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球精神疾病市場有望大幅增長

2025-09-16 17:09

到2033年,全球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市場預計將達到321億美元,預測期內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6.5%。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等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可用治療的高成本以及公眾對這些心理健康挑戰的認識不斷提高,推動了這種增長。

雖然精神疾病的患者基礎可能小於癌症或糖尿病等市場,但抗精神病藥物的高昂成本創造了一個具有強大回報潛力的市場。全球精神疾病患者庫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大,這表明未來存在巨大的增長機會。新的抗精神病化合物和大量研發投資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推動市場發展。

抗精神病藥物(神經安定藥)主要用於治療精神病,其有效性取決於個體患者。它們有時也會被非説明書使用,用於治療嚴重抑郁、焦慮和強迫症等疾病。正在進行的研究重點是開發更有效、副作用更少的抗精神病藥物。

該市場已經從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由於嚴重的錐體外系副作用(PS)而不太受歡迎)發展到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這些較新的藥物具有更好的功效,且較低的盈利風險,並且有口服和注射形式(長效)可供選擇。第二代口服抗精神病藥物目前佔據最大份額,因為其價格實惠且具有更廣泛的神經遞質靶向作用,可能會減少副作用。

儘管患者人數與其他領域相比較少,但第二代長效(肌肉注射)領域預計將經歷最快的增長。該類別中的較新配方和高價藥物正在推動市場擴張。這些長效選擇提供了改善依從性等好處,但在給藥、儲存和潛在藥物相互作用方面有不同的規格。

精神分裂症目前佔精神疾病藥物市場的最大份額,其次是雙相情感障礙和單相情感障礙。抗精神病藥物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基礎,通常與心理和社會支持一起。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估計,1.1%的美國成年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而世界衞生組織報告稱,全球約有2400萬人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影響。

抗精神病藥物市場的關鍵差異包括利用多種適應症來擴大患者羣體並擴大專利保護的公司。全球市場在地理上進一步細分,由於早期診斷、高患病率、人口老齡化、定價溢價、鉅額醫療保健支出以及強大的製藥行業存在等因素,北美目前處於領先地位。由於患病率上升、意識提高、醫療保健可及性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發展,亞太地區預計將以最快的速度增長。

精神疾病治療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艾伯維、Alkermes、百時美施貴寶、禮來、H. Lundbeck A/S、強生公司、大冢製藥公司、住友製藥公司和Teva製藥公司。

關鍵要點:

* 到2033年,全球精神疾病市場預計將達到32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5%。

* 發病率的增加、治療成本的提高和意識的提高正在推動市場增長。

*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口服)因其價格實惠和功效而主導當前市場。

* 第二代倉庫部門預計將經歷最快的增長。

* 由於患病率上升和醫療保健可及性改善等因素,亞太地區有望快速擴張。

Beninga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無薪外部撰稿人。它不代表Benzinga的報告,也沒有對內容或準確性進行編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