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偉達之外:存儲和AI硬件正在悄悄改寫半導體勝負手!

2025-09-16 14:45

當市場還在討論「誰能跑贏 $英偉達(NVDA)$ 」的時候,真正悄然變動的是另一條鏈條——存儲(HDD/SSD/NAND/DRAM)+AI服務器配套+設備端,正在被一波由超大模型與數據中心擴容共同驅動的剛性需求推上風口。

今天的信號不是孤立的新聞,而是「價格→供給緊張→機構上調預期→資金跟進」的四連擊:SanDisk/NAND首發漲價、Micron/DRAM/NAND跳價/惜售與機構上調、Western Digital 與Seagate跟進HDD漲價、以及設備龍頭ASML出現內部買盤。這一串動作都在同步發生,説明行情有「基本面驗證」的味道,而非純概念炒作。

9月15日Semi覆盤

  1. 存儲方向出現短期漲價+中期需求持續的「Price & Volume」雙重催化: $SanDisk Corp.(SNDK)$ 已宣佈 NAND 漲價,Micron/業內也出現「暫停報價/惜售」信號,Western Digital 當天通知客户上調 HDD 價格,市場對存儲景氣回升的預期被迅速放大

  2. 機構開始把「AI驅動的存儲需求」量化入估值:UBS、Citi 等紛紛上調 Micron 目標價(UBS 把 MU 拉到 185 美元區間),並給出未來幾個季度 DRAM/NAND 平均售價上行的預測,説明券商已把超大模型帶來的長期存儲需求寫進模型

  3. 半導體設備(尤其光刻)作為周期傳導口,確定性更強:ASML 的內部人買入、並且長期資本開支若因內存漲價而回暖,ASML 將直接受益,成為板塊里「壓艙且確定性高」的配置

  4. 板塊分化將加劇:從「有賬面業績/價格話語權」的存儲龍頭,到「業務模式依賴外部大客户且缺壁壘」的GPU租賃/算力外包類企業,市場會顯著區分估值溢價與折價。參考:CoreWeave 型公司仍存在多空分歧(此處以市場常見爭論邏輯爲鑑)。

核心驅動細分與機會

存儲(HDD/SSD/NAND/DRAM)—— 短中期最直接的受益帶

超大模型(訓練與推理)和數據中心擴容同時推高對容量與高性能 SSD/HDD 的需求。廠商開始直接調價(SanDisk、Micron 的動作帶頭,WDC/Seagate 跟進),這意味着毛利端將比預期改善,利潤彈性顯著。

  • 短線:把握 $西部數據(WDC)$/ $希捷科技(STX)$ 的「消息驅動性多頭」,可擇機參與事件性上漲,注意成交量和換手

  • 中線:關注 $美光科技(MU)$ 的業績窗口(即將財報),若營收/指引持續上修,持有或加倉預計會有較好收益,機構已給出上調目標價作為邏輯背書。風險來自供給端若超預期釋放產能則利好兑現受限

AI服務器配套 & 芯片(接口/互聯/高帶寬內存)—— 跟隨超大客户訂單

無論是 NVidia 的 GPU 生態還是 $谷歌(GOOG)$ 的 TPU/定製化路徑,AI 服務器配套廠商都會因長期供貨協議和擴產受益。優選有大客户綁定、技術門檻高的供應商(帶有定製化能力者)。中短線優選與超大雲廠/AI 巨頭有深度綁定的配套廠商(在參考內容中提及的標的類型),事件驅動下往往能跑贏大盤。

設備(光刻/刻蝕等)慢熱但確定

當內存與存儲廠商恢復資本開支(CapEx),設備採購是最后被點燃的一環。 $阿斯麥(ASML)$ 的內部人買入和目前估值仍有修復空間,意味着在景氣復甦初期它是最佳「防守+順勢」標的。長線配置 ASML 或本土設備龍頭(視監管/訂單透明度),短線關注內部人交易、客户訂單披露節奏。

AI不只是加速GPU的繁榮,更在重塑存儲層級與設備需求:當「模型越大→數據越多→存儲越貴」成為市場共識,真正的收益者是——掌握定價權、產能受控、且與超大客户有穩定長期合約的存儲與設備龍頭。短期可以參與 WDC / Seagate / STX 的題材性上漲與美光的業績窗**易;中長期把錢分批配置到 Micron + ASML 這樣的確定性受益者上,留給「以租代建 / GPU租賃」類公司的是高波動、高分化的舞臺,非所有名字都值得長期押注。

市場已經從「猜故事」進入「驗業績」的階段——故事講得好不如賬面改善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