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海證券-石油石化行業深度報告:LAO裝置投產高峰在即,看好國內自主α烯烴產業鏈-250916

2025-09-16 15:20

(來源:研報虎)

  α烯烴產業集中度較高。從地區來看,北美是全球最主要的α烯烴生產基地,佔全球專產總產能的62%;前五大生產商合計佔據全球專產產能的86%。在需求端,北美同樣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佔比35.8%;其次為東北亞(21.6%)和西歐(14.3%)。按下游用途劃分,用於聚乙烯及聚烯烴彈性體共聚單體的α烯烴佔比最高,達到67%,其次為合成潤滑油基礎油聚α烯烴(PAO)領域,佔比10.6%。

  我國POE市場空間潛力大。全球POE產能主要集中在陶氏化學、埃克森美孚、SK和三井化學等少數企業手中,其中陶氏化學產能佔比約48%。從需求上看,2024年我國POE表觀消費量為44萬噸,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同期EVA消費量為139萬噸,進口量僅佔31%。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隨着國內一批LAO裝置及配套POE裝置投產,今年以來乙烯-α烯烴共聚物進口量明顯要低於去年同期,顯示出良好的國產替代趨勢。隨着未來國產裝置進一步投產、國內產能進一步提升、光伏膠膜需求修復,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

  我國α烯烴產能突破在即。我國目前POE主要技術瓶頸在於α烯烴合成。長久以來,由於受到技術轉移限制,國內α烯烴產能處於接近於無的狀態。直至2021年左右,中石油與中石化相繼突破乙烯齊聚工藝,隨后多家龍頭企業依託於其大煉化基地,相繼上馬LAO裝置及下游POE項目。其中萬華化學LAO裝置已於2024年投產,預計到2025年形成產能投產高峰,到2026年目前主要在建LAO項目將實現投產,國內將具備LAO裝置產能總計158萬噸/年。

  乙烯成本為控制α烯烴及POE成本關鍵。總體來看,是否屬於大煉化、乙烯成本、工業設計能力對於α烯烴成本起到了較為決定性的作用。這點對比北美SHOP工藝下α烯烴成本,同樣可以得到印證。由於美國聯邦企業税高達21%,且需要疊加州內另外徵收1%–12%的企業所得税,導致美國企業税務成本普遍高於國內。而在這種情況下,得益於美國顯著的乙烯和能耗優勢,殼牌SHOP工藝的成本較之國內平均要低上300美元/噸左右。POE成本方面,由於國內POE裝置基本都依託於大煉化基地,對成本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追平作用。經測算,北美的成本優勢應在60美元/噸左右。若是通過集裝箱貨船運輸至國內,考慮到運費約40美元/噸,那麼對國內的競爭優勢幾近於無。

  投資建議:綜合來看,受益於我國大煉化裝置建設時間短、人工成本低等因素,我國乙烯、α烯烴、POE生產基建成本優勢強,同時大煉化基地擴展能力高,在原料温度控制、運輸、廠區綜合能耗控制等方面展現了良好的成本優勢。建議關注具備進口乙烷制乙烯多優勢強壁壘的衞星化學、萬華化學;積極佈局新材料業務、國內具備區域協同優勢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在工藝包、催化劑具備知識產權優勢的鼎際得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不穩定風險;在建產能投放不及預期;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