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14:57
雷遞網 樂天 9月16日
在完成南澳島-饒平海灣橫渡挑戰的次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化身旅遊與美食播主,走進汕頭、潮州兩地,帶領網友「雲」體驗潮汕文化魅力。
從中山紀念亭、廣濟橋到英歌舞、陶瓷微書等非遺項目,再到工夫茶、蠔烙等特色飲食,張朝陽實地探訪潮汕文化,深入感受當地歷史底藴與人文風俗。「百聞不如一見」,他在直播中表示,要充分利用視頻自媒體讓非遺技藝被更多人看見,追溯歷史對現代人的生活很有意義。
汕頭非遺見傳承 品蠔烙美食憶橫渡驚險
上午10點,張朝陽的潮汕文化之旅從汕頭歷史文化地標「小公園」開啟。中山紀念亭旁,一支英歌隊上演氣勢磅礴的表演,源自《水滸傳》的剛勁舞姿吸引了張朝陽的目光。他全程沉浸觀看,還向隊員學習轉槌動作,親身體驗這一非遺項目的豪邁活力。
隨后,展區中陳列的35萬字的《貞觀政要》陶瓷微書、由整塊香樟木一體雕刻而成「螃蟹籠」非遺作品,令張朝陽驚歎於精巧背后工匠們的極致追求。他感慨道,「這其實跟修行一樣,不能有任何雜念,創作者要專注,和游泳時不能想別的一樣。」
品工夫茶是汕頭直播之旅的「重頭戲」。茶藝表演后,張朝陽一邊聆聽非遺老師講解「啜飲」技巧,一邊用物理知識解析功夫茶杯的講究之處,「小杯薄杯散熱快,和空氣一起喝能快速降温,熱傳導我在物理課第二本書講過。」
正午時分,鎮邦美食街成張朝陽的「美食打卡地」。他先后走進銀屏蠔烙、蔡溪記牛肉丸、壯雄薄殼等老字號。外酥里嫩的蠔烙食材,正好是早上兩三點從張朝陽前一天橫渡歷險的耗油場取來的。
這讓他想起這段「蠔區脱險」的難忘經歷——在9月14日的橫渡挑戰中,深水海域的高速洋流不斷把他衝入蠔區,導致其手部被水下繩索附着的鋒利貝殼劃傷,張朝陽一度上船避險,好在及時調整好狀態繼續挑戰,最終歷時5小時18分抵達終點。直播中,他一邊品嚐美味蠔烙一邊打趣道,「昨天跟蠔搏鬥了好幾個小時,今天吃到蠔,有一種復仇的感覺。」
潮州古城尋歷史 賞千年技藝歎文化穿越
告別汕頭后,張朝陽轉赴潮州,探尋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藴。抵達「中國四大古橋之一」 的廣濟橋東門時,他被韓江江景與橋體建築吸引,「這個江的寬度剛好,有水則靈,江風一吹很舒服。」
廣濟橋的橋墩上聚集了手拉壺、剪紙、木雕、潮繡、陶瓷、抽紗等眾多非遺傳承人,手拉壺大師林朝明、剪紙傳承人黃朝陽、刺繡傳承人李曉丹等逐一在直播中展示技藝。當林朝明展示手拉壺製作時,提及這項技藝已有千年歷史,壺身、壺嘴、壺膽均為手工拉制且嚴絲合縫,張朝陽化身「物理老師」指着作品解説道,「數學上就是柱座標,全是圓轉的。」
從廣濟橋至廣濟樓,行走於唐風宋韻的千年古城中,張朝陽感嘆道,「這里對傳統文化的保留非常好。」城樓內的潮州非遺精品展上,木雕「一攏江海」、潮繡「歲朝清供」等作品讓他頻頻駐足,他坦言,「今天感受最多的就是工匠精神,不急不躁,做出精品,這是長期主義。」
談及此次潮汕之行,張朝陽用「文化穿越」來形容,「在潮汕地區走一遭,感覺穿越了南宋、北宋年間,是一種文化之旅。」在他看來,潮汕的「工匠精神」滲透在飲食、潮繡等方方面面的細緻之中,這令他印象非常深刻,「講究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儀式感」。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