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20:49
(來源:拇指藥略)
「沒苦硬吃」,堅決轉型做創新葯
作者:西北哽
在低價拿下北海康成的股權和產品代理權之后不久,百洋醫藥忍不住又出手了。
9月12日,百洋醫藥公告稱:投資濟坤醫藥24%的股權,並鎖定濟坤醫藥旗下一款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創新葯JK1033的所有權益,同時獲得濟坤醫藥所有產品全球化權益的優先購買權。
這次百洋醫藥的做法和北海康成時略有不同:除了股權綁定之外,百洋醫藥拿到的是產品的選擇權。JK1033現在進入I期臨牀,美國IND即將申報。后續如有研發進展,百洋醫藥順勢拿下整個權益是大概率事件。
特發性肺纖維化這個領域已經十多年沒有新葯出現了,全球範圍內主要就靠尼達尼布和呲非尼酮兩款藥支撐。即便如此,2024年這兩款藥物在國內的銷售額也達到了12億元和6.7億元,表明市場需求旺盛。
最近,國內藥企突然連續爆出臨牀進展,讓肺纖維化賽道一下熱門起來。
8月初,人福醫藥的1類新葯HW241045獲得臨牀試驗批件,針對肺纖維化;8月底,東陽光在美國發布了自研的1類新葯伊非尼酮的II期臨牀數據。百洋醫藥拿到的JK1033已經進入I期臨牀,保持在第一梯隊。
百洋醫藥的這一步,也串起了一條抗纖維化的產品線。
1
纖維化治療的協同
特發性肺纖維化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儘管在2018年5月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列為罕見病之一,但其實並不算「罕見」。
有研究機構認為,2018-2022年中國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數由23.7萬人增加至26.4萬人,預計2027年增加至29.7萬人。因為只有兩款「特效藥」可用,很多患者其實沒有得到有效治療。
百洋醫藥在抗纖維化藥物上是有生產和推廣經驗的,這可能是百洋醫藥牽手濟坤醫藥的原因之一。
百洋醫藥旗下的上海百洋製藥手握一款獨家品種:抗肝纖維化的中成藥扶正化瘀片(膠囊)。這是國內唯一在美國完成II期臨牀的肝病類中成藥,目前中國醫院市場抗肝纖維化藥物份額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扶正化瘀營收3.71億元,同比增長37.42%。
器官組織纖維化原因很複雜,肺、心、肝、腎等都有可能發生纖維化,繼而引發其他疾病。美國統計,在所有死亡病人中有45%可歸於組織纖維增生疾病。因此抗纖維化藥物的實際使用場景遠比想象的要更大。像抗肝纖維化治療相比抗病毒治療的市場滲透率都不過10%左右。
濟坤醫藥的JK1033如果研發成功,百洋醫藥將實現「肺+肝」的抗纖維化協同,進一步發揮市場優勢,這對百洋醫藥來説是一筆只賺不虧的買賣。
百洋醫藥靠商業化起家,此前兩大業務支柱是品牌運營和批發配送。但從2022年開始,百洋醫藥一直在壓縮批發配送業務的規模。從過去的超總收入50%,逐步降低到2025年上半年的只有30%。
明明可以躺平掙錢,但百洋卻偏偏「沒苦硬吃」:轉型做創新葯。而且從目前狀況來看,百洋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在今年的半年報中,百洋醫藥提到: 「公司正在聚焦創新葯和創新企業的佈局,加大資源投入,堅定向創新葯企轉型。」能明顯感覺到,百洋正在投入精力和成本到學術推廣、學術會議等專業化推廣渠道上,就是期待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創新業務可以爆發。
2
創新葯商業化循環重構
百洋醫藥有沒有能力做好創新葯推廣呢?看一個例子就知道了。
去年11月,百洋醫藥從港股上市的華昊中天手中引進了一款抗癌藥物「優替德隆」,這是一種抗微管類化療藥物,用於治療復發或轉移性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第一癌症」,最新的數據是2022年時發病35.7萬例。市面上不少重磅品種,如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ADC藥物德曲妥珠單抗等,就是面向乳腺癌開發的品種。這些優秀的品種已經把中國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提升到90%左右,然而HER2陰性乳腺癌腦轉移仍缺乏有效的治療靶點,全身治療選擇受限。
優替德隆作為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藥物,最大的優勢是能透過血腦屏障。百洋醫藥引進后也不含糊,從今年1月開始做推廣。短短6、7個月的時間,已經實現全國醫院覆蓋超500家,開展研究者發起研究 30 余項,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多項研究成果,成功凸顯了其在乳腺癌腦轉移治療中的巨大潛力。
百洋醫藥的創新轉型模式是股權投資+商業化,品種上儘量挑選FIC/BIC,既有去年投資的ZAP Surgical公司ZAP-X火星舟放射外科機器人,也有瑞迪奧這樣的中國首個1類創新核藥99mTc-3PRGD2,還有像北海康成的戈謝病自研新葯維拉苷酶β。
這模式跳開了公司並不擅長的研發環節,將公司的資本優勢和營銷優勢發揮出來。這是醫藥商業化企業自身變革、追求創新的最佳實踐之一。
而且,一旦這些投資的項目能產生資本回報,百洋醫藥的收益還會更大。
短期來看,百洋的推廣壓力會比較大:離開舒適區,新品導入與創新投入都會耗費巨大資源。但隨着新產品的逐步投向市場,百洋醫藥能有新的盈利點。而且相比於原有品種,創新產品的利潤率會更高,對百洋醫藥的業績會有很大的提升。
百洋醫藥目前引進的品種中,核藥99m Tc-3PRGD2目前進度最快。這是一款用於SPECT顯像的核藥,已進入優先審評階段,有望很快獲得批准。
加上優替德隆、維拉苷酶β等已經上市銷售的創新品種,如果后續梯隊也很快就能接應上,百洋醫藥的創新葯銷售循環能夠建立起來。
過去20年,百洋醫藥打造了一套業已成熟的品牌藥商業化循環,如今百洋站在第3個10年的起點上,能否重建一套全新的創新葯商業化邏輯,這纔是百洋未來最大的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