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7 03:51
財聯社9月17日訊(編輯 牛佔林)當地時間周二,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特朗普總統提出將上市公司財報發佈頻率由每季度一次改為每半年一次,對投資者而言「是重大利好」。
貝森特當天聲稱:「特朗普總統意識到,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美國,我們的公開交易市場都在萎縮,而這或許是一種方法,可以在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前提下降低上市公司的成本,並讓它們重新煥發生機。」
此前一天,特朗普發文稱,美國企業或公司不應再被強制要求每季度披露一次財報,理由是這將使公司高管能夠專注於長期目標,而不是被短期指標牽制。
當前,許多公司選擇不上市,部分原因就在於季度財報所帶來的監管壓力和合規成本。數據顯示,美國的上市公司數量已從1996年的7000多家降至2020年的不足4000家。
特朗普還表示,取消季度財報制度將使美國與許多已採用半年報制度的海外市場接軌。「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説法:中國在管理企業時有50到100年的長遠視角,而我們卻讓企業按季度來運轉?這糟透了!」
不過實際上,A股上市公司仍需按季度披露財報,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則只需半年一次。
在英國和歐盟,企業同樣實行半年報制,但如果願意,也可以選擇按季度披露。
然而,一些投資者此前警告稱,季度財報有助於保護他們的利益,因為這能讓公司的財務狀況保持更高的透明度和規律性。
此外,多數華爾街分析師還是持反對態度,認為這將降低企業信息透明度,加大市場波動。
代表大型養老金股權投資的機構投資者委員會(CII)曾表示,缺少季度報告可能不足以充分保護投資者。
在美上市的外國企業,如果按照「外國私人發行人」規則掛牌,也無需提交季度財報,但其中一些企業會自願提供季度業績。
CII指出,美國目前給予外國公司的這些豁免,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過去十年,歐洲交易所已經有多家明星企業選擇離開本土市場,轉而赴美上市,其動力來自美國市場給予的更高估值水平以及部分監管優勢。
若取消季度財報,美國市場對歐洲企業來説可能更具吸引力,因為這將降低它們的合規成本。
Linklaters律所的合規專家、律師Mike Bienenfeld表示:「我不認為這一措施落地,會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重大舉措,但它肯定會成為企業是否考慮在美國上市時的權衡因素之一。」
當被問及這一改革是否會讓美國成為歐洲公司更具吸引力的上市地點時,財政部長貝森特迴應道:「人紅是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