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7 09:21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評測】在目前大部分裝機配置單中,千元級的處理器依舊是主流產品。究其原因,一是高功耗的處理器雖然性能拉滿,但爲了保證散熱效率,噪音、機箱體積往往會更大,對於追求安靜辦公,桌面簡潔的用户而言體驗大打折扣。二是預算與需求的平衡,千元級處理器流暢運行市面上大部分熱門遊戲不是問題,並且很多消費者還需要處理器兼具一定的辦公和創作性能,千元級處理器在性價比方面更具優勢。此前英特爾酷睿5系家族一直牢牢佔據着千元級處理器的銷量寶座,而前段時間,英特爾又發佈了酷睿Ultra 5 230F處理器,延續了九代酷睿時期首發及驚艷市場的尾標「F」系列處理器特色,主打全能低功耗,不僅兼顧遊戲體驗,在生產力方面更友好,千元出頭的價格,要比同級其他產品還實惠不少,受到了玩家用户廣泛關注。
1 先進生態,全面擁抱次世代平臺
作為英特爾產品線上極具性價比的型號,酷睿Ultra 5 230F基於ArrowLake架構打造,繼承了尾標「F」系列家族良好的口碑。這款處理器採用6個性能核與4個能效核的混合架構,最高睿頻可達5.0GHz,配備24MB三級緩存與NPU單元,TDP僅65W。
這種設計不僅在單核性能上超越同級競品,更通過的NPU實現了AI加速,要知道在千元價位很少有品牌會加入NPU單元,而這個NPU單元在視頻剪輯、圖像處理等生產力場景中能有效幫助GPU分擔壓力,不僅能顯著提升效率,還能降低功耗,更省電。同時,酷睿Ultra 5 230F在平臺級規格上也沒有減配,隨着技術的進步,時下性能更強DDR5內存逐漸替代DDR4,成為裝機的主流內存選擇,酷睿Ultra 5 230F最高可支持256GB的DDR5內存,大容量和雙倍帶寬的DDR5內存,帶來更大的數據吞吐效率,這一點在運行建模、剪輯軟件中尤為明顯,更快且無卡頓。此外230F還具備20條PCIe 5.0高速通道,數據傳輸能力大幅提升,如今像固態硬盤這樣支持PCIe 5.0的設備越來越多,這樣的設計有助於更長的使用壽命。總計24條PCIe通道同時還可以滿足多硬盤+高性能顯卡配置需求,這也是酷睿Ultra 200S系列全面擁抱次世代平臺的有力證明。
同時英特爾憑藉長期的經驗積累,在兼容性方面的優化也非常不錯,尤其是在生產力場景中的應用,基本市面上我們會用到的像Photoshop、Office等生產力或者辦公軟件都能很好的適配。而酷睿Ultra 5 230F因其先進的混合架構和睿頻加速能力,讓其無論是依賴單核頻率還是多線程的任務中都有不錯的表現。這一點對於學生黨、設計師、創作者等人羣來説至關重要。像日常無論你是Office文檔編輯、學習筆記與課件製作,還是Photoshop圖像處理、編解碼,亦或通過Premiere Pro、剪映等工具進行視頻剪輯與后期創作,甚至程序員的多語言編程需求,酷睿Ultra5 230F均能提供穩定高效的性能支撐,即使多開任務也遊刃有余,覆蓋了日常使用的大部分場景,生產力拉滿,可以説是千元級處理器中的全面手。
不過要説這麼一款全能低功耗的處理器有沒有對手,答案肯定是有的。在同價位中酷睿Ultra 5 230F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就是來自AMD最新發布的鋭龍5 9500F。這款處理器採用Zen5架構和4nm製程工藝,擁有6核12線程,最高睿頻同樣可達5.0GHz,在遊戲領域有着不俗的實力。不過在生產力和基準測試上鋭龍5 9500F相比酷睿Ultra 5 230F要遜色一些,后者在整體表現上更優秀更全面,爲了更好的讓大家挑選適合自己的處理器,我們採用最直觀的橫評對比,看看二者到底誰更強。
2 對比測試,全面手能力凸顯,生產力、遊戲兼顧
接下來我們開始對比測試,這次的測試平臺我們選擇瞭如下配置:
這次對比測試我們使用了華碩ROG STRIX B860-F GAMING WIFI主板來搭配英特爾酷睿Ultra 5 230F,作為一款低功耗尾標「F」系列處理器,酷睿Ultra 5 230F非常適合搭配B860這種中高端芯片組主板,足以充分發揮性能。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酷睿Ultra 5 230F與AMD鋭龍5 9500F的基準測試對比。
首先是CINEBENCH R23的多線程測試,酷睿Ultra 5 230F得分17853,較9500F領先17.2%,單線程測試中得分2074,領先4.5%;CPU Profile最大線程測試中得分9407,領先36.1%,CPU Profile單線程測試中得分1232,領先7.1%。可以看到在兩個測試中,二者雖然在單線程測試中差距不大,但在多線程測試中酷睿Ultra 5 230F要強上不少,這得益於英特爾的混合架構與製程工藝方面更加優秀,讓多核心性能更強,即使是在單核心上也能壓頻率更高的9500F一頭。
然后我們又對二者在DX12、DX11環境下的理論性能進行測試。在3DMark的TimeSpy與FireStrike測試中,酷睿Ultra 5 230F得分均領先9500F,也證明其在多線程處理能力以及整體系統協調性上做的要更好。
測試完基準性能,接下來我們對二者的生產力性能進行對比,我們選用了POV-Ray、UL Procyon等軟件進行測試。可以看到在POV-Ray多線程測試中酷睿Ultra 5 230F得分較9500F領先32.4%,單線程領先17.6%,這是一款提供三維圖像渲染的測試軟件,可以直觀展現處理器的圖形處理能力。在UL Procyon的視頻編輯測試中酷睿Ultra 5 230F得分較9500F領先4%。從得分來看酷睿Ultra 5 230F對於日常視頻剪輯、圖片處理等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尤其是對於各類生產力場景,更低功耗的230F能夠為學生黨、設計們提供更加靜音的環境,讓其更加專注於創作,免受散熱噪音打擾。
在基準和生產力性能測試后,我們來看看大家比較關心的遊戲性能測試,衆所周知AMD主打的就是遊戲性能,但酷睿Ultra 5 230F也絕非沒有一戰之力,尤其是在3A和部分網遊中有不錯的表現。
在1080p的常規幀數中,我們測試了5款遊戲涵蓋了最新的3A大作以及時下流行的熱門網遊,可以看到酷睿Ultra 5 230F在《怪物獵人:荒野》、《銀河破碎者》、《三角洲行動》以及《霍格沃茲之遺》這四款遊戲中幀數均高於9500F,而在《絕地求生》中落后於9500F。
在2K分辨率遊戲測試中,二者對比結果基本與1080P一致,酷睿Ultra 5 230F同樣在測試的五款遊戲中幀數領先9500F四款,幀數能平均領先7%左右。單從酷睿Ultra 5 230F自身在這幾款遊戲的2K分辨率下的幀數來看,其在3A和網遊中的幀數表現暢玩基本無壓力,甚至可以挑戰更高的分辨率以及畫質。
而在1%Low幀方面,酷睿Ultra 5 230F也佔據了一定的優勢。酷睿Ultra 5 230F作為一款千元級的處理器,在3A遊戲和部分網遊上能提供比競品更高的幀數,這與英特爾多年積累的驅動優化與遊戲廠商深度合作密切相關,這使其在大部分遊戲中兼容性更佳。而在《絕地求生》這種競技類網遊中9500F幀率更高是有目共睹的,但筆者認為很多考慮千元級處理器的消費者,在搭配相應顯示器時很少會選擇300Hz或者更高的,大部分都會選擇240Hz或以下的,這也讓9500F在打造千元性價比平臺時或多或少的浪費掉部分性能。
而就整體的遊戲表現而言,酷睿Ultra 5 230F在一些遊戲方面絲毫不弱於AMD鋭龍 5 9500F,依舊能給遊戲玩家提供穩定高幀的遊戲體驗。
3 兼顧遊戲體驗,生產力也十分友好,同級性價比首選
綜合基準、生產力、遊戲表現測試,酷睿Ultra 5 230F在千元價位的全能表現有目共睹。其首次加入的NPU單元在AI場景中領先同級,NPU不僅可以分擔一部分GPU上的AI負載,從而實現節能的目的,現如今也能承擔像背景虛化、人物追蹤等攝像頭AI算法,甚至是部分AI智能體的問答需求。生產力方面更不用多説,酷睿Ultra 5 230F的性能核採用了能效比奇高的LionCove微架構設計,搭配上10核10線程設計,讓其不僅能輕松完成圖像處理、視頻剪輯等生產力工作,還能保持高效、靜音,讓創作者免受散熱噪音影響。遊戲性能方面兼顧3A與電競,且幀率穩定、散熱壓力小。65WTDP設計適配小機箱與靜音環境,降低裝機成本。相較於AMD鋭龍 5 9500F雖然部分競技類網遊中幀率略低,但考慮到預算以及適用人羣,酷睿Ultra 5 230F在性價比與全能性方面更加出色。
對於預算有限、需求多元的用户來説,酷睿Ultra 5 230F提供了更均衡的選擇,既能滿足學習辦公、內容創作的需求,又能流暢運行3A遊戲。不僅價格實惠,而且龐大的市場佔有率也讓酷睿Ultra 5 230F更加保值,即使是后期升級硬件也能為回血不少。以目前京東商城為例,酷睿Ultra 5 230F的售價爲1199元,而AMD鋭龍 5 9500F的售價爲1299元,相較而言全面手酷睿Ultra 5 230F更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