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14:26
跨境支付的作用就是為企業出海創造更多商業價值,靈活適應跨境電商的各種變化,更好地服務於出海。
文|石丹ID | BMR2004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1.03 萬億元,增長4.7%;進口2911億元,增長9.3%,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這為跨境支付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戰略機遇。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PayPal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邱寒公開表示:中國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經歷了從B2B到B2C的轉變,已經逐漸在知識產權、設計和功能上發展出了獨特優勢。隨着電商業務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商户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站,直接面向海外消費者,這一趨勢尤其明顯。
一方面是不確定的國際貿易環境,一方面則是出海、建站的商家對於跨境支付的強需求。PayPal中國是如何把握其中的戰略機遇?PayPal的做法又能為其他支付企業帶來哪些啟示?近日,PayPal高級總監、中國區銷售負責人蘇磊接受了《商學院》記者的採訪。
01
出海企業跨境支付的主要痛點
「支付渠道碎片化,不同區域客户存在支付偏好差異;高費率帶來的成本高,大部分支付工具的手續費都在3%~6%之間,有的甚至高達將近10%;拒付與欺詐風險帶來的麻煩和損失。歐美客户的信用卡拒付率高,有濫用拒付全的情況,也有專門盜用支付信息的情況。」一位從事發製品行業的品牌運營總監Bella Xue向《商學院》記者坦言其品牌出海時面臨的跨境支付挑戰。
其實,與Bella Xue有着類似「痛點」的出海企業不在少數。蘇磊也講述了PayPal多年來對於出海企業在跨境支付方面的痛點觀察。
「首先,合規性是中國出海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由於各地區、各國家的合規要求存在較大差異,整體環境相對複雜,這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時最先需要應對的重要問題。」蘇磊説,「其次,資金結算周期較長也是企業普遍反映的痛點之一。許多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與中國相比仍較為傳統,主要依賴本地銀行體系,導致資金到賬速度較慢,結算成本較高。這一點在我們與商户的溝通中也被頻繁提及。企業在拓展某些國家市場時,需格外關注這一問題。」蘇磊特別提到,退單問題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經常遇到的難題。
在國內,支付環節的退單相對較少,但在海外尤其是歐美市場,其消費者長期以來享受優質的線下服務,因此對退單和售后服務的要求極高。對於中國商户而言,退單率升高會直接推高運營成本,尤其是跨境物流和退貨處理流程相對複雜,這對中小型企業的壓力尤為突出。
02
以支付經驗賦能企業出海
作為全球知名的第三方支付企業,PayPal成立於1998年。其業務覆蓋消費和商業兩端,擁有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支付網絡、支持100多種貨幣交易,在全球為數千萬商户提供支付服務,有超過4億活躍賬户。受益於中國金融開放的政策,PayPal成為第一家獲准在中國市場提供在線支付服務的外資支付平臺以及首家在中國擁有全資子公司的外資支付企業。
邱寒曾公開表示,跨境支付的作用就是為企業出海創造更多商業價值,靈活適應跨境電商的各種變化,更好地服務於出海。
針對上述痛點,PayPal通過多維度服務與創新提供支持。蘇磊説:「PayPal一直秉持着‘在我們的平臺上,再小的中小商户也是全球化商户’的理念。為商户提供優質的支付服務是我們的核心工作,但我們更希望通過與合作伙伴的緊密協作,為中國商户打造更廣闊的平臺,助力他們在全球範圍內提升競爭力,實現商業成功。」
PayPal通常會將行業頭部企業的出海經驗、常見「踩坑」案例及各市場挑戰及時分享給中國商户,助力其提升運營效率。特別是對近年成為市場熱點領域的虛擬產品的風險防範和合規要求,PayPal會定期與行業商户分享市場動態、遊戲規則及合規經驗,幫助中國新興行業如遊戲、直播等商户更好地開拓全球市場。
同時,進行產品迭代升級,PayPal自獲得支付牌照以來持續優化服務,例如在2024年推出了「PayPal全球支付平臺」,強化本地化服務能力,實現人民幣提現最快4小時結匯到賬,支持PayPal錢包、信用卡等一站式收款管理,提升資金處理效率。更早一些,2023年時,PayPal中國基於商户實際需求推出全新跨境收款產品「PayPal跨境收款」,幫助中國商户將全球資金簡單、快速、安全地從PayPal賬户一站式結算至境內銀行賬户。
「統一結算賬户的確是非常方便,它讓多幣種可以統一管理、特別我們大部分時候設置了將所有交易自動按PayPal匯率折算為USD,財務報表僅需處理單一貨幣,非常方便,既減少了人工計算的錯誤,也節省了對賬時間。預計每月可節省約1~2個工作日的工時。」Bella Xue説。
03
構建全鏈路跨境服務生態體系
蘇磊告訴《商學院》記者,不同於單純提供支付工具,PayPal的核心優勢在於構建「全球通達+本地適配」的端到端解決方案體系。該體系不僅涵蓋跨境支付基礎功能,更深度整合風控合規、資金管理、交易保障等全鏈路服務。同時,通過與中國本地支付網絡、建站服務商等生態夥伴建立合作,進一步強化對中國商户出海需求的支持能力,這種差異化模式構成了其區別於其他平臺的關鍵競爭力。
PayPal自2019年獲得中國展業牌照后,於2024年面向中國市場推出「PayPal全球支付平臺」這一全棧式服務解決方案,為中國商户構建起「全球通達+本地適配」的全鏈路跨境服務生態體系。
其核心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破解行業痛點,通過「跨境收款」與「跨境付款」雙產品矩陣,縮短傳統跨境收款周期、降低手續費,顯著提升資金流轉效率。例如,在人民幣體現方面,已經實現最快4小時結匯到賬;二是構建生態賦能,通過對接中國本地支付網絡以及Shoplazza、WooCommerce等獨立站平臺,形成覆蓋建站、支付、物流的全鏈條支持;三是拓展市場邊界,助力中國商户觸達超4億PayPal活躍用户及全球卡支付、本地化支付消費者,有效突破地域限制,為中小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了關鍵基礎設施支撐。
通過整合多項產品能力,PayPal幫助中國商户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的外部挑戰,提升消費者端的購物體驗。
蘇磊介紹,在「PayPal全球支付平臺」中,PayPal整合了物流跟蹤功能。「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物流環境較為複雜,政策與關税的不確定性較高,使得部分包裹滯留時間較長。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通過加強與客户的溝通來應對此類問題。雖然我們並非直接負責物流環節,但是在資金結算過程中,會綜合考慮物流不確定性等因素。例如,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我們可能會適當延長付款結算周期,以應對買家和賣家對貨物位置不確定帶來的風險。同時,我們的物流跟蹤功能為中國商户在海外開展業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支持,顯著提升了他們在複雜環境下的運營效率。」蘇磊説,「通過物流跟蹤系統,買家可以實時查看物流狀態,減少因無法獲知貨物動態而產生的焦慮和投訴,減少主動發起退款或退單的概率。如果發起退單請求,不僅會影響商户端的各項運營指標,也會導致交易被取消,相關資金需要重新劃撥,進而影響跨境交易的整體效率。因此,我們始終致力於通過整合多項產品能力,幫助中國商户更好地應對這些複雜多變的挑戰。」
04
AI技術加持風控
風控是支付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堪稱其業務運行的「防火牆」與「穩定器」。在數字支付愈加成為主流的全球市場中,支付企業日均處理海量交易,每筆資金流轉都伴隨着欺詐、合規、技術安全等潛在風險。隨着技術進步和監管趨嚴,風控能力將成為支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蘇磊列舉了一些常見的風險:「在買家端,較為常見的風險之一是盜卡風險,即用户所使用的資金並非其本人所有,這種情況在跨境支付中較為普遍;在賣家端,常見的風險則包括‘貨不對板’問題,即買家收到的商品與描述不符,易引發買家投訴及退單。」
此外,虛擬產品市場快速崛起,也給跨境支付帶來了風險。虛擬產品跨境交易特性與傳統電商存在顯著差異——虛擬產品通常不涉及線下物流憑證,交易過程為即時發貨、即時到賬,且資金流動速度遠高於傳統行業。這一特性對跨境支付企業的風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AI技術的發展爲跨境支付的風控帶來了變革。
PayPal的風控方案主要是依託全球龐大的交易數據,運用前沿AI技術建立了多樣化的風控規則模型,從而更有效地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例如,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技術,PayPal能夠實時獲取客户行為,使用大量數據,適應欺詐方式變化,優化過濾條件和規則;此外,PayPal藉助基於人工智能的「圖智能」技術從海量交易中迅速甄別出不合規行為,提高調查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PayPal還使用「端到端的機器學習平臺」覆蓋風控、合規、客户服務等公司內部各職能部門,一站式完成對模型開發整個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完整支持。
蘇磊強調,作為金融企業,PayPal在客户開户階段就已經設立了嚴格的風險管控機制。通過准入標準,能夠在源頭上篩除不合規或潛在風險較高的賣家,這也是風險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AI和大模型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體量越大的企業在風險預測和管理方面的優勢也越發明顯。大數據能夠為模型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素材,提升風控系統的自我學習和預測能力。因此,對於數據規模龐大的企業而言,AI驅動的風控體系無疑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強的風險識別能力。
05
全球資源與本土需求的雙軌驅動
在數字經濟與全球治理變革的雙重背景下,PayPal的產品創新思路圍繞兩條主線展開,形成「自上而下引進+自下而上定製」的雙軌創新路徑。
具體來看,第一條創新路徑是自上而下地引進全球標準化產品。PayPal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一套標準化產品體系,全球市場會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引進該產品或者功能。
例如「先買后付」(BNPL, Buy Now Pay Later)是PayPal全球的產品,經過中國團隊與美國團隊合作,中國商户可以按需選擇是否啟用該功能。現在,中國商户在自建網站時,除了支持常規的錢包和銀行卡支付外,也可以為海外買家提供BNPL支付方式,使買家能夠分期付款,而商户則可以一次性收到全部貨款。「這一創新對於銷售高客單價產品的中國商户尤為有意義。例如,銷售無人機、3D打印機等高價值商品時,部分買家可能因資金壓力無法一次性支付全部金額。通過先買后付功能,買家可以靈活分期付款,降低了購買門檻,而中國商户則能夠順利收款,促進高價值產品的銷售和業務拓展。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在C端創新如何助力中國商户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蘇磊表示。
對於一些在美國市場使用很好、暫時還沒有引入中國的全球標準化產品,中國團隊則會與全球產品團隊緊密溝通,評估國際市場成熟產品的中國落地可行性,推動標準化功能在中國商户業務中的快速應用。「我們中國團隊每周都會與美國團隊溝通,力爭儘快將這些新功能引入中國市場,賦能中國商户。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商户在全球支付能力方面與其他地區的商户保持同等水平,不讓這部分能力成為中國商户的短板。」蘇磊表示。
第二條創新路徑是自下而上地根據本土需求驅動的定製化開發。蘇磊坦言,中小微商户在中國客户羣體中的絕對數量佔比依然非常高。相較而言,超大型企業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和管理能力,往往已經具備完善的風控和市場運營體系,對PayPal的依賴度相對較低。因此,PayPal更注重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定製化的技術解決方案、加快資金周轉速度的一體化支付平臺、智能風控體系、營銷支持以及數據報表分析等,切實幫助他們提升跨境業務的整體競爭力。
蘇磊以專門為中國中小微商户開發的特色功能——PayPal快閃收單為例。中國中小商户有前往海外參加展會的場景,無論是在會展現場還是與海外客户洽談時,常常需要收取樣品費用或小額訂單。如果沒有PayPal等便捷工具,商户往往需要在當地開設銀行賬户,手續繁瑣且成本較高,尤其對於金額較小的交易來説並不划算。現在,藉助PayPal的快閃收單功能,商户只需在現場展示二維碼或支付鏈接,即可便捷收取,提升了轉化率,拓展新的業務機會。
而這些創新產品背后,是PayPal通過「本地化團隊+技術基礎設施+持續創新文化」的三維策略有效管理全球監管的複雜性。
蘇磊告訴記者,在主要市場,PayPal部署深耕多年的本地團隊,成員涵蓋商務、風控、運營及合規等領域的資深專家。此類團隊具備深刻的市場洞察、快速響應的能力和多元文化背景等優勢;在基礎設施上,以中國數據中心建設為例,採用「兩地三中心」模式,實現中國數據本地化存儲,符合國內監管要求,並組建了強大的本地技術團隊,推動內部創新和孵化。在創新文化上,團隊鼓勵在產品功能、用户體驗、風控及客户服務等領域開展「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