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關店潮中 誰在逆勢開店?

2025-09-17 10:43

消費市場的兩極分化在線下購物中心表現得淋漓盡致,一邊是閉店不斷的蕭條景象,一邊卻又上演着門庭若市的繁榮。

從數據來看,消費行業「低空飛行」已經有些時日。贏商股份《2025上半年全國商業市場監測報告》顯示,以典型一二線城市踩盤標杆項目為統計範圍,今年上半年,五大業態中,零售、兒童親子、生活服務三大業態的門店淨增率均呈現出持續下探的態勢,餐飲業態則保持幾乎持平的狀態,即便是增速加快的文體娛業態,上半年的門店淨增率也僅有1.4%。

不過,跨過閉店的這一面,還有部分品牌一路高歌持續開設門店的另一面,門店常態化排隊的現象亦不少見。

逆境生存,這些品牌樣本就變得更具意義。而通過拆卸部分代表性品牌,我們也看到了消費品牌逆勢增長的底層邏輯。

01.

閉店潮和開店熱並存

哪些品牌成了「流量發動機」?

站在聚集線下流量的購物中心視角,線下消費並不那麼積極。《2025上半年全國商業市場監測報告》指出,2025上半年,超大型和大型購物中心客流依然領漲,但各體量購物中心客流增速均已出現明顯回落,從2024年的20%以上回落到14%-17%區間,客流增長承壓。

贏商股份還在報告中提到,儘管高檔和中高檔購物中心客流仍然領跑,但銷售額的增長顯著低於平均水平,業績增長不容樂觀。換言之,業績低迷已然成為一種常態。

這樣的形勢變化推動着購物中心品牌的迭代,不少零售、大型商超、汽車、餐飲等品牌未能扛住這一輪洗牌,大幅收縮門店。

當然,有人離場就會有人接位。近幾年來,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品牌高頻落店,也時常被諸如「新店開業排隊幾小時入場」、「開業首月百萬營業額」等標題所震撼,而這些好玩、好用,或者好吃的品牌,正是現在的「當紅炸子雞」。

例如,截至6月末,名創優品於中國內地和海外市場的名創優品門店總數為7905家,其中國內門店數量為4305家,僅上半年而言,門店數量淨增190家。

並且,相同的案例不勝枚舉。今年5月,南京德基MINISO SPACE開業,門店人山人海,搶購隊伍延伸至德基四樓,單日銷售280萬元,創下國內單日坪效紀錄。

再如,哀鴻遍野的商超領域,貼有「區域品牌」標籤的胖東來成為業界最大黑馬。雖然胖東來不以門店數量為發展目標,且胖東來也始終堅持佈局在大本營河南,未展開全國範圍的佈局,但其每一家門店都人氣鼎沸,春節復工兩天接待近200萬客流。

在餐飲領域,賽道與品牌的淘汰速度更快,閉店潮也來得更為兇猛。有媒體報道稱,今年上半年,有161萬家餐飲店黯然退場,相當於每天有超8800家門店關閉。可以説,場面十分慘烈。

但與之相反的是,部分品牌還在逆勢開店,同時獲得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例如,據贏商網統計整理,今年以來,特色火鍋品牌巴奴已相繼在淄博、嘉興、東莞、揚州、惠州等城市落下首店,進一步擴充二、三線城市的覆蓋範圍,其中8月「4店同開」,目前全國總門店數逼近160家,不少消費者紛紛呼籲巴奴前往其所在城市開店。

此外,贏商網在多城市進行購物中心進行實探時還發現,巴奴的門店排隊現象十分常見。例如,七夕當天,我們在實探西安賽格國際購物中心時看到巴奴門店大排長龍,晚上用餐高峰時段現場取號等位人數超過780人,顯示等位時長超過250分鍾。

同樣的景象還發生在杭州濱湖銀泰in77、上海環球港等多個購物中心。我們分別在不同的時段進行實地探訪,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這幾家門店的線上取號量經常顯示上百人,周末節假日取號人數更是達到500+人,等位時長達到300分鍾左右。

也因如此,巴奴有了「排隊王」的稱號,甚至有消費者製作「巴奴排隊技巧」分享至社交平臺。而且,即便需要長時間的等待才能吃到,但巴奴門店在各個平臺的評分似乎沒有受到絲毫影響,我們隨機搜索了巴奴北京王府井apm店、深圳卓悦中心店及上海環球港店等多個門店,評分均達到4.8分。

更值得關注的是,贏商網在巴奴門店進行蹲點統計,預估七夕節巴奴北京合生匯店的翻檯率至少達到9-10次/天,西安賽格、杭州濱湖銀泰in77等門店,翻檯率也不會低於9次/天。並且據贏商網長期跟蹤統計下來,巴奴多家門店的翻檯率基本都能夠穩定在4次/天以上。

這組數據是非常驚人的。要知道,行業整體承壓,餐飲門店翻檯率下滑已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頭部火鍋品牌海底撈財報顯示,去年上半年其翻檯率還有4.2次/天,到今年上半年整體翻檯率就跌到了3.8次/天,未達到海底撈設定的「及格線」4次/天。

而巴奴的數據不僅超越了海底撈,更突破了行業天花板。

由此可見,市場環境和消費者心理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下,仍然有品牌可以衝破困難,成為市場聚光燈追逐的那個。

02.

它們憑什麼成功?

在這一輪購物中心品牌迭代中突圍的品牌,靠的是什麼?其實,歸根結底,無非是對於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和快速應變。不過,在打法上,各品牌之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那麼,最核心的問題是,目前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品牌?

贏商股份《2025上半年全國商業市場監測報告》中總結了2025上半年消費關鍵詞:消費是爲了體驗「生活」本身。消費者心理也進一步明晰,如對大牌祛魅,追求原創設計和質價比,偏愛小眾、新鋭品牌,更加青睞長期消費主義;從潮玩、治癒系玩偶、解壓玩具、休閒娛樂體驗消費中購買情緒價值;多維度追求身心健康,從健康餐飲到體育運動、户外、足療按摩、中醫養生等等。

依然以前述品牌作為案例來進行拆解,就像這份報告中所説,名創優品之所以能變成現象級網紅品牌,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它做到了「極致性價比+IP情緒價值+場景打卡體驗」。僅僅是高頻與全球頭部IP合作、相對較低的售價,就已經可以營造一種「稀缺感」和高性價比標籤,吸引到一大波消費者,加上名創優品善於利用場景化大店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門店常常成為熱門打卡點。

胖東來的做法則是將品質和服務做到極致。首先,在產品端,胖東來建立「爆品池」,每月1-2款強心智單品,形成穩定的復購錨點;用户體驗方面,透明檢測、當天清空、7天無理由,疊加免費冰袋等細節,放大「眼見為實」的線下優勢,增加用户與品牌之間的信任感;服務上還做到「只多不少」,代駕停車、母嬰室、寵物寄存等,把購物升級為生活體驗,以此留住用户。

餐飲市場有着更復雜的環境。內部,品牌之間卷規模、卷價格,外部,外賣平臺的「戰爭」打得如火如荼,餐飲業態客單價一降再降,毛利紅線不斷遭受衝擊。

但越是艱難的時刻,越是考驗品牌的定力和綜合能力。《2025上半年全國商業市場監測報告》提到,今年上半年,消費者普遍對「千篇一律」的預製菜產生厭倦,催生對自然新鮮食材、傳統工藝的追捧,小眾菜系、創意融合風味滿足探索心理。

巴奴恰好匹配了消費者對於產品品質的高要求。

2001年,巴奴在安陽開出第一家店,2009年進入「火鍋副都」鄭州,曾嘗試過「服務路線」,但最終因效果不理想而放棄,此時,其創始人杜中兵意識到「守正出新」纔有出路,遂提出「產品主義」,由此開啟了品牌的品質之路,也為后來巴奴的突圍打下基礎。

2012年,巴奴率先採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術」,摒棄以往常見的化學加工的方式,提升毛肚的口感,2024年這一技術再次升級。對於單品的持續優化,讓巴奴在消費者心里形成了強標籤,現在只要是提起毛肚火鍋,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巴奴。

「爆品」在前,巴奴的新品研發也沒有落后。贏商網瞭解到,巴奴不惜投入高成本來挖掘新品,研發了沒有添加劑的拽面、蝦滑等,食材看似簡單,但技術卻不易被複刻。此外,去年冬季一經推出就迅速走紅的「皺皺皮菜」,還有繡球菌,茴香小油條等,都是此前在業內不常見或沒有的產品。

產品端的鑽研和堅守之外,巴奴還意識到供應鏈的重要性,如今,在不斷推進供應鏈體系升級下,巴奴已建成第三代供應鏈系統,在全國設立5箇中央廚房,實現食材「一日一配」,遠超行業中常見的3-5天配送周期,以此確保產品新鮮度與品質穩定性,再一次擊中消費者對於「品質」的高要求。

不過,大手筆的成本投入,也會使得產品的價格更高。巴奴創始人杜中兵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初期決定的這個標準,顧客會不會買單,會不會認,肯定是需要一段時間。」幸而結果證明,這種對產品本身的專注,迎合了消費者對「好吃」、「正宗」、「品質」的核心訴求,支撐起了其較高的客單價,讓巴奴在餐飲行業的洗牌中跑了出來。

當「低價-低質-低利潤」的惡性循環困住無數品牌時,找到良性的商業模式纔是支撐品牌逆勢生長、長遠發展的根本。

巴奴、名創優品、胖東來們對於品質、服務和消費者體驗的堅持,證明了一個道理:唯有迴歸消費本質,才能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的增長路徑。

巴奴向二三線城市的加速滲透、名創優品的全球門店擴張、胖東來被同行們爭相模仿,更加説明消費市場未來的競爭不再是規模與價格的粗放博弈,而是品質、體驗與價值的精耕細作。

正向發展的經營數據可以佐證上述觀點。贏商網獲悉,8月,巴奴有42家門店實現了110%以上的營收增長;名創優品財報亦披露,其在今年第二季度取得四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同店銷售正增長。

相信,對於更多品牌而言,這場逆風中的突圍樣本,是啟示也是考題,能否跳出內卷的陷阱,找到屬於自己的「護城河」,將決定其能否在消費市場的下一個周期里,從「倖存者」 變為「引領者」。

注:文/童潔,文章來源:贏商網(公眾號ID:winshang),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