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把握數智機遇 創新引領發展——從服貿會熱點看交通發展趨勢

2025-09-17 10:37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轉自: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已經落下帷幕,以「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為主題的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展上,多家企業攜數字交通、智能製造、綠色低碳等行業熱門產品亮相。新技術、新裝備、新服務,諸多探索與實踐正深刻改變着人們的出行體驗和生活方式。國際化、個性化、智能化,展會上涌現的諸多熱門話題,更代表着行業的發展趨勢。

熱點1:人工智能

助力物流全流程降本提質增效

在此次服貿會上,人工智能成為各參展商口中的「熱詞」。

「AI已應用於順豐的各個環節。」據順豐物流相關負責人介紹,順豐在今年服貿會上展示的「順豐超腦」,融合了大數據和AI算法技術,覆蓋訂單進入前后的多元場景,通過人、車、貨、場等資源調度的綜合優化,已幫助提升數十億個包裹的時效。

韻達基於通用大模型技術打造的「韻達智能體」,已在客服、路由規劃、包裹可視化等環節實現深度應用,顯著提升運營效率。展會上,韻達還展示AI助手、省區經營管家、客户管家、網點管家等數字化管理工具。

AI視覺識別技術正在快遞分揀環節發揮重要作用。據申通快遞品牌副總監穆郁介紹,申通在全網布置了大約12萬個攝像頭,融入自研的AI視覺大模型。當快遞出現錯分或者破損時,系統能第一時間反饋給管理人員,同時還能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

當前,各物流企業正在全面擁抱AI。根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領域AI應用研究報告》,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人工智能滲透率不斷攀升並呈現加速趨勢。AI技術的整體滲透率超過37%,其中運輸場景應用的滲透率最高,接近80%。

「隨着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的實施,人工智能或將推動物流體系的重塑,進一步實現從倉儲、運輸到末端配送的全鏈路智能化升級,推動物流實現降本增效。」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副祕書長解筱文認為,目前物流行業在AI應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基礎設施智能化轉型滯后,中西部明顯落后於東部,傳統物流樞紐數字化轉型進度不均,跨運輸方式數據標準未統一,信息孤島普遍存在,以及數據隱私與安全等問題。他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協會,應組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據共享和跨主體合作,制定行業標準,完善監管機制。

「物流相關企業則應持續提升技術能力,加強數據質量管理,明確AI應用場景和價值定位,積極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推進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解筱文説。

熱點2:快遞出海

快遞業加速國際市場佈局

伴隨着中國製造「走出去」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快遞企業踏上出海之路,尋求市場增量。

在此次服貿會上,跨境物流服務成為各企業展示的重點。

「目前,菜鳥擁有超40個海外倉,跨境網絡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9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本地化快遞運營。全球化業務中約70%與電商相關,客户涵蓋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出海品牌。」菜鳥相關負責人表示。

圓通則重點呈現了浙江嘉興東方天地港項目,該項目預計2026年建成投用,集航空貨運、保税物流、多式聯運、國際商貿等功能於一體。圓通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圓通藉助合作口岸資源及自有航空運力資源,通過空鐵海公等多式聯運方式,為多家高端消費電子品牌提供一站式、全鏈路物流供應鏈服務。未來,通過整合自有航空運力與口岸資源,圓通為跨境電商、高端製造、時尚消費等企業提供端到端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支持「中國製造」高效出海。

揚帆出海的不只是菜鳥及圓通。中國快遞協會發布的《2025中國快遞業國際發展指數》顯示,中國快遞業國際發展指數為77.9,同比提升10.5%,正在加速國際化佈局,在支撐跨境電商和國際貿易發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將引領全球快遞市場高質量發展。

快遞出海短期內正面臨變化及挑戰。據菜鳥CEO萬霖介紹,受地緣政治及關税政策的影響,今年5月,頭部跨境電商美國方向的訂單量已環比下降45%。

從另一方面來説,這給快遞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電商平臺對物流服務的確定性需求更為迫切。」萬霖指出,這一趨勢正在推動物流需求從單一模式向「跨境直郵+海外倉+本地配送」的組合模式轉型。在此背景下,具備全球網絡佈局和穩定履約能力的物流企業,將構築起更顯著的服務優勢和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熱點3:無人配送

從試點示範邁向規模應用

在展覽現場,最具人氣的便是各種各樣的無人車模型。這些智能設備不再是概念產品,而是即將或者已經投入大規模應用的實用工具。

「前進」「后退」「轉圈」……在美團展臺,「美團小黃蜂」無人車聽到觀眾發出的語音指令后迅速響應,模擬演示取送餐品過程。據美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美團小黃蜂」無人車面向封閉、半封閉場景的末端即時配送場景設計,可在綜合商超、公寓、機場、小區、公園等場景提供高效、精準、安全的無人配送服務。目前,「美團小黃蜂」已在深圳寶安機場、上海互聯寶地等累計試點配送超1萬單,提供了在機場管制區機器人配送外賣直達登機口的解決方案。

除了送餐場景,快遞無人車已廣泛應用於社區內快件派送及網點間接駁。順豐物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順豐已有2000多輛快遞無人車在全國50多個城市實現常態化運營。據瞭解,中通也已在全網投入近3000輛無人車。

路權開放、成本控制、技術安全……無人配送發展仍然面臨挑戰和問題。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表示,未來,隨着規模擴張與成本的進一步下探,低門檻、可複製的智能配送服務有望真正走向普惠化、規模化落地。

記者瞭解到,在降低成本方面,九識(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向客户銷售整車的同時,推出了FSD(完全智能駕駛)月度訂閲服務,費用低至每月1800元,用户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訂閲時長,無需承擔高昂的初期投資成本,顯著降低了使用門檻。在開放路權方面,據東吳證券發佈的報告,全國200多個城市已開放路權審批,從申請到測試全流程周期縮短至3—6個月。

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相信無人配送將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更智能的物流體驗。

熱點4:外卡直刷

便捷支付優化出行體驗

「北京地鐵現在可以使用國際銀行卡支付進站乘車,十分方便!」來華出差的外籍參觀者在展臺前感嘆,「北京地鐵清晰的外文標識、熱情的工作人員讓我順利地購票、進站、乘坐並實現換乘。」

快速過閘、貨幣兑換、多語種翻譯機、行李寄存……北京地鐵以「智慧運營」為核心,以軌道交通在優化服務效率、保障服務供給、豐富出行體驗等方面的服務舉措,展示這座超大城市的國際範兒。

據瞭解,為進一步優化北京城市軌道支付便利服務,提升入境遊服務品質。今年6月15日起,北京城市軌道新增支持境外發行的日本信用卡(JCB)和境內外發行的美國運通卡(American Express)拍卡過閘及購補票功能。這是繼2024年9月支持萬事達卡(Mastercard)、維薩卡(Visa)后,北京交通領域針對境內外乘客支付便利性的又一次重大升級。至此,北京城市軌道成為全球首個全網覆蓋中國銀聯、萬事達、維薩、JCB、美國運通五大卡組織支付服務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此次服務升級覆蓋全路網29條運營線路、523座車站以及市郊鐵路S2線,支持全網、全時段、全閘口拍卡過閘。乘客無需提前購票或下載應用程序,持卡貼近閘機感應區域即可秒速通行。除支付便利化外,北京地鐵還全面升級了多語種服務體系,重要站點配備了多語種翻譯機,方便站內工作人員同外籍遊客溝通交流。

記者瞭解到,除了北京外,上海、成都等城市也已經實現了境外銀行卡直刷乘坐地鐵。今年6月起,乘客使用維薩、萬事達、美國運通等國際銀行卡,可在上海地鐵全線網直接刷卡進站乘車。

7月28日起,成都地鐵及成都公交集團運營的常規公交線路刷卡機、BRT閘機、機場專線、旅遊專線等線路正式上線銀行卡刷卡過閘功能,乘客持銀聯卡及境外發行的維薩卡、萬事達卡、美國運通卡,可以直接刷卡乘車,並按一致計費規則自動繳費。乘客還可以使用境內外發行的銀行卡在地鐵自動售票機購買單程票和日票。

熱點5:文創上新

公交卡成為文化傳播新媒介

「嘀。」手持「魔法棒」輕輕一掃,地鐵閘機應聲開啟。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一卡通公司)攜近百款文創交通卡產品參展,許多年輕人正迫不及待地把玩嚐鮮。

自2023年起,北京一卡通公司聚焦「趣行文創—讓出行更有趣」的發展理念,將交通卡從支付工具升級為兼具實用價值與收藏意義的「北京禮物」和文化名片。今年7月,北京一卡通公司聯合支付寶推出玲瓏通PLUS,以「0元開卡、免預充值、全國暢行、無感支付、個性煥新」為核心優勢,全面提升了智能交通卡的使用體驗。

「目前北京一卡通所有文創產品,包括智能應用產品,支持全國330個城市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領域刷卡使用。」北京一卡通服貿會展位負責人杜玫瑩表示,公司推出的《銘記歷史,偉大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交通卡目前已在線上店鋪銷售2000余套。

從過去「一城一卡、先充值后出行」的傳統模式,到如今「先乘后付+全國暢行+個性表達」的全新體驗,科技迭代之力,正推動公共交通支付體系向「無感化、場景化、全國化」深度升級,為市民日常通勤、跨城出遊提供更便捷、更靈活的出行選擇。

「起猛了?刷‘玉璽’可以坐地鐵」「有了這些地鐵卡,這個班必須得去上了」近日,西安城投長安通公司旗下5款文創交通卡——皇后之璽交通卡、大雁塔交通卡、獨孤信印交通卡、虎符交通卡精裝版、柿柿如意交通卡,入選「中國好禮」2025—2026年度推薦產品名錄。據悉,早在2019年,西安以國寶文物西漢皇后之璽為原型製作的「皇后之璽」交通卡火爆出圈。

文創交通卡正以獨特的方式,不僅成為城市出行的便捷工具,更成為承載城市記憶、傳播地域文化的「流動名片」。有業內專家建議,文創交通卡可以與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等合作,或者與當地的文化旅遊景點合作,推出聯名交通卡或舉辦主題展覽等活動,吸引更多遊客市民的關注。杜玫瑩表示,今年北京一卡通公司還將與國際知名IP「哈利·波特」、華語樂壇知名樂團五月天等達成深度合作,推出系列主題文創交通卡,讓方寸卡片成為文化傳播的新媒介,為市民出行注入更多潮流與趣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