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站在線控轉向投資風口,耐世特(01316)市值節節走高

2025-09-16 10:07

在競爭高度激烈的汽車市場,智能駕駛已成為購車參考的核心標準之一,而智能化趨勢下線控轉向應時而生,尤其是特斯拉Cybercab車型搭載的線控轉向系統首次徹底取消機械連接,令線控轉向站上了投資風口。

政策也在加大支持力度,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指出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准L3級車型生產准入,這無疑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輔助駕駛L3級別標準的落地鋪平了道路,同時也為線控轉向行業打開了市場預期。

作為線控轉向的引領者,耐世特(01316)先發優勢具備產品以及技術實力,已和特斯拉以及國內多家造車新勢力達成線控轉向訂單,並將於2026年投產交付,而今年以來該公司近兩年業績表現也不錯,獲得了資本青睞,市值升幅達120%。然而相比於2018年的高位該公司估值仍縮水超60%。

在線控轉向風口下,耐世特具備投資價值嗎?

站上行業風口,2026年將交付SBW訂單

智通財經瞭解到,耐世特主要經營轉向系統產品,包括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液壓助力轉向系統(HPS)、線控轉向系統(SBW)、轉向管柱與中間軸(CIS)、傳動系統(DL)以及電驅動以及軟件解決方案等多個領域。該公司在 EPS和SBW方面具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優勢,其中SBW產品是未來重點發展的業務。

SBW取消中間傳動軸,方向盤與轉向機構之間只有電線連接,完全通過電信號傳輸控制指令,轉向機構與駕駛員無直接物理力矩傳輸路徑。SBW是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重要條件,在自動化駕駛等級L0-L5級中,L2級以上則為高階智駕,L3級及之后不需駕駛員介入,完全由系統控制,為SBW的主要市場。

如前文所言,工信部已發佈政策指出有條件批准L3級車型生產准入,給SBW行業注入定心丸,2025年下半年有望開啟SBW的規模投產元年。而耐世特是SBW頭部供應商,具備較強的技術先發優勢並享受大規模量產經驗所帶來的產業地位,隨着線控轉向行業落地速度不斷加快,該公司也將充分受益。

該公司於2022年獲得第一筆SBW訂單,主要客户為特斯拉,2024年首次獲得國內車企的SBW訂單,及獲得國內兩家車企后輪轉向(RWS,為SbW 的一種)訂單,此外,公司也首次獲得用於L4級MaaS應用的SbW訂單。目前,公司在手定點已達到6個(含RWS及RWA),計劃在2026年投產交付,有望驅動業績釋放。

當然,轉向市場的玩家也都紛紛開展線控轉向的佈局,包括採埃孚、耐世特、博世、捷太格特及舍弗勒等均積極開展研發,耐世特是首個SBW商業化應用的供應商,隨着技術成熟,在產品技術趨同下,耐世特也將面臨着較大的競爭壓力。不過當前L3級政策尚未推廣,當前主流轉向系統仍是EPS,而在這一塊,耐世特擁有紮實的基本盤。

基本盤穩固,亞太區表現搶眼

從行業現狀來看,目前汽車行業自動化水平基本在L2級及以下,新能源汽車普遍都來到了L2級,小鵬MO3將L2級打至10-15萬元區間,在乘用車中,EPS搭載率近乎100%,而在商用車中,基本為HPS及EHPS廣泛應用。耐世特在乘用車以及商用車領域,主流的應用產品市場份額穩固,且處於龍頭地位。

EPS是該公司的核心產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為15.25億美元,同比增長8.57%,收入佔比68%,相比於往年進一步提升,收入增長貢獻達84.2%。該業務主要分佈於北美洲及亞太區,期間收入分別為7.04億美元及4.72億美元,合計業務貢獻77.11%。值得注意的是,受益於中國市場需求,亞太區收入增速達19.65%。

耐世特具有豐富的EPS產品矩陣,能夠滿足不同車企在各個價格帶的需求,並基於自身的豐富 EPS 產品,耐世特提出了模塊化電動助力轉向系統(mEPS)解決方案,為客户進一步提供了經濟高效、可擴展的平臺設計,其靈活性可滿足各大整車廠的廣泛需求。該公司市場龍頭地位穩固,在北美市場份額第一,在中國以16%的份額僅次於博世。

在新增訂單中,EPS訂單金額佔比超過65%,今年上半年新獲訂單15億美元,包括中國車企的國內和海外業務、歐洲車企的雙小齒輪EPS和后輪轉向訂單等,公司維持全年50億美元訂單目標不變。之所以有這底氣,除了產品龍頭地位外,該公司擁有三大穩定客户,最大客户通用汽車貢獻收入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達34.39%,而其他兩名客户分別貢獻18.5%及15.6%,三大客户合計貢獻68.5%,往年基本在70%上下窄幅波動。

穩固的基本盤為該公司盈利提升帶來足夠安全邊際,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經調整的EBITDA為2.3億美元,利潤率10.26%,同比提升0.86個百分點,其中貢獻最大的為亞太區市場,經調整的EBITDA利潤率達16.85%,利潤貢獻超過50%。雖然盈利能力近幾年有所提升,但該公司股東回報率仍相對較低,2025年年化僅為6.1%。

基本盤穩固,亞太區表現搶眼

從行業來看,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共振下,線控轉向行業將迎來規模商業化時代,尤其是Robotaxi球落地加速線控轉向商業化進程。北美和中國是場景落地的兩個核心市場,在北美,包括特斯拉及Waymo均在美國多個城市推出了付費的Robotaxi服務,而在中國,以小馬智行為代表的也在加大國內及海外的Robotaxi市場佈局。

根據國信證券研報,2025年開始線控轉向上車,測算到2030年國內線控轉向市場有望突破 350 億元,全球線控轉向市場有望突破800億元,而國內線控轉向滲透率有望超過30%水平。耐世特前瞻性的佈局,且已有訂單落地,於2026年投產交付或將成為最先吃到螃蟹的龍頭供應商。

從各大投行觀點看,基本保持看好態度,比如大和研報認為耐世特將線控轉向及相關軟件整合至車輛的線控系統,已在今年上半年獲得多個訂單,並在過去數年持續降低成本及改善利潤率,料集團未來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重申「跑贏大市」評級;中金研報認為中國車企的線控車型量產速度或領先全球,耐世特后續有望獲得更多新定點,另該公司利潤率進入修復周期,上調目標價至8.4港元。

總的來説,在線控轉向的投資風口上,耐世特憑藉豐富的產品矩陣以及先發優勢,已有多家車企訂單並將實現產品上車,有望打造新的增長點。此外該公司基本盤穩固,現階段主流應用EPS在北美及中國市場份額穩居龍頭,三大核心客户保障收入增長,今年亞太區收入高增,尤其是中國市場,持續推動利潤率的提升。

2026年,該公司的收入結構預期將發生變化,SBW收入將佔據一定的比重,而該公司的市場收入結構也將傾斜於美國及中國市場。基本盤的穩定性加上新增長點的打造,估值偏低,投行也看好,該公司市值有望進一步走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