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剛剛,許家印全球77億美元資產被凍結

2025-09-16 19:58

(來源:不良資產行業觀研)

添加oppland123,加入不良交流羣

來源丨地產資管界

市場消息,法院判令由中國恆大清盤人接管許家印資產,並委任Keith Ho為監督律師。法庭已經對許家印名下資產發出全球禁制令,禁止其處置價值不超過77億美元的資產。

在普通法系中,清盤人(Liquidator)與接管人(Receiver)職能不同。前者主要承擔清算公司資產、分配債權、註銷公司的職能。后者則承擔接管並保全某人或某公司的特定資產職能。針對財產或資產而言,接管人的職能針對性更強。

77億美元資產被凍結

9月16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開庭審理這一訴請,最終支持清盤中的中國恆大訴請,判令由清盤人黃詠詩、杜艾迪作為接管人,接管許家印資產。

此次接管範圍既包括許家印名下的財產和資產,也包括他控制的公司。許家印的律師提出,「任命接管人過於嚴厲,因為它會干涉許的私人事務」( Mr Barlow SC submitted that the appointment of a receiver is too drastic as it would interfere with the private affairs of Hui)。但香港法庭法官明確表示:我不接受這一主張(I do not accept this submission)

最終,法庭並未採納許家印方面提出的意見,而是認為儘管一般規則應由獨立人士擔任接管人,但在適當情況下,法院可委任與案件有關人士,只要其能公正行事並管理潛在利益衝突。法院認為清盤人適合擔任接管人,設立「監督律師」機制以管理潛在衝突。此后,Wilkinson & Grist律師事務所律師Keith Ho為被法庭委任為監督律師。

香港法庭已發出全球財產禁制令,禁止許家印方面處置價值不超過 77 億美元的資產。

許家印前妻也被清算

許家印被清算,他的前妻丁玉梅也未能獨善其身。

圖:丁玉梅和許家印

圖:丁玉梅和許家印

曾經許家印和丁玉梅是一對「患難夫妻」。

創業之初,丁玉梅堅定站在許家印背后,給了他不少鼓勵,一直相扶相持一直到許家印帶領恆大走向巔峰。

但在恆大陷入危機后,丁玉梅選擇了和他離婚。

2023年8月14日,中國恆大發布的公告中,丁玉梅已經被定義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聯人士的第三方」。

這被業內認定為許家印與丁玉梅離婚的有力證據,同時,二人的離婚也被有不少人認為是「技術性離婚」。

不過,不管這兩人曾經打了什麼算盤,現在的丁玉梅已經陷入一場難以掙脱的複雜困局之中。

不久前,據媒體披露,一份法庭文件顯示,中國恆大創始人許家印的前妻丁玉梅,通過5家離岸公司以4980萬英鎊(約合5.27億港元)購入了倫敦豪宅項目Thames City的33個單位,只是文件中並未提及具體購買時間。

但另有消息指出,查閲英國土地註冊處文件可知,這些豪宅的購置時間為2022年9月。

這個時間點顯得格外微妙——

2021年,恆大的債務危機全面爆發,同年9月23日中國恆大未能按期支付債券利息后,監管部門曾敦促許家印拿出個人財富,以緩解恆大持續加劇的債務危機。

而丁玉梅購置這些豪宅,恰是在監管部門敦促許家印動用個人身家償付債務近一年之后。

如此背景下,丁玉梅進行大規模海外房產購置的行為,難免引人浮想聯翩。

要知道,從法律層面來看,丁玉梅已無法對恆大的危機置身事外——

據悉,丁玉梅名下有多架私人飛機、名車、遊艇,以及在加拿大、英國等地的多處房產,總價值達數億美元,這些已被查清的資產均面臨法庭凍結及清算人的處理。

去年7月,香港和倫敦的法院已對丁玉梅發出全球資產凍結禁令,目的是追回許家印、丁玉梅及恆大前高管等人約60億美元的分紅及酬金。

同年9月,據媒體消息,英國法院裁決允許丁玉梅每月支取最多2萬英鎊(約合18.62萬元人民幣)作為生活費。

顯然,在這場牽涉甚廣的風波中,曾經隱身於許家印身后的丁玉梅,如今已站在聚光燈下,被捲入了與恆大危機深度綁定的漩渦之中。

無論她當初的決策背后有着怎樣的考量,在法律與現實的雙重壓力下,這場困局的破解,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無論如何,在恆大集團持續發酵的債務危機中,如何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保障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纔是最重要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