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排隊王」太二半年驟減76家店,百億餐飲大佬財富「大跳水」

2025-09-16 21:27

(來源:雷達Finance)

雷達財經出品 文|彭程 編|孟帥

近日,知名餐飲品牌太二酸菜魚大量閉店的消息,引發消費者與業界廣泛熱議。

而這家主打年輕消費羣體的網紅餐飲品牌,背后站着的正是剛剛被剔除出港股通的九毛九。

雷達財經瞭解到,深交所近日發佈公告稱,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發生調整並自9月8日起生效。根據最新名單,總計20只標的證券被調出港股通標的,其中九毛九位列其中。

雷達財經注意到,截至9月16日收盤,九毛九報2.28港元/股,股價較年內最高價3.526港元/股(前復權)下跌35.34%,較歷史最高價36.746港元/股(前復權)更是暴跌超九成。

九毛九在資本市場遭受冷遇的背后,則是公司近年來業績表現不佳的困境。中報顯示,九毛九上半年業績承壓,實現營收27.53億元,同比下降10.14%;歸母淨利潤為0.61億元,同比下降16.05%。

其中,包括太二酸菜魚、慫火鍋、九毛九在內的三大核心品牌收入悉數下滑,成為拖累集團業績的主要因素。

在業績與股價的雙重壓力下,九毛九創始人、餐飲大佬管毅宏的個人財富也遭遇「滑鐵盧」。據《新財富雜誌500創富榜》,2021年、2023年,管毅宏分別以128.2億元、101.1億元的財富登榜,但自2024年起其已連續兩年跌出該榜單。

半年淨減少76家門店,太二酸菜魚不「香」了?

隨着近日「太二酸菜魚為何沒人吃了」的話題衝上熱搜,這家昔日被外界稱作「排隊王」的網紅餐館隨即被推至公眾的聚光燈下。

據浙江經視,太二酸菜魚在杭州原本共有23家門店,但其中大悦城店、萬象城店為暫停營業狀態,亞奧天地店狀態為尚未開業,還有6家門店歇業關閉。

另據濟南時報,在濟南地區,高新萬達廣場的門店已於近期正式歇業閉店,但其他4家門店萬象城店、恆隆廣場店、領秀城店、華山環宇城店仍在正常營業,且人氣旺盛。

雷達財經通過大眾點評平臺查詢發現,截至9月16日,太二酸菜魚在上海有50多家門店,其中有7家門店暫停營業,4家門店歇業關閉。

公開資料顯示,太二酸菜魚系港股上市公司九毛九旗下品牌。據九毛九此前發佈的中報,上半年,公司共關閉旗下餐廳88家。

對於關閉餐廳的原因,九毛九解釋稱,一部分是因為租賃協議到期,另一部分則是部分餐廳的業績表現不及預期。

其中,上半年,公司旗下關店最多的品牌是太二。財報顯示,太二自營餐廳的數量由去年末的623家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47家,門店在半年時間內淨減少76家。

多品牌戰略面臨困境,三大主力品牌收入全線下滑

事實上,太二酸菜魚當下所面臨的經營困境,只是九毛九業績頹軟的一個縮影。

8月22日,九毛九對外發布了上半年的財務答卷。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7.53億元,同比下降10.14%;歸母淨利潤0.61億元,同比下降16.05%。

進一步拆解營收結構,太二酸菜魚、慫火鍋、九毛九三大核心品牌構成了集團的收入基本盤。

然而,九毛九扛業績的三大品牌,上半年卻無一例外均陷入收入下滑的泥沼,尚未找到扭轉頹勢的突破口。

作為絕對主力的太二酸菜魚表現尤為疲軟,上半年錄得收入19.4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2.44億元下滑13.25%,跌幅甚至超過集團整體的營收降幅。

而太二對九毛九公司整體營收的貢獻度,也由去年同期的73.2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0.69%。

另外兩大主力品牌同樣表現乏力:慫火鍋上半年實現收入4.16億元,同比下降3.38%;而九毛九品牌的表現則更為慘淡,上半年僅錄得收入2.26億元,同比跌幅高達22.39%。

從同店銷售數據來看,上半年,太二、慫火鍋、九毛九的同店銷售跌幅分別為19%、20.1%和19.8%。作為衡量成熟門店運營能力的核心指標,這一跌幅表明前述三大品牌在成熟門店的運營層面也面臨着較為嚴峻的挑戰。

再看翻座率及翻檯率,前述三大品牌的前述指標在上半年也均出現下滑。對此,九毛九表示,主要由於嚴峻的外部環境令客流量減少。

此外,慫火鍋的顧客人均消費同比有所減少,主要是由於集團在考慮行業內的市場狀況和競爭格局等內外部因素后,對菜單及菜品價格進行了調整。

作為九毛九當前的第二大營收支柱,慫火鍋正身處一片紅海,其既要面對海底撈等頭部品牌的壓制,也要應對區域小眾品牌的分流,增長空間因此被不斷擠壓。

九毛九在中報中表示,上半年,集團繼續遵循多品牌及多概念策略,並探索新業務機會,旨在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並保持作為國內領先的中餐廳品牌管理商及營運商的市場地位。

但從目前三大主品牌收入同時下滑的窘況來看,九毛九的多品牌戰略似乎尚未展現出預期的強勁活力。

即便是新鋭品牌山的山外面,對比去年年底的20家,其門店規模也在上半年末收縮至17家。

有聲音認為,山的山外面主打的酸湯火鍋,目前仍屬於相對小眾的細分賽道。相較於佔據市場主流的川渝火鍋,酸湯火鍋的受眾更窄、消費頻次相對有限,市場天花板較低,短期內難以成為集團的新增長引擎。

國證國際證券研報指出,考慮未來仍有門店關閉,對2024年8月預測的九毛九2025年至2027年的淨利潤——2.9億元、3.2億元、3.6億元,分別下調至1億元、1.1億元、1.3億元,目標價從3.7港元下調至3港元,評級從「買入」下調至「增持」。

業績下滑、大量門店關閉的同時,深交所近日發佈的一則公告更是讓九毛九「雪上加霜」。在自9月8日起生效的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調整中,包括九毛九在內的20只標的證券被調出。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因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中型股指數、小型股指數實施成份股定期調整,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發生調整。

據悉,深港通下港股通的納入條件,需是恆生綜合大型指數或中型指數的成份股,或者是市值50億港元及以上的恆生綜合小型指數成份股,或者是A+H股上市公司在聯交所主板上市的港股。當公司股票不再滿足這些納入條件時,就會被剔除出港股通。

而被調出港股通及評級下調,都可能會影響到部分投資者對九毛九的投資決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九毛九股票的流動性和市值表現。

雷達財經注意到,截至9月16日收盤,九毛九報2.28港元/股,股價較年內最高價3.526港元/股(前復權)下跌35.34%,較歷史最高價36.746港元/股(前復權)更是暴跌超九成。

昔日百億餐飲富豪,連續兩年跌出創富榜

九毛九當前所面臨的經營困局,同樣衝擊着創始人管毅宏的財富。這位曾經的百億餐飲富豪,如今正面臨財富大幅縮水的困境。

據《新財富雜誌500創富榜》,2021年,管毅宏曾以128.2億元的身家首登榜單,位列榜單第355名。

等到2023年再次登榜時,管毅宏的身家已降至101.1億元。而接下來的2024年、2025年,管毅宏連續兩年缺席該榜單。

時間回撥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從天津紡織工學院畢業的管毅宏,被分配到山西紡織印染廠工作。

不過,不安於現狀的管毅宏,先后輾轉聯想集團山西分公司、海南神龍股份等企業,不斷積累着自己的工作經驗。

1995年,26歲的管毅宏從山西遠赴海南海口,正式踏上創業之路。彼時,他在海口開設了一家不到60平方米、僅有6張桌子的小麪館,就此與餐飲行業結下不解之緣。

然而,創業之路荊棘密佈。一次強颱風席捲海口,當地多數商鋪被迫歇業,管毅宏卻選擇堅持營業。

沒電,他便用煤油爐替代供電,並安排專人持續用打氣筒維持爐火,但麪條卻仍以原價6元一碗供應。這場惡劣條件下的堅守,不僅讓麪館生意異常火爆,更為他贏得了周圍顧客的廣泛口碑。

邁入新世紀,管毅宏將目光投向經濟蓬勃發展的廣州,塔在天河區美食街開設首家麪館,並延續了海口店的親民定價策略。

在當時的廣州消費環境中,這一實惠的價格迅速為他的麪館吸引來了大批食客,麪館得以在當地穩穩紮根。而后,店鋪正式更名為「九毛九」,藉此開啟品牌化發展的新篇章。

時間轉眼來到2014年,管毅宏再次迎來新的創業挑戰。當年,他的店鋪首次出現月度虧損,這讓管毅宏果斷反思重資產門店模式。

管毅宏認為,門店模式要小而美,在好吃的前提下,標準化程度要高,於是他決心構建新品牌。

為此,他在全國多地考察、選品,最終鎖定酸菜魚品類並組建研發團隊,堅持全流程自研:精選加州鱸為主食材,模擬重慶地窖環境醃製酸菜。自制成本約為採購的10倍的高投入,為后來太二酸菜魚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5年,太二酸菜魚品牌正式推出,九毛九藉此開啟了多品牌發展之路。天眼查顯示,2020年1月,九毛九成功登陸港股資本市場,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上市四年有余,九毛九當前的日子卻並不好過:太二酸菜魚大量閉店、三大品牌業績齊齊下滑、多品牌戰略成效有待提升以及被調出港股通標……多重壓力疊加下,九毛九的經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如今,如何扭轉太二酸菜魚的頹勢,激活慫火鍋等副牌的增長潛力,以及化解被調出港股通標的影響等,已然成為管毅宏必須直面的緊迫考題。這位從只有6張桌子麪館起步的創業者,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亟待為九毛九尋得新的破局之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