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暴漲暴跌一日遊!50倍「妖王」藥捷安康被「打回原形」 相關創新葯ETF承壓前行

2025-09-17 08:24

昨日日,藥捷安康(02617.HK)上演極端行情:早盤一度暴漲63%至679.5港元/股,午后直線跳水,報收192港元/股,跌幅達53.73%。公司午間緊急公告,稱「概不知悉股價異動原因,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無重大變動」。

這場異動不僅攪動個股市場,更波及多隻醫藥類ETF。其中,恆生創新葯ETF(159316)、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當日分別下跌1.18%、1.11%。值得注意的是,藥捷安康9月8日剛被納入港股通及三大創新葯指數,而南向資金截至9月15日增持了該股306.25萬股。

50倍「妖王」驚天震盪

今日早盤,藥捷安康延續前幾日的狂熱漲勢,開盤后便在資金推動下快速突破。截至10時30分,南向資金單日淨買入已達1.43億港元,助推股價一路攀升至679.5港元/股的歷史高點,較6月23日13.15港元/股的發行價累計漲幅接近51倍,市值一度逼近2700億港元。

截至午間休盤,該股股價仍維持在619港元/股,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漲49.16%,半日成交327.8萬股,涉資19.21億元,換手率達2.14%。

資金流向數據顯示,自9月8日藥捷安康被調入港股通標的以來,南向資金持續加碼,截至9月15日,港股通淨買入306.25萬股,佔公司實際流通股本的56%。

而該藥企的股本結構成為股價易被撬動的關鍵:總股本3.97億股中,IPO發售的1528萬股里有979萬股被基石投資者鎖定,實際可交易股份僅549萬股,佔比僅1.38%——有限的流通盤,使得少量資金流入即可引發股價劇烈波動。

今日12時33分,藥捷安康發佈股價異動公告稱,董事會經內部查詢確認,「概不知悉導致股份出現該等股價及成交量異常變動之任何原因」,亦無「須予公佈以避免股份出現虛假市場之資料或內幕消息」;同時明確,「集團業務營運維持正常,財務狀況並無重大變動」,並反覆提醒投資者「審慎行事」。

公告未能穩住市場情緒,午后開盤股價隨即開啟斷崖式跳水。從午間休盤的619港元/股快速下探,截至當日收盤報192港元/股,較午間價格跌幅達69%,較日內高點最大回撤66%,市值從早盤峰值2700億港元縮水至762億港元,單日蒸發超1900億港元,換手率4.13%遠超前一交易日1.34%的水平。

此次股價異動的導火索,源於9月10日公司發佈的臨牀進展公告:公司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聯合氟維司羣治療經治失敗的激素受體陽性(HR+)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或低表達(HER2-)的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Ⅱ期臨牀試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牀默示許可。

公司招股書顯示,替恩戈替尼為多靶點激酶抑制劑,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大關鍵通路,截至6月30日,全球共有9項公司發起的臨牀試驗正在推進,其中2項針對健康受試者,7項針對實體瘤患者。

但從基本面看,藥捷安康股價漲幅缺乏業績支撐。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無任何藥品上市銷售;今年上半年,公司無任何營業收入,且淨虧損1.23億元,主要依賴前期融資支撐研發——期內研發開支9843萬元,管理費用2747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49億元。

多個創新葯ETF被迫承壓

藥捷安康股價的極端波動,傳導至多隻創新葯ETF,這與該藥企近期被密集納入核心指數密切相關。藥捷安康自9月8日正式被調入港股通標的名單,隨之又被納入多個重要港股創新葯指數成分股中,與其密切關聯的創新葯ETF,今日行情亦有所承壓。

恆生創新葯ETF(159316)、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連日來均持續受到資金青睞。根據wind數據,恆生創新葯ETF近5日獲資金淨流入超3.9億元,近20日「吸金」超14億元;港股通創新葯ETF近5日亦「吸金」超4.3億元。

9月16日,在港股醫藥板塊呈現調整、藥捷安康-B大幅波動的同時,截至收盤,恆生創新葯ETF下跌1.18%;港股通創新葯ETF下跌1.11%。不過,即使在市場調整日,相關ETF在盤中依然有溢價成交的情形,顯示出買盤資金仍較為旺盛,目前恆生創新葯ETF、港股通創新葯ETF的溢折價率分別為0.18%、-0.22%。

今年以來,創新葯板塊表現較為強勁。根據恆生指數官網的統計,恆生綜指可細分為12個行業指數,其中,醫療保健業為年初至8月表現最佳行業,升幅超過91%。

隨着市場對藥品及生物科技興趣高漲,恆生指數對創新葯指數的編算方法進行了調整。根據公告,恆生創新葯指數(HSIDI.HI)、恆生港股通創新葯指數(HSSCID.HI)的新編算方法於今年8月1日起生效,另外,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HSSCPB.HI)也採用了新編算方法,相關的成份股變動於9月8日起實施。

以上三個指數均在選股的行業要求上進行了類似調整,主營業務在CXO行業的公司被剔除,包括委託研究機構(CRO)、委託生產機構(CMO)和委託研發生產機構(CDMO)。

恆生指數認為,這次調整旨在令創新葯指數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其指數目標:追蹤業務與創新葯研究、開發及生產相關的公司,而非如CXO等的服務提供商。

此外,在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的調整中,選樣範圍放寬至全部港股通公司;採用流動性折讓係數來賦權。

根據wind數據(來源為相關ETF申贖清單),9月8日以來,恆生創新葯指數、恆生港股通創新葯指數均納入4只股、剔除2只股;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則納入14只股、剔除6只股。

剔除成份股包括錦欣生殖、歐康維視生物-B等醫療服務企業,納入成份股全部為創新葯研發型企業。而9月8日正式被調入港股通標的名單的藥捷安康,均在以上三個指數新納入的成分股之列。其他納入成份股還包括恆瑞醫藥、映恩生物-B及新加坡生物科技獨角獸MIRXES-B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