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Coinbase要發幣,是否有勝算?

2025-09-16 16:10

穩定幣行業的轉型趨勢——「發行變薄,分發變厚」出發,成功已從「能否發行」轉向「能否分發」,即構建貫穿錢包、橋接、商户的「路網」,讓穩定幣被自然使用和流通。

$Coinbase Global, Inc.(COIN)$ 發了個帖子要做代幣

穩定幣時代的核心——分發決定成敗​​

穩定幣行業範式轉移:

  • ​發行變薄​​:穩定幣發行已高度模塊化(如Paxos、Bridge提供API/白牌方案),企業可快速上線穩定幣,邊際成本低。Coinbase作為合規平臺,發行技術門檻低,但發行本身非核心競爭力。

  • ​分發變厚​​:真正稀缺的是分發能力——即穩定幣能否嵌入用户日常動作(如支付、交易、募資),形成網絡效應。Coinbase的勝算高度依賴其現有分發網絡能否轉化為競爭優勢。

穩定幣的成敗取決於三大高勢能分發場景(交易所/Launchpad、錢包/跨鏈橋、商户與PSP)。Coinbase若發幣,需在這些場景深度佈局,否則可能重蹈 $PayPal(PYPL)$ 的PYUSD覆轍(PYUSD表現不佳,因分發未達預期)。

Coinbase發行穩定幣的優勢:強大的分發基礎​​

Coinbase擁有顯著優勢,源於其龐大的用户生態和合規基礎設施,勝算較高,但需精細化落地。

  1. ​交易所/Launchpad場景:募資與流動性流水線(高勢能分發入口)​

    • ​優勢​​:Coinbase是頭部交易所,用户基數龐大(超1億認證用户),可輕松將新穩定幣集成到交易、Launchpad和流動性池中。Binance、OKX等平臺近半數新項目以穩定幣計價,Coinbase可複製此模式,實現「募資-空投-二級流動性」三段式分發(如用穩定幣作為默認計價單位),快速形成剛性需求池。

    • ​案例參考​​: $Bullish(BLSH)$ 交易所IPO以100%穩定幣結算(11.5億美元),標誌穩定幣成為一級市場基礎設施。Coinbase可類似主導IPO或代幣銷售,將自產穩定幣設為默認選項,降低用户摩擦。

    • ​勝算提升點​​:Coinbase Custody和交易API可提供無縫結算,避免Hyperliquid案例中的分發入口之爭——Hyperliquid將USDH發行權社區化,引發Circle(USDC發行方)等競標。Coinbase的既有地位可減少此類競爭壓力。

  2. ​錢包/跨鏈橋場景:打造「默認路徑」的流量樞紐​

    • ​優勢​​:Coinbase Wallet(支持移動端和擴展)擁有數千萬用户,可簡化「法幣入金→跨鏈→應用」路徑。分發槓桿在於「減少用户思考」,如Stripe與MetaMask合作(Bridge處理合規,MetaMask提供入口)。Coinbase可類似整合自產穩定幣,實現一鍵買入、跨鏈和支付,形成閉環體驗。

      • 例如,Coinbase Card(支持法幣入金)可升級為穩定幣支付工具,類似MetaMask的mUSD案例(用户通過錢包直接存借獲息)。這能弱化交易所入金依賴,沉澱價值到錢包層。

    • ​勝算提升點​​:Coinbase的法幣通道(ACH、銀行卡)已成熟,可模塊化接入,避免MetaMask的第三方依賴(如Stripe)。Stripe的API實現「即插即用」,Coinbase的自有系統可更高效。

  3. ​商户與PSP場景:無感清結算的后臺能力​

    • ​優勢​​:Coinbase Commerce(商户支付服務)支持加密貨幣支付,可隱藏清結算、風控等複雜度,讓穩定幣「無感」融入企業場景(如發票、供應鏈)。以PayPal和Stripe為例:PayPal以渠道驅動形成閉環,Stripe以平臺驅動API化分發。Coinbase可結合兩者,利用合規優勢(如美國牌照)構建開放API網絡。

    • ​勝算提升點​​:長期競爭力來自「工作流深度」(連接支付、信貸等數據)。Coinbase的機構客户基礎(如對衝基金、商家)可快速採納穩定幣用於財資管理,避免純補貼競爭。

整體優勢總結:Coinbase的分發網絡(用户量、錢包、支付入口)為其發幣提供高起點。勝算預估:​​70%以上​​,前提是充分利用現有生態,而非從零構建。

潛在挑戰與風險:分發競爭激烈,用户採納是關鍵​​

儘管優勢明顯,Coinbase面臨突顯的分發競爭和用户行為挑戰,可能拉低勝算。

  1. ​激烈分發入口之爭

    • ​挑戰​​:以Hyperliquid為例,展示分發入口白熱化競爭:Circle(USDC發行方)火速部署USDC和跨鏈協議CCTP,以搶佔份額。Coinbase若發新幣,需與USDC(其自身合作伙伴)或USDT等巨頭競爭,可能分散資源。

      • 嵌入相關圖片(緊鄰Hyperliquid案例上下文):此圖展示Hyperliquid的鏈上發行機制,突顯「分發入口之爭」的本質。Coinbase需避免類似競標戰。

  • ​風險影響​​:如果Coinbase無法將新幣設為平臺默認(如用户慣性選擇USDC),分發效率下降,勝算降至50%。

  1. ​用户採納與體驗鴻溝​

    • ​挑戰​​:分發依賴「減少用户思考」。Coinbase需確保穩定幣無縫嵌入工作流(如一鍵支付),否則易流失用户。PayPal的PYUSD失敗案例顯示,生態內滲透不足會導致低採納。

    • ​風險緩解​​:學習Stripe的「默認路徑」設計(如API簡化跨鏈),並利用AI Agent趨勢(機器代理支付需可編程底座)增強場景深度。

  2. ​監管與合規成本​

    • ​挑戰​​:發行雖「變薄」,但監管日益明確(如各國框架)。Coinbase需投入資源確保新幣合規,可能拖慢分發速度。

    • ​相對優勢​​:Coinbase的合規經驗可降低風險,但需平衡成本。

整體挑戰總結:勝算可能因競爭和用户習慣跌至​​50-60%​​,但Coinbase的資源可部分緩衝。

勝算評估與建議:分發能力決定勝負​​

Coinbase發行穩定幣的勝算較高(​​65-75%​​),但非絕對,核心在於執行分發戰略。

  • ​勝算關鍵指標​​(基於Eloise洞察):

    • ​分發深度​​:是否將穩定幣嵌入Coinbase生態的「日常動作」(如交易默認幣、錢包支付),而非孤立資產。價值在於「被放進哪些動作里」。

    • ​網絡效應​​:能否構建PayPal式的閉環或Stripe式開放平臺,放大商户-用户互動。

    • ​創新邊界​​:如前瞻所述,整合AI Agent支付(高頻小額場景),Coinbase可領先測試可編程風控底座。

  • ​具體建議​​:

    • ​短期​​:聚焦交易所場景,將新幣設為Launchpad默認計價單位,快速啟動分發。

    • ​中期​​:升級Coinbase Wallet,實現「法幣-穩定幣-跨鏈」一鍵路徑,減少用户流失。

    • ​長期​​:開放API給商户(類似Stripe),構建工作流深度,避免價格戰。

​最終結論​​:Coinbase勝算可觀(70%基線),但必須將「分發為王」作為核心——發行不難,但只有將新幣轉化為基礎設施(如Hyperliquid的剛性需求),才能真正贏得分發時代。否則,可能淪為「發行變薄」犧牲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