。丁烯異構化技術則分為McDermott Lummus開發的鹼性金屬氧化物催化法和中國石化採用的酸性硅鋁酸鹽催化法;乙烯二聚路線近年來在部分一體化煉化項目中亦逐步推進。
受益於煤制烯烴(CTO/MTO)及煉油化工一體化裝置的快速擴張,國內混合C4資源顯著增長,為1-丁烯分離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礎。截至2025年底,國內已建成並投產的1-丁烯總產能約為96萬噸/年,多數產能作為下游聚烯烴裝置的配套單體,產業呈現出明顯的區域集中與自用導向。儘管產能持續增長,但受制於裝置佈局、原料保障及產品結構等因素,有效供給仍存在一定缺口。
在供需格局上,中國1-丁烯仍呈階段性淨進口狀態,主要進口來源為韓國、伊朗、泰國、日本和我國臺灣省,主要原因為海外產品成本優勢較強。隨着聚烯烴材料向高性能化、定製化方向演進,對1-己烯、1-辛烯等高碳α烯烴的需求加快釋放,預計將部分替代1-丁烯的增量需求。整體來看,1-丁烯市場有望呈現「穩步擴容、結構優化、應用分化」的發展趨勢,未來具備原料一體化能力與下游協同優勢的企業將佔據更強的競爭主動權。
▌3.我國α烯烴產能突破在即
在C4類α烯烴已形成成熟產業格局的基礎上,近年來,受益於光伏膠膜、汽車材料、彈性體等高端新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長,高性能POE產能建設正加速推進,進而帶動了對C6+高級α烯烴共聚單體(如1-己烯、1-辛烯)的市場需求。
長久以來,由於受到技術轉移限制,國內α烯烴產能處於接近於無的狀態,僅有數個實驗性裝置,產能十分有限。直至2021年左右,中石油與中石化相繼突破乙烯齊聚工藝,隨后多家龍頭企業依託於其大煉化基地,相繼上馬LAO裝置及下游POE項目。其中萬華化學LAO裝置已於2024年投產,預計到2025年形成產能投產高峰,到2026年目前主要在建LAO項目將實現投產,國內將具備LAO裝置產能總計158萬噸/年。
▌4.乙烯成本為控制α烯烴及POE成本關鍵
我們選取9家俱備代表性的公司,根據所公佈的環評文件等其他公開信息,對其預期α烯烴成本進行測算,得到以下成本曲線,同時根據殼牌SHOP工藝所公開參數測算北美本土α烯烴成本,作為參考。
國內橫向對比來看,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
固定資產投資額——主要由工藝設計、是否依託大煉化所決定;
所得税——企業在所在地能否取得高新技術產業税收優惠;
原料成本——主要是乙烯成本,取決於企業是否外購乙烯,以及企業自身生產乙烯的成本;
能耗成本——根據我們的測算,各個企業能耗水平差異很大,這點主要取決於企業自身的工業設計能力以及廠內能源管理能力。
其他成本因素如人力成本、催化劑成本等,由於考慮到處於分母的產能數值較大,對單噸的影響較小。
總而言之,是否屬於大煉化、乙烯成本、工業設計能力對於α烯烴成本起到了較為決定性的作用。這點對比北美SHOP工藝下α烯烴成本,同樣可以得到印證。由於美國聯邦企業税高達21%,且需要疊加州內另外徵收1%–12%的企業所得税,導致美國企業税務成本普遍高於國內。而在這種情況下,得益於美國顯著的乙烯和能耗優勢,殼牌SHOP工藝的成本較之國內平均要低上300美元/噸左右。
但由於α烯烴的化學活性仍然較高,運輸途中仍不可避免發生自聚合等其他反應變質,使得品位降低。同時海運疊加碼頭分裝后槽罐運輸至各個下游廠家時間較長,國內整體α烯烴需求量不足以覆蓋如此複雜運輸工序產生的成本,直接進口北美生產α烯烴的市場競爭力有限。
POE成本方面,由於國內POE裝置基本都依託於大煉化基地,且有配套生產α烯烴的LAO裝置,在原料温度控制、運輸、廠區綜合能耗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額、税務成本等方面,對成本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追平作用。經過我們的測算,北美的成本優勢應在60美元/噸左右。若是通過集裝箱貨船運輸至國內,考慮到運費約40美元/噸,那麼剩下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未來相對國內的競爭優勢將趨近於無。
▌5.投資建議
綜合來看,受益於我國大煉化裝置建設時間短、人工成本低等因素,我國乙烯、α烯烴、POE生產基建成本優勢強,同時大煉化基地擴展能力高,在原料温度控制、運輸、廠區綜合能耗控制等方面展現了良好的成本優勢。建議關注具備進口乙烷制乙烯多優勢強壁壘的衞星化學、萬華化學;積極佈局新材料業務、國內具備區域協同優勢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在工藝包、催化劑具備知識產權優勢的鼎際得。
▌6.風險提示
1)地緣政治不穩定風險:近期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存不穩定因素,或會對全球油氣供需產生影響,進而導致國際能源價格產生劇烈波動,導致公司成本產生大幅波動;
2)在建產能投放不及預期:由於政策限制、國內需求增長放緩等因素,公司在建產能釋放或不及預期,進而影響公司盈利。
3)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外部需求或修復不及預期,進而傳導至國內,導致下游需求增長低於預期;
// 報告信息 //
證券研究報告:《LAO裝置投產高峰在即,看好國內自主α烯烴產業鏈——石油石化行業深度報告》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09月16日
報告發布機構: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聲明 //
一、評級説明:
1.市場指數評級:
2.行業指數評級:
3.公司股票評級:
二、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註冊為證券分析師,具備專業勝任能力,保證以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採用合法合規的數據信息,審慎提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
本報告僅供「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員工及經本公司許可的機構與個人閲讀和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保證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公司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問應當諮詢獨立財務顧問並獨自進行投資判斷。
四、資質聲明:
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覈準的合法證券經營機構,已經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我們歡迎社會監督並提醒廣大投資者,參與證券相關活動應當審慎選擇具有相當資質的證券經營機構,注意防範非法證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