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騰訊投資,兩筆賺了100億

2025-09-17 16:18

(來源:投資界)

消費投資也能賺大錢。

作者 I 楊繼雲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曾幾何時,消費投資被打到創投圈鄙視鏈底端。然而騰訊的兩筆投資,令人不勝感慨——

一是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今年迎來股東接二連三的減持落袋。回想2019年,安踏集團、方源資本、騰訊等組成的財團聯合收購亞瑪芬,如今公司股價喜人,騰訊大賺一筆。

二是老鋪黃金。這原本是一個鮮少投資人押中的項目,沒曾想騰訊卻作為基石投資人趕在老鋪黃金IPO前進入,而且投資金額還不少。后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老鋪黃金上市后一路大漲,至今騰訊賬面浮盈超50億港元。

出手看似雲淡風輕,回報則是令人艷羨。這也再度證明——消費投資也能賺大錢。

六年前,聯手收購始祖鳥

騰訊爆賺

從始祖鳥最新一幕説起。

當年參與收購的投資人開始落袋為安——本月,Lululemon創始人Chip Wilson(奇普·威爾遜)通過出售亞瑪芬股票,套現約11億人民幣;更早前,方源資本也尋求出售在亞瑪芬的一半持股,以37.20美元-37.73美元的價格出售3500萬股,套現約90億元。

騰訊,也是那時收購亞瑪芬的財團之一。

時間回到2018年,安踏集團牽頭,與方源資本、騰訊等組成財團,並在2019年3月以46億歐元(當時約合360億人民幣)完成收購亞瑪芬,轟動一時。此后,亞瑪芬還進行一輪新融資,引入紅杉中國、眾為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而當時,安踏通過新成立的子公司JVCo(財團)進行收購。其中,安踏出資15.43億歐元,持股57.95%,為絕對控股股東;FV Fund最終出資10.71億歐元,持股21.4%;Anamered Investments出資3.54億歐元,持股20.65%。

(來自安踏集團在港交所公示的文件,非最終出資額)

出資方之一FV Fund則是由方源資本、騰訊及其他貸款銀團共同組成。具體來説,騰訊沒有直接成為JVCo的股東,而是向方源資本旗下的子公司 FountainVest Rainbow Limited 進行了投資。

根據官方公告披露,騰訊在這場交易中最終出資了1.25億美元,間接獲得約5.6%的股權。

轉眼到了2024年,亞瑪芬成功在紐交所IPO,如今市值約210億美元(約1500億人民幣)。上市后,各股東在亞瑪芬的持股比例相應有所調整。

(亞瑪芬敲鍾名場面:安踏掌門人丁世忠C位,方源資本唐葵、騰訊投資李朝暉也在)

這一戰方源資本回報驚人。以2019收購完成的匯率換算,方源資本投入金額約77億元,如今方源套現93億后,仍保留亞瑪芬體育6.2%的股份,余下持股對應市值仍有近百億人民幣。

不用説,騰訊也是最大贏家之一。亞瑪芬體育2024年上市后騰訊持股約4.5%,以此計算騰訊賬面浮盈超過50億人民幣。

這些年在安踏集團的運營下,亞瑪芬旗下品牌迅速推動中國市場的發展,銷售規模擴大。特別是將始祖鳥帶出圈了,近幾年擁有一件始祖鳥衝鋒衣幾乎成為中產社交符號。

或許正是因為始祖鳥帶來的投資價值攀升,騰訊后來還投資了另一衝鋒衣品牌——伯希和。被稱為始祖鳥平替,伯希和正在赴港上市,背后騰訊持有伯希和10.70%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

如果成功IPO,騰訊又將收穫一筆新的回報。

IPO前夕投了老鋪黃金

浮盈50億

同樣賺錢效應明顯的,還有對老鋪黃金的投資。

2025年3月5日這天,老鋪黃金以600港元/股的價格超越騰訊,成為港股新一任「股王」。這是始料未及的一幕:回想2024年6月上市時,老鋪黃金發行價僅有40.5港元,此后股價一路飛漲,至9月15日收盤已達到726.5港元/股,較發行價漲幅達1699%。

老鋪黃金不斷刷新歷史。然而這樣一個兇猛的消費公司背后,卻鮮少有投資機構提前押到寶。

在此之前,老鋪黃金只在2023年開放唯一一輪融資,彼時這還是一個相對水下的項目,並沒有走進太多投資人的視野,最后只有黑蟻資本、豫園股份投進去。

很快,老鋪黃金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直至半年后,公司宣佈引入騰訊、南方基金和CPE源峰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IPO發行,共認購5600萬美元。

其中騰訊通過子公司Tencent Huang River認購3500萬美元,持股約4%,這是當時騰訊頗為罕見地作為基石投資者大手筆參與一家消費企業的IPO發行。

沒想到,老鋪黃金上市后股價節節攀升,騰訊回報豐厚——作為老鋪黃金的基石投資人,目前騰訊持股仍超過4%,粗略算下來賬面浮盈已經超過50億港元,一舉成為騰訊投資回報最高的消費項目之一。

老鋪黃金之后,騰訊密集出現在基石投資人的名單中。

今年2月1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港交所,拉開今年新茶飲上市序幕。和老鋪黃金故事相同,古茗在IPO前僅開放了唯一一次外部融資,美團龍珠、紅杉中國、Coatue身影浮現。

港股上市成了其他投資人進入的機會——古茗IPO時,共有騰訊、元生資本Genesis Capital、美團龍珠、Duckling Fund、正心谷資本等5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7100萬美元。

今年港股基石投資火熱,粗略算下來,一級市場熟悉的頭部機構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基石陣容里,背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能賺錢了」。

截至9月15日,古茗總市值超500億港元,較IPO當天翻倍。相應地,基石投資人也實現了賬面浮盈。公開信息顯示,古茗的限售股於8月12日解禁,涉及22.30億股,目前暫無確切消息表明騰訊進行了減持操作。

某種程度上,投進就是賺到了。

消費投資也能賺大錢

回顧這兩筆消費投資,騰訊「選品」眼光堪稱毒辣。

説起騰訊投資,業內公認的地表最強CVC之一。2020年4月,騰訊投資上線自己的官網,配有獨立的logo,這個脱胎於騰訊投資併購部的獨立部門,慢慢發展爲一個獨立運作的的財務投資機構,多年來投遍中國互聯網半壁江山。

而在消費領域,騰訊多有出手——無論是早年對京東、美團、拼多多、唯品會的投資,還是后來入股名創優品、Tims咖啡、喜茶、伯希和、Farfetch等,鎖定中國消費轉型紅利的騰訊,都在押注下一代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一位CVC機構的投資人談起同行騰訊,「基本上不會插手公司運營,外行人指揮內行人。」據悉,騰訊投資團隊在出手之前往往還要考慮一個問題: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能不能跑贏騰訊的股價?

如今兩個項目浮盈超100億,這是中國消費賽道難能可貴的一幕。

消費投資,經歷大起大落,過去這幾年一度跌落谷底。我們已經聽過不少這樣的聲音:消費投資被調侃是「最沒門檻的一個賽道」,甚至有些一線投資機構直接砍掉整個消費組。曾經,身邊不少投資人拋棄消費,轉而跑去擁抱科技。

直到今天,「投消費」依舊是個無比謹慎的賽道——估值回落、退出無門、熱錢逃離后,不少人對新消費感到茫然,不知道該怎麼去投。

所幸,事情正在漸漸起變化。

放眼今年,這一波中國乃至全球併購浪潮中,消費行業標的佔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港股對消費領域熱情高漲,拓寬了消費投資的退出通路,迎來資本市場的窗口期。正如一位投資人感慨:「消費投資開始回暖了。」

過去幾個月,資本市場對於消費的熱情歷歷在目。我們看到,泡泡瑪特、蜜雪冰城、老鋪黃金一起組成了「港股三姐妹」——他們都漲幅驚人。當投資人都去「卷」硬科技,它們卻用真金白銀向大家證明:消費投資也能賺大錢。正如泡泡瑪特身后早期投資人之一蜂巧資本,落袋約30億港元。

真理往往很朴素。消費行業歷來被認為是具備剛性、抗周期屬性的行業,因而在經濟波動時期反而更受資本歡迎。更何況,中國擁有14億人口,任何吃喝玩樂都是一門極具想象力的生意。

往往安靜的時候,美好的事物纔會出現。中國消費投資正在進入一個安靜的狀態,真正熱愛的人則始終堅信中國消費市場永遠「坡長雪厚」。

也許無論何時,消費都是一門好生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