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11:44
當宜品營養帶着「中國羊奶粉第二」的標籤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時,也將當下宜品營養的真實現狀呈現在投資者面前。
今天,《快消視界》(ID:kuaixiaoshijie)根據招股書核心數據切入,結合行業格局與對標羊奶粉龍頭企業,拆解宜品營養的「危」與「機」。
業績下滑
現金流暴跌六成
首先來看宜品營養的業績情況,根據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宜品營養營收分別為14.02億元、16.14億元、17.62億元和8.0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27億元、1.68億元、1.72億元和5668.8萬元。
經過前幾年的增長后,宜品營養在2025上半年業績出現下滑,營收和淨利潤下降幅度分別為10.4%和42.6%,其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更暴跌61.7%至4400.2萬元。
對比羊奶粉龍頭企業澳優,今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實現雙增長,報告期內,澳優實現營收38.87億元,同比增長5.6%;實現淨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24.1%。
從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澳優營收是宜品的4.8倍,淨利潤是宜品的3.2倍,兩者差距較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場研究,2024年佳貝艾特羊奶粉銷量與銷售額全球第一,而宜品營養的羊奶粉在國內的市場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第二」的排名,宜品營養在招股書中多次提到:「以2024年對應產品的零售額計,我們(宜品營養)在中國羊奶粉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4.0%;我們(宜品營養)在中國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7.6%;我們(宜品營養)在中國嬰兒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中,排名中國本土品牌第二,市場份額為4.5%。」
當前,宜品的主要業務板塊可分為五個部分: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醫食品)、嬰幼兒配方牛奶粉、成人及兒童奶粉、OEM及乳製品相關材料。
而招股書中多次提到的「第二」對應的正是宜品的兩大主營業務: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特殊醫學配方食品。
羊奶粉增長乏力
特醫食品成唯一增長
從營收結構來看,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佔據宜品營收的「半壁江山」。2022—2024年,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營收穩步增長,分別實現營收7.72億元、9.26億元、10.33億元,分別佔宜品總收入的55.1%、57.4%、58.6%。
今年上半年,宜品羊奶粉實現營收4.48億,同比下降18.6%,在招股書中,公司將營收下滑歸因於「過渡至新包裝,暫時影響了產品的曝光度和銷售」。
不過,在招股書中,宜品也提到了來自行業的競爭壓力。「競爭對手涵蓋大型跨國乳製品公司、國內知名企業,以至新興品牌,其中許多都擁有雄厚的財務資源、強大的品牌知名度、成熟的分銷網絡以及全面的研發能力。」
同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由於出生率下降、消費者對產品安全和營養質量的期望不斷提高以及嚴格監管要求導致行業不斷整合等因素,中國羊奶粉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
事實上,在嬰幼兒配方羊奶粉領域,擁有品牌力和產品力的伊利、飛鶴、蒙牛、君樂寶等乳企相繼入局,有了更多實力競品的擠壓,在新生兒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這對於宜品來説,無疑增加了競爭壓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高度集中,2024年前五家公司佔60.8%的零售額,其中宜品營養市佔率17.6%,與第一名29.9%的市佔率有一定差距。
此外,今年上半年,宜品營養牛奶粉業務實現營收0.55億元,同比下滑22.5%,對營收貢獻由2022年的15.4%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8%。
當宜品營養的羊奶粉和牛奶粉業務發展遇到阻力時,公司的特醫配方食品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穩定增長。
從營收來看,特殊醫學配方食品2022-2024年以及2025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2376.2萬元、1.30億元、2.19億元和1.30億元;其對總收入的貢獻也由2022年的1.7%提升至2025上半年的16.1%,是今年上半年宜品唯一增長的業務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特醫食品作為宜品營養的第二增長曲線,其門檻相對較高,技術積累不足可能成為致命傷。目前該細分市場由知名國際品牌主導。宜品營養要在高度敏感的細分市場保持並擴大市場地位,將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
根據宜品營養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991萬元、841.8萬元、801.4萬元,分別佔營收比重約為1.4%、0.52%、0.45%。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宜品營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逐年走低,從千萬元降至百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宜品生產的葆安素(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被檢測出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被國家市場監管部門通報。
這無疑給宜品特醫食品業務的品牌信任度及合規經營形象蒙上一層陰影。
從招股書數據來看,2024年,中國市場前五大公司合共佔零售額的90.8%,而宜品位居第五,所佔份額僅為4.5%。
羊奶粉業務同比下降接近兩成,牛奶粉業務同比下降兩成多,特醫食品雖然增長,畢竟營收盤子小,在競爭激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對宜品營養來説,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小,上市融資或許是當下解決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IPO在即
公司合規存憂
根據宜品營養發布的上市募集資金用途顯示,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研發、產業鏈升級及智能製造、品牌建設及產品營銷、國際擴張、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以及一般運營資金。
其中,在國際化佈局方面,宜品營養在西班牙管有戰略採購基地,據招股書顯示,其西班牙工廠是全球最大的羊乳清粉生產商之一。
但從營收貢獻來看,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上半年,宜品營養西班牙區域的營收分別為1.16億元、0.63億元、0.57億元以及0.27億元,對總收入的貢獻由2022年的8.3%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3%。
宜品營養海外業務逐年走下滑態勢,而對比澳優旗下的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今年上半年,佳貝艾特羊奶粉海外收入暴增65.7%,達到4.83億元。
宜品營養國內市場下滑的同時,國際化方面同樣面臨挑戰。其募集資金后是否能促進國際化發展,目前尚不得知。但是,對於當下的宜品營養而言,上市合規方面存在一些瑕疵,公司在招股書也有闡述。
宜品營養在招股書中披露:「我們存在未為若干僱員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的情形,以及未為少量員工繳納社保及住房公積金的情形。」
就招股書信息來看,宜品營養似乎並未打算為員工補繳的打算,而是利用監管執法的「彈性空間」逃避責任。
宜品營養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已確認並無因少繳或未繳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供款而遭受重大投訴、申索或採取法律行動。
宜品營養認為,根據與監管機構的溝通,除非僱員投訴或舉報,否則該等部門通常不會對少繳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供款採取糾正措施或實施行政處罰。除非僱員提出正式投訴或申索,否則該等部門一般不會採取主動措施,就有關短缺款項強制執行付款或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8月1日發佈的社保新規顯示,無論雙方協商還是勞動者單方承諾,任何「不繳社保」的約定都是無效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擬赴港上市企業,宜品營養在社保公積金繳納上的不規範行為,不僅可能面臨后續監管部門的處罰風險,也對其上市公司合規形象及投資者信任度構成潛在負面影響。
此外,宜品營養還存在勞務派遣超標的情況:「於往績記錄期間,我們部分附屬公司的派遣工人比例超出總員工人數的10%,超出勞務派遣工人比例的法定限額。」
宜品營養稱已採取整改行動,已減低派遣工人比例至符合法定比例。
在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鍾蘭安看來,企業不給員工繳納社保肯定是不可以的,就算雙方協商不繳社保也不行,這個企業(宜品營養)肯定有違法行為。
鍾蘭安對《快消視界》(ID:kuaixiaoshijie)表示,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的企業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主要涉及登記、申報、足額繳納等環節,企業必須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員工辦理,並按時足額繳費。雙方協商不繳社保無效。試用期也應繳納。否則,企業將面臨滯納金、罰款,並在員工發生工傷等狀況時承擔相應待遇費用。
一邊是行業競爭帶來的經營壓力在加劇,一邊是備戰IPO,宜品營養能否繼續做穩羊奶粉「老二」,IPO能否如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快消視界》(ID:kuaixiaoshijie)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