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23:45
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就關税合憲性作出裁決,此舉可能給美國企業界帶來動盪,並引發對美國財政健康狀況的質疑。在此之前,華爾街正準備迎接又一段動盪時期。
今年 4 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 「解放日」 關税計劃后,資產價格大幅下跌。這讓華爾街得以窺見:若法院決定推翻市場參與者已適應的關稅制度,可能會出現何種局面。
自那以后,特朗普政府已宣佈一系列貿易協議,企業也找到方法消化了部分成本。相應地,市場已逐步復甦,並創下新高。
儘管最高法院已加速審理此案,但部分市場參與者表示,在口頭辯論結束后,裁決結果可能還需一個月甚至更久才能公佈。最高法院公共信息辦公室稱,任何案件的判決意見通常會在該案審理所在的司法年度內發佈,當前司法年度將於 2026 年 6 月 6 日結束。
投資公司 Research Affiliates 董事長羅布・阿諾特(Rob Arnott)表示:「維持關税不變,本質上是法院表明‘現狀可行’,而市場如今已接受這一現狀。若推翻關稅制度,則會引發巨大的不確定性 —— 市場最厭惡的莫過於不確定性。」
若最高法院不僅裁定關税違憲,還判定企業有權獲得退税,美國企業可能會獲得一次性大幅提振。道明銀行(TD Bank)利率策略師估算,退税額總額可能達到 1000 億美元。但有觀點警告,這一利好可能會被 「更大的不確定性」 及 「未來更多政治與法律鬥爭」 的潛在風險所抵消。
BCA 研究公司首席美國策略師道格・佩塔(Doug Peta)指出:「貿易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加劇。企業可能會暫停投資、凍結招聘,家庭可能會收緊開支。」
佩塔表示,上述所有情況都可能導致美國股指從近期的歷史高點下跌,信用利差進一步擴大。
「金融市場已接受關税對通脹、經濟增長及資產價格的影響,」 佩塔説道。
最高法院面臨的核心爭議是:原告方稱,特朗普援引 1977 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關税,此舉是否超越了其職權範圍。裁決結果的性質、範圍、細節,以及政府的迴應,都讓投資者難以判斷市場可能會如何反應。
資產管理公司 F/m Investments 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莫里斯(Alex Morris)表示:「此事涉及太多不確定因素。」
退税只是問題的一部分。例如,即便法院最終裁定需退還税款,還需明確 「哪些主體有權獲得退税」。
格倫梅德信託公司(Glenmede Trust)投資策略副總裁邁克爾・雷諾茲(Michael Reynolds)稱:「大範圍退税對美國企業界而言,可能就像意外收到一筆經濟刺激資金。」 他表示,這可能會進一步推動股票市場上漲。
但雷諾茲等人警告,即便最高法院作出不利於政府的裁決並要求退税,任何股票市場上漲也可能只是 「短暫的甜頭」—— 因為即便其他機制在操作層面更復雜,特朗普仍可通過這些機制重新徵收關税。
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機構的經濟研究團隊發佈的報告均認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會轉而利用其他權力,針對特定貿易伙伴或行業集中實施關税。
赤字隱憂
債券市場可能也會呈現 「短暫緩解后重回不確定性」 的態勢。
宏利投資管理公司(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發達市場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傑夫・吉文(Jeff Given)表示,若最高法院裁定基於《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的關税違憲,美國國債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 「暫時性」 緩解 —— 因為這將減輕關税可能給市場帶來的部分通脹壓力。
但吉文指出,市場還需思考這一裁決對 「長期債券發行、預算赤字,以及如何彌補原本依賴關税填補的收入缺口」 意味着什麼。
今年 8 月,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與惠譽(Fitch)均維持美國 「AA+」 主權信用評級,稱特朗普關税政策帶來的收入激增可能會降低赤字規模。
智庫卡託研究所(Cato Institute)總體經濟與貿易部門副總裁斯科特・林奇科姆(Scott Lincicome)警告,退税的可能性會讓這一前景變得暗淡。
「大型企業可能會突然多出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意外之財’,但美國的財政狀況會隨之惡化。」
林奇科姆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 「裁決公佈后,市場將如何應對所有不確定性」。他補充稱,即便裁決結果支持關税繼續實施,也會給市場注入另一種不確定性,可能引發 「拋售潮 —— 因為所有人都在試圖弄明白,這對於更不穩定的貿易政策決策意味着什麼」。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關税風波都像一團亂麻。試圖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無異於白費力氣。」 林奇科姆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