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22:45
(來源:達摩財經)
9月16日,妖股藥捷安康(2617.HK)盤中一度上漲63.73%,並創出了679.5港元/股的歷史新高,市值逼近2700億港元。當日下午,該股突然跳水,截至收盤,藥捷安康股價下跌53.73%,報192港元/股,最新市值762億港元,蒸發近2000億港元。
藥捷安康於今年6月23日纔剛剛登陸港股,發行價為13.15港元/股,按今天觸碰的最高價計算,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該股就收穫了50倍的漲幅。
9月8日,藥捷安康調入港股通標的名單,這也意味着南向資金可以通過港股通渠道買入該股,藥捷安康遂開啟了一輪暴漲行情。自9月8日至今的7個交易日,該股的漲幅就超過200%。
藥捷安康成色幾何
藥捷安康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以臨牀需求為導向、處於註冊臨牀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發現及開發腫瘤、炎症及心臟代謝疾病小分子創新療法。
藥捷安康在登陸港股前共完成9輪融資,累計獲得二十多家機構約17.23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CPE源峰、國投創業、上海國鑫、中銀資本、先進製造基金、南京紫金等等。公司估值也從初始的2.63億元,躍升至上市前的45.9億元。
藥捷安康很早就謀求登陸資本市場,2021年、2022年、2024年,藥捷安康曾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均以失效告終。今年登陸港股后,藥捷安康剛好趕上了創新葯暴漲的「快車」。
今年可謂是中國創新葯BD交易大年。醫藥魔方數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球醫藥交易數量達456筆,同比增長32%;交易總金額高達1304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涉及中國的交易貢獻了近50%的總金額和超過30%的交易數量。
三生製藥、石藥集團等多家創新葯企業今年屢屢因BD交易身價倍增。Wind數據顯示,自年初至今,萬得(港股)中國創新葯指數上漲103.35%,在港股核心指數中名列前茅。
藥捷安康的核心價值寄託在其研發管線上。公司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是一種多靶點激酶抑制劑,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個關鍵通路的激酶。目前全球還沒有與替恩戈替尼機制完全一樣的在研產品。
9月10日,藥捷安康公告,其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聯合氟維司羣治療經治失敗的激素受體陽性(HR+)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或低表達(HER2-)的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Ⅱ期臨牀試驗,已獲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牀默示許可。
也正是這則消息,在藥捷安康納入港股通名單后,再度刺激了其股價大漲。
對於替恩戈替尼的實際價值,業內也有不同看法。從適應證來看,替恩戈替尼分別有不同的競品。比如,膽管癌領域有比較多的FGFR抑制劑已經獲批上市;肝細胞癌、腎細胞癌方面,抗血管生成多靶點抑制劑有索拉非尼和侖伐替尼;乳腺癌方面也有比較多其他機制的競品,其中包括CDK4/6這樣的一線治療標準方案。
從全球市場來看,創新葯龍頭多數都是基於大分子藥物,相比之下,小分子藥物的潛力有限。目前,類似於康方生物、信達生物這種已有成熟產品並實現盈利的創新葯龍頭,市值也才分別為1200億港元和1650億港元。
而且藥捷安康目前還沒有商業化產品,業績還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2024年,藥捷安康税前虧損分別為2.52億元、3.43億元、2.7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達8.7億元。2025年上半年仍延續虧損態勢,税前虧損1.23億元。
實控人吳永謙身價暴增
藥捷安康的董事長為吳永謙,也是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
吳永謙擁有超過27年的醫藥行業從業經驗,早年曾在全球領先醫療健康企業基立福和勃林格殷格翰任職。2011年,吳永謙加入四環醫藥,在其子公司山東軒竹醫藥先后擔任項目管理高級副總裁、總經理、首席科學家等職務。
藥捷安康在創立之初,股東僅有藥石科技(300725.SH)創始人楊民民與時任藥石科技董事的吳希罕,二人分別持股95%及5%。之后,楊民民將其持有的股權轉讓給藥石科技,后者由此成為藥捷安康的股東之一。
2016年,僅成立兩年的藥捷安康易主,吳永謙父親斥資160萬元收購了公司80%股權,並將其中一半股權轉讓給南京益鏷和南京吉旻瑞,吳永謙出任藥捷安康董事長。
截至今年6月末,吳永謙其個人持有藥捷安康12.06%股份,其作為普通合夥人的合夥企業南京益鏷和南京吉旻瑞分別持有13.79%及7.13%股份。吳永謙合計持有公司34.29%的投票權。
按照9月16日收盤價計算,吳永謙個人持倉市值約92億港元,南京益鏷和南京吉旻瑞的持倉市值分別為105億港元和54億港元。
藥石科技依然是藥捷安康的股東,持股5.57%,對應市值42億港元。楊民民直接及間接持有藥石科技18.14%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