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汽車視點 | 超30款新車密集上市,車企搶灘「金九銀十」銷售窗口

2025-09-16 13:15

新華財經上海9月16日電(李一帆)步入九月,汽車市場迎來密集的新品發佈期。據新華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9月,預計有至少30款新車上市。僅從9月15日開始的后半個月,就有包括享界S9T、蔚來ES8、理想i6、全新問界M7、沃爾沃XC70、奧迪E5 Sportback、至境L7、尚界H5、銀河M9、榮威M7 DMH、2026款嵐圖夢想家以及比亞迪海豹07DM-i等約20款車型陸續推向市場。

車企競相在「金九銀十」這一傳統銷售旺季集中發力,拉開了第四季度銷量競爭的序幕,期望在年底前搶佔市場先機。

新車投放覆蓋全市場,「金九銀十」​價格戰火重燃

本輪密集的新車投放覆蓋了5萬元至50萬元的各個主流價格區間,競爭態勢已蔓延至整個乘用車市場。

在10萬元左右的入門級與經濟型市場,榮威M7 DMH、風雲X3L、吉利新款星瑞、星越L、極狐T1等多款車型將相繼上市,主打高性價比、「智駕平權」,吸引首次購車的年輕消費羣體。

20-30萬元價格區間的競爭更為激烈。例如,即將上市的全新問界M7自開啟預售起,1小時內小訂數量突破10萬輛,24小時內累計達到19萬輛,市場熱力十足。理想汽車推出的第二款純電SUV理想i6,被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稱為「中大型五座純電動SUV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更是明確表示,該車型有望成為理想在純電市場的主力銷量擔當。同時,沃爾沃XC70、奧迪E5 Sportback等豪華品牌全新車型,針對中國用户需求進行了深度優化,一改過去的形象,成為豪華品牌中頗具革新意義的新能源產品。

而在35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則有蔚來全新ES8、極氪9X、享界S9T、新款嵐圖夢想家、騰勢N9等中大型新能源車及MPV集中上市,以產品力挑戰傳統豪華品牌,試圖在細分市場中爭取更多份額。

為爭取更大市場空間,多家車企近期再度推出促銷政策,掀起新一輪降價潮。9月初,特斯拉宣佈對上市不足一個月的Model 3長續航后輪驅動版降價1萬元,並對Model 3和Model Y推出五年0息金融方案。隨后,小米、小鵬等品牌迅速跟進,陸續推出包括0首付0息、一口價特惠、廠家直補等多重促銷策略。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楊靖表示,今年「金九銀十」期間產品供給顯著增加,新車的密集上市有望激發潛在購車需求,推動市場銷量創下新高。楊靖告訴新華財經:「今年10月,我們預計銷量同比可實現10%左右的增長,新能源車滲透率也有望突破50%。受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税政策即將到期的影響,部分消費者可能提前購車計劃,這也將對市場帶來額外的拉動效應。」

多城車展疊加政策驅動,國慶或成車市「最強催化劑」

車企選擇在近期密集推出新車並加大促銷力度,背后存在多重原因。

一方面,「金九銀十」作為傳統銷售旺季,歷來是消費者購車的高峰時間。尤其國慶假期更常被視為衝擊銷量、提振季度表現的關鍵窗口,諸多車企甚至習慣於在假期最后一天發佈銷量快報。以2024年為例,各大品牌在「十一」黃金周期間紛紛創下單周訂單新紀錄,使之成為歷史上成色最足的「車市黃金周」。而這一階段的銷售業績,往往為整個第四季度的市場走勢定下基調。

另一方面,政策窗口的收緊也在推動消費前移。2025年是新能源汽車享受免徵車輛購置税的最后一年,自2026年1月1日起,政策將調整為減半徵收,且單輛車減税額不超過1.5萬元。這一變化意味着消費者購車成本將普遍增加,尤其是購買30萬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車型時將增加至少1.5萬元。

與此同時,多地推出的車輛置換補貼也面臨退坡或暫停,如內蒙古、河南、湖南、貴州等地已陸續暫停相關「地補」政策。雖然部分區域后來又重新恢復補貼,但整體上看,置換補貼的持續性和覆蓋範圍仍存在較大變數,進一步增加了用户購車的時機成本與不確定性。因此第四季度勢必將成為車市促銷量的重要窗口期。

國慶假期密集的展會也或將進一步激活終端市場活力。據新華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國慶期間全國有10余個城市同步舉辦區域性車展,包括西安、沈陽、合肥、天津、南京、福州、佛山等多個重點城市,有望激發區域消費潛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表示,每年9月和10月,中國車市通常會進入一輪消費高峰,而國慶節是除了春節之外最長的假期,許多家庭會選擇在這個時間段換車買車,預計汽車銷量將會得到有效帶動。

不過,當前中國車市已進入高強度競爭階段,單純依靠價格促銷或政策紅利難以持續贏得市場。在新車「扎堆」的9月、10月,真正決定車企年終銷量與品牌口碑的,仍將是包括技術突破、用户體驗與差異化價值等在內的產品力本身。在這一輪「金九銀十」的衝刺與政策換擋的關鍵期,能否以紮實的產品力迴應消費者期待,在一眾新車中脫穎而出,將成為車企應對行業洗牌、主動擁抱未來的核心所在。

編輯:葛佳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