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凱度BrandZ中國百強品牌總價值突破1.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5%

2025-09-16 21:04

  • 騰訊五年蟬聯榜首
  • 小米品牌價值飆升154%至281.50億美元
  • 68箇中國品牌實現增長

上海2025年9月16日 /美通社/ -- 今日,2025凱度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百強榜十五周年慶典以"新智品牌力"為主題在上海舉行,現場正式發佈《2025凱度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以下簡稱"品牌百強榜單")及完整報告

在過去十五年間,凱度見證了中國品牌格局的深刻演變,從早期國企主導、金融為王,歷經科技企業崛起與智能互聯潮,再到品牌出海步伐持續加快,直至當下已形成市場百花齊放的繁榮態勢,各行各業均涌現出具備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的品牌代表,共同構築起多元且強勁的中國品牌矩陣。

報告顯示,2025年品牌百強榜單總價值高達1.21萬億美元,較去年實現25%的突破性增長。其中有68個品牌的價值實現增長,這一數字幾乎是去年的兩倍。在經歷市場調整期后,中國品牌展現出強勁的復甦態勢,這一優異表現主要得益於四大驅動力:人工智能創新突破、金融服務業穩健發展、海外市場拓展加速,以及科技巨頭的價值迴歸。

最具價值中國品牌年度十強

騰訊品牌價值高達1979.91億美元,在今年的品牌百強榜單上強勢衞冕。作為科技巨頭,騰訊連續五年登頂榜首,得益於其在消費端和企業端的業務不斷開疆闢土。騰訊在視頻、音樂、遊戲、廣告和AI創新領域火力全開,助力品牌一舉拿下53%的價值漲幅。

阿里巴巴以23%的增速實現品牌價值843.52億美元,重新奪回亞軍寶座。白酒巨頭茅臺以800.23億美元品牌價值穩居季軍,抖音品牌價值飆升34%至762.00億美元,保持第四名。華為表現尤為亮眼,品牌價值同比增長56%達641.52億美元,不僅穩居總榜第五位,更躋身年度價值增長領先品牌前四強。海爾(第6名,477.69億美元)通過深化生態品牌戰略,以生態IP矩陣與用户共創極致體驗,進一步鞏固了其在物聯網生態的領導地位。

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凱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Doreen Wang)評價道:"當下全球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品牌光有知名度遠遠不夠,唯有打造真正有價值的差異化核心優勢,才能實現長久發展。中國品牌需着力打造功能卓越、情感共鳴、文化契合的硬實力,關鍵要聚焦三大戰略方向:投資 AI 驅動的消費者洞察、開展用户共創實踐、打造超預期的優質體驗。從海爾智慧家庭 AI 解決方案,到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系統,這些蓬勃發展的中國品牌,無一不是深度融入用户生活的典範。凱度始終認為,‘有意義的差異化'不只是一項衡量指標,更是一種戰略思維,而這正是解鎖品牌海內外可持續增長的關鍵密碼。"

年度新進品牌

今年,百強榜單呈現多元發展格局,七大品牌嶄新亮相,含三大首次入榜品牌及四大回歸品牌。其中,快餐行業表現尤為搶眼,獨佔兩席。蜜雪冰城(第51名,39.55億美元)是首次入選品牌中排名最靠前的,以現製茶飲、高性價比供應鏈和鮮明的平價品牌定位贏得市場;霸王茶姬(第88名,18.17億美元)專注於茶,更以茶飲為載體,以東方茶,會世界友,將中國文化與東方美學傳遞給消費者與全世界;迴歸品牌排名最高的去哪兒(第78位,22.04億美元)則通過持續優化在線服務體驗、升級智能搜索技術以及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旅遊產品組合,實現了品牌價值的回升。

年度價值增長領先品牌

本年度價值增長領先品牌的平均增速高達67%,展現出中國品牌強勁的發展動能。其中,小米(第11名,281.50億美元)以154%的驚人增速領跑榜單,這一卓越表現源於其以用户需求為核心的創新戰略。東鵬飲料(第44名,42.18億美元)創新領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了其國民品牌的地位。

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消費者對可持續出行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升溫。比亞迪(第18名,171.64億美元)以78%的增幅位列增速第二,其持續突破的智駕技術和不斷拓展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成為推動品牌價值躍升的雙引擎。同期,小鵬汽車(第80名,21.75億美元)憑藉海外市場拓展強化品牌競爭力,成功重返百強之列。

凱度集團大中華區產品兼運營董事總經理王磊(Sirius Wang)補充道:"中國品牌正領跑於人工智能應用的前沿陣地。從製造業流程的精準優化,到品牌內容與營銷策略的顛覆性變革,人工智能持續賦能品牌方,驅動其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決策。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平臺生態中,DeepSeek等新興力量正勇敢挑戰巨頭,重構行業競爭格局。與此同時,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場景化創新不斷涌現,智能科技正無縫融入大眾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行業亮點

2025年品牌百強榜單覆蓋20個行業,呈現顯著的結構性變化與價值集中趨勢。媒體和娛樂行業繼續穩居榜首,11個上榜品牌貢獻了百強總價值的27%,佔比較去年提升3個百分點。金融服務業以16%的價值佔比位居次席,並以16個上榜品牌成為數量最多的行業。消費科技與服務平臺表現尤為亮眼,從2024年的第五躍升至第三大行業,成為今年榜單中引人注目的上升力量。

vivo(第34名,59.89億美元)連續4年蟬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國產手機銷量第一名,依託"演唱會神器"、"輕辦公神器"等用户導向型創新,為用户帶來超越預期的產品與服務,如今在全球市場也屢獲佳績、成為炙手可熱的品牌。科大訊飛(第42名,47.62億美元)以"用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為核心理念,持續拓展AI技術在教育、醫療等場景的創新實踐。TCL(第76名,23.00億美元)作為商業科技與服務平臺的領軍品牌,今年正式成為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以科技賦能體育,TCL的體育營銷之路,始終是品牌全球化與情感共鳴的雙向奔赴。

今年報告中的其他重要洞察包括:

  • 與衆不同的市場過去一年,中國無疑是凱度BrandZ全球研究中的耀眼之星。相較其他近期完成估值的國家,中國前30強品牌的價值增速僅次於美國,超越了包括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在內的多個歐洲市場。這些中國領先品牌在"有意義差異化"維度上也取得了最高平均分,凸顯出它們能夠以情感共鳴與獨特性相結合,有效驅動品牌價值長期增長。
  • "有意義的差異化"品牌羣體:在上榜的百強品牌中,超過60%的品牌在"有意義"和"差異化"兩個維度均表現突出——這一比例顯著高於凱度BrandZ中國數據庫中的品牌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極少有百強品牌僅憑單一優勢立足,即"有意義"或"差異化"中僅有一項表現優異。作為品牌資產的兩大核心支柱,這兩個因素對商業成功的重要性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收穫出海紅利2020年以來,中國百強品牌的海外貢獻率(衡量品牌價值來自國際業務的比例)逐年增長。該數據高於平均值的行業有物聯網生態、消費科技與服務平臺、家用電器、汽車、媒體和娛樂。總體而言,海外業務規模較大的品牌今年的價值增速也較快。
  • 消費分級"兩頭熱、中間痛":中國消費市場依然保持活力,高端消費領域(奢侈品/旅遊)價格敏感度持續下降,展現強勁消費韌性;低價市場通過工廠直銷與政府補貼推動折扣渠道繁榮。而中端品牌面臨升級乏力帶來的替代性威脅,"心價比"成為消費者決策的核心標尺。

凱度為2025凱度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的所有上榜品牌,特別定製紀念獎牌,您可以郵件至Mktchina@kantar.com留資申領。即刻行動,領取您的品牌專屬榮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